- +1
周易只是一本算命書?其實它是破除迷信的哲學
原創 溫海明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周易》與占卜
當然,《周易》的起源與占卜有關,如朱熹曾說:“易本卜筮之書”,但占卜本身并不就是迷信,從孔子開始,歷朝歷代的大儒都了解、研究占卜,很多還精通占卜,認為占卜有助于解決人生的疑難,理解《周易》的大道。應該說,占卜不等于迷信,在人們碰到無法解釋,或者無法解決的疑難和問題之時,占卜一直是一種尋找答案的方式,在今天接近于心理輔導和決策咨詢。
不能因為占卜的結果有一定的準確性,就認為占卜是非常正確的,所以應該完全按照占卜的結果去行動,這就是一種宿命論或者被決定論的態度。宿命論認為,一切都預先注定,人類的努力不可能改變事情的發展,于是放棄一切努力。被決定論認為,一切發展變化都是預先決定了,人類的意志很難改變事情的發展變化,不過,如果要事情按照決定的結果發生,還是應該順其自然去努力,因為人順其自然去努力本身也是一種被決定的過程,非人力本身可以更改的。如果用宿命論和被決定論的方式來理解占卜,就不算正確理解占卜的態度,因為這樣容易對占卜的結果執迷不悟,嚴重的時候,認為應該放棄人的主觀努力,那就走向了《周易》之教的反面。

-②-
《周易》的原理
《周易》是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之后,形成的一套“與天地準”、而且能夠“彌綸天地之道”的一部偉大著作。所以《周易》最原始、最根本的原理是天文學原理,是古人對于天上的日月星辰長期觀察之后,形成一套模擬星體運轉之道的象征符號系統之上的哲理體系。這套體系最根本的原理是對陰陽的區分和體察,而陰陽的基礎是貫通宇宙萬物的氣一元論。古人認為,宇宙之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氣構成的,氣是日月星辰和天地之間一切變化的物質基礎,也是人身與心意變化的根本基礎,所以氣不是單純的物質,而且是物質與心靈貫通的一體性存在。

要理解易學,首先就要理解《周易》的陰陽爻符號和《易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陰陽觀念。其實,陰陽觀念體現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在從日月、天地、男女到上下、左右、前后等等耳熟能詳的生活情境當中,都是陰陽對應統一觀念的顯現,可謂無處沒有陰陽。換言之,一切對待的觀念,都是陰陽,而人的意識跟世界接觸,最詭異的特點,就是沒有辦法直接把握一元性的整體,如理解道必須通過陰陽對待的思維方式來理解。
-③-
《周易》中的哲學
《周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總源頭。中國歷史上,《周易》是在經學、哲學與文化史上影響極為深遠和廣泛的經典。《周易》的核心是易道,《周易》是一部揭示天地變化之道的書,為的是濟物利民。《周易》作者在長期仰觀俯察的基礎上,運用卦畫的形式,對宇宙萬物的變化進行模擬。《周易》的基礎和原理跟日月運行、陰陽變化、占卜實踐有關系。《周易》內在結構的成型過程是從數到象,從象到卦,從卦到辭。數和象是《周易》最明顯的特色,也是研讀《周易》一開始就要打下的基礎,如果單純從文辭入手,是很難理解《周易》獨特的成書方式和內在義理的。在《周易》的卦爻符號系統中,無論從太極到陰陽,還是從先后天八卦到六十四卦,整個體系及其各部分都為著表達宇宙變化之“道”。通過對符號體系的推演,模擬天道的運行,在此基礎上闡明人事運作的道理。
關于《周易》的學問——易學包括《周易》的起源、演變、成書、詮釋和傳播等各個方面。除了作為哲理著作之外,《周易》的特色是通過卜筮文化體現出與其他經典不同的實踐智慧,能夠給予不同境遇中的人從易理到現實策略的指導。卦爻符號系統是《周易》表達數和象最為特殊的部分,也是解讀全書,理解《周易》的根基。《周易》作為流傳幾千年的著作,主要是由《經》和《傳》兩部分構成的。易學包羅萬象,涵蓋天地萬物的運行。易學史是綜羅百代,涉及中國傳統文化方方面面的百科全書。

由此出發,《周易明意》哲學體系涵蓋人天之意論、意本形上學、意本創生論、意本認識論、意本感通論、意本心通物論、意本政治哲學等來闡發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和《易傳》的哲學內涵。意本論認為,“意”為天地萬物之本,從“意”本原上可以開發出人類存在和生存的哲學系統,把人理解為“意”念實化的存在,人生是“意”念實化流行的過程,人可以通過提升反思意念的認知力、增強意念運化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周易明意》一書通過對《周易》卦爻辭每卦每爻的詳盡解析,致力于闡發貫通宇宙間一切存在的“意”哲學共性,建構能為各哲學提供彼此融通的“意本論”哲學基石。總之,《周易明意》致力于以“意”為本解釋《周易》卦爻辭,立足于把“意本論”建構為人之為“意”念實化的哲學原點,對《周易》相關的事變做出哲學體系性解釋和建構。
意本論形上學的使命在于揭示世界向“意”呈現之前的先行結構,建立意本形而上學的過程,可謂一個逆向建構的過程,從面對世界那瞬間的“意”回溯以往,揭示世界向“意”如此呈現的維度和結構。由此可知,意本形上學之思在生活的“意”之前。理查德?泰勒在《形而上學》導言中曾指出:“形上學根本不涉及如何生活,而僅僅涉及為何生活。”從意本形上學角度看,形上學不涉及如何幫助人們生存的具體技術性層面,而主要關乎生命之“意”通于天地的“意”緣初始結構之生發(意生)的可能(意能)和意義——人在“意”中的生活(意生)是如何開始的?又是如何意(識)到自己的意(向)行為(意行)具有(意)能和(意)量,進而建構意(境)?

- 版權信息 -
編輯:黃泓
觀點資料來自:《周易明意》
圖片來自網絡
原標題:《周易只是一本算命書?其實它是破除迷信的哲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