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倫勃朗看到莫奈高更,廣州今起呈現五百年歐洲繪畫
2020年1月10日至5月5日,“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簡稱“粵博”)舉行,澎湃新聞獲悉,此次展覽由廣東省博物館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以60件作品展現14到19世紀從意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其中不乏歐洲藝術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等。
作為粵博的開年大展,本次由廣東省博物館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展覽展現了14世紀到19世紀從意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跨越不同的地理和時間界限,力求涵蓋歐洲藝術史的主要時期和重要流派。諸如提香、魯本斯、勃魯蓋爾、倫勃朗、高更、雷諾阿、莫奈等藝術大師的作品將首次匯集廣東,與觀眾展開一場跨越500年的對話。
廣東省博物館據《廣州日報》報道,此次展覽依據創作時間和繪畫題材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歐洲的宗教繪畫(1350-1700)”“畫中有‘話’:歐洲寓言畫、靜物畫和風俗畫(1600-1750)”“惟妙惟肖:肖像畫(1550-1800)”“如畫的自然,歐洲風景畫(1600-1750)”“改變過去的傳統:1800年后的歐洲藝術”“印象派,一種新的風格與趣味”。前四個部分主要展出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的繪畫作品,第五至六單元展示了19世紀藝術風格的演變過程。觀眾們將看到歐洲繪畫從文藝復興的朦朧到興起,跨越意大利與北方尼德蘭,歷經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寫實主義與古典主義、到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直至印象派的發展流變過程,是一次藝術史的范本之展。
展覽現場1月8日,倫勃朗的名畫《自畫像》在粵博開箱布展。倫勃朗無疑是荷蘭最著名的畫家,甚至被公認是西方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除了令他聲名遠揚的歷史畫和圣經場景畫外,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倫勃朗完成了至少75幅自畫像。此次展出的《自畫像》約創作于1629年,在這幅畫中,倫勃朗巧妙地捕捉了自己23歲時的自我意識和雄心。他通過觀察自己來訓練敏銳的目光,極其真實地再現了自己臉上最細微的細節——半張著的嘴巴、邋遢的下巴甚至一兩顆小疙瘩。傾斜的姿勢和臉部的表情喚起了一種驚喜的動態。他用單色色調和工筆在未干的顏料上勾勒出每一縷頭發,以獨特的方式運用了戲劇化布光和陰影效果,并穿上華麗的服裝,配以紫色圍巾和閃亮的金屬飾領。倫勃朗對光的運用是他繪畫風格的標志之一。在他的自畫像中,光明與黑暗并不沖突,它們協調一致,柔和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倫勃朗《自畫像》除了倫勃朗以外,莫奈的作品也是展覽的另一大焦點。作為印象派畫家的領軍人物,莫奈一直崇尚觀察繪畫對象的自然屬性,捕捉光線和色彩的短暫效果。莫奈對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戶外景觀進行研究,通過各種色彩來描繪四季晨昏光影以及景色氛圍的細微差異,獨樹一幟地創作了圍繞同一主題、統一回話對象的“系列畫作”,如睡蓮、查令十字橋等等,在此次展覽中,觀眾將看到一幅《查令十字橋》。在這幅油畫中,輕薄的霧氣將所有的部分組成整體,模糊細節,例如遠處的議會大廈幾乎看不到輪廓,就像是藍色的海市蜃樓蕩漾在泰晤士河上,霧氣的使用和表現消融了議會大廈哥特式塔樓的建筑外形,通過混合色層創造出迷人的“漸變”效果。莫奈曾說,“對我來說,一個風景本身并不存在,因為它的外觀每一刻都在變化,但是周圍的氛圍、不斷變化的光線和空氣給予了它生命。于我,只有周圍的氣氛才能賦予繪畫對象真正的價值。”
莫奈《查令十字橋》在展覽中,還有些名字對于中國觀眾而言未必那么熟悉,卻同樣占據著藝術史上的一席之地。文藝復興巨匠多如繁星,達文西、拉斐爾、提香……相對于這些無人不識的藝術家,蘭迪(Neroccio di Bartolomeo de' Landi,1447-1500)的名字沒有那么響亮,但藝術成就一點不低。他的名氣不及諸多同期大師,和所在地有關。他是錫耶納(Siena)人,而這個城市于16世紀為佛羅倫斯所占領。“歷史由勝利者撰”,藝術歷史亦一樣,所以錫耶納藝術家的成就被忽視。
文藝復興繪畫發展出許多新技法,好像是明暗法,以及令畫面看上去更立體三維的透視法。蘭迪作品卻帶著中世紀氣息,不介意呈現傳統二維畫面。蘭迪當然認識并運用了透視法,亦在人物描繪中使用了光影,但前提是這些效果有助于他心目中的構圖與和諧效果,且盡可能突出細節美感。畫面前方是圣母和小耶穌,后面是施洗者約翰和抹大拉馬利亞——這屬于當時的創新構圖。在蘭迪筆下,畫中人獲得浮雕般的處理,色彩沒有隨光油而發亮,而是呈現一種令人著迷的乳白色不透明效果。
蘭迪《圣母與圣子和施洗者約翰與抹大拉馬利亞》提起荷蘭黃金時代藝術,必然會談到“法蘭德斯畫派”,歐洲地理上有“低地諸國”,指西北沿海一個地面接近或近于水平面的區域,包括今日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部、德國西部。大概至15世紀,低地諸國才發展出自己風格的藝術。到了16世紀,因為經濟、宗教、政治等原因,低地諸國分道揚鑣—— 北部荷蘭達至黃金時代之期,南部比利時、法國北部一帶的法蘭德斯畫派亦極為鼎盛,足以與前者分庭抗禮。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正是法蘭德斯畫派的代表人物。
魯本斯《君士坦丁凱旋進入羅馬》魯本斯繪畫了一系列十二幅油畫習作,描繪君士坦丁大帝的人生。此次在粵博展出的便是其中一幅,名為《君士坦丁凱旋進入羅馬》。君士坦丁當時在內戰中擊敗死敵麥森提斯(Maxentius),稱霸西羅馬帝國。傳說他在戰役前夕獲得神示,看到天上出現十字架。君士坦丁戰后不但終止了對基督宗教的逼害,更令之成為西羅馬帝國的最主要宗教。魯本斯這幅畫作當中,亦有許多基督宗教象征。最明顯自然是為君士坦丁加冕的天使,另外軍旗上亦有代表基督的希望符號。畫面右面戴著頭盔的人,其實是人物化了的羅馬城,手上雕像象征勝利,獻予君士坦丁。
特納《埃及的第五次瘟疫》特納(J.M.W. Turner,1775-1851)既是英倫國寶,在整個藝術史上亦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不但是偉大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筆下對流動中的空氣、水、風描繪,更大大影響了后來的印象派。特納創作《埃及的第五次瘟疫》時只有24歲,此畫亦是他首幅挑戰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年度展覽的作品。
也許因為特納作為風景畫家的背景,此畫重點落墨于大自然,而非人類活動之上。盡管畫作右下角可以看到摩西的身影,但他為陰影籠罩著,在廣闊的環境中又被以金字塔為中心的廣闊地形所包圍,顯然并非畫中主角。特納用來捕捉雷聲、冰雹、火焰的戲劇性色彩效果,成為這幕異國風景的真正主題。
雷諾阿《戴帽子的小女孩》據悉,展出的其他名作還包括:阿尼奧洛·加迪的《抹大拉的圣瑪利亞、圣本尼迪克特、克萊維爾的圣伯納德和亞歷山大的圣凱瑟琳》(約1380-1390年)、凡·戴克的《基督進入耶路撒冷》(約1617年)、威廉·卡爾夫的《中國瓷瓶靜物畫》(1669年)、提香的《男子畫像》(約1508-1510年)、弗朗西斯科·戈雅的《菲利克斯·德·拉里亞特吉畫像》(1794年)、老揚·勃魯蓋爾的《河流景觀》(1612年)、保羅·高更的《白楊沐風》(1875年)、卡米耶·畢沙羅的《溪旁浣足的女子》(1894年)等。
(本文綜合自、廣東省博物館、《廣州日報》、thevalue網站等相關報道與信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