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石頭鏡子上浮現出阿育王的影子
原創 花落成蝕 花蝕的人間觀察
在印度的所有造像題材中,我最喜歡的不是眾神,而是美人。
無論印度教、佛教還是耆那教,印度人的古神廟中常出現作為裝飾的美人題材。這些美人,被稱為藥叉女(Yakshini)或者娑羅樹之女(Salabhanjika),這兩個名字有不同的典故。藥叉也就是夜叉,是種一般對人友善的半神,男性丑陋可怖而女性美艷;后者是娑羅樹的女兒,因此周身裝飾著娑羅樹的葉子。這兩種形象,在印度造像里常有混淆,娑羅樹之女有時候會被解釋為娑羅樹下的藥叉女,因此不必強行區分,只用記得她們都很美就好。這種女性形象出現得極早,最晚在首次統一印度(大部)的孔雀王朝時代(公元前4世紀-前2世紀)就已出現。在所有的早期藥叉女造像中,最有名的一尊名為迪達甘吉的藥叉女(Didarganj Yakshini)。
這位藥叉女赤裸著上身,下身穿著華麗的褶裙,頭上的冠飾上有碩大的寶珠,胸前的珠串、胳膊上的臂釧、腳踝上的腳鐲都特別粗,盡顯富貴之態。她右手持拂塵,因此也叫持拂藥叉女。且看她這張臉。這是一張貴氣的臉,看起來肉肉的,但下巴還是尖尖的,可以說是豐腴卻不肥膩。她的神態安靜又端莊,無疑是見過世面的貴族女子。只可惜,持拂藥叉女的鼻子被碰掉了。1985年,為了宣傳印度文化,持拂藥叉女被送往了美國。結果在運輸途中,她失去了鼻子尖。
和其他藥叉女造像類似,持拂藥叉女擁有夸張的女性特征。她那碩大的乳房下,腰身驟然收緊,再往下又突然膨大出健碩的臀部——看來,印度人對女性審美的愛好,自持拂藥叉女時就定了下來。如果你自背后看,她的裙子緊緊的束在胯上,剛剛好露出了上方的腰窩。現代人熱衷的性感,古人也是這么的喜歡。這婀娜的身體,呈現出一種微妙的曲線,胯、腰、和脖子各有一點微微的彎曲。這便是印度造像中典型的“神圣的三道彎”,亦稱“三屈(Tribhanga)”。我們可以對比著看本文第一張圖里那三尊后世的女像,可見持拂藥叉女的三屈要弱很多。有人認為,印度的藥叉女雕塑,可能源自希臘的女像柱。女像柱的身形也常有較為不明顯的彎曲,或許,這是冥冥中的關聯。
持拂藥叉女是一件出土文物。1917年,考古學家在巴特那城(Patna)城郊的迪達甘吉村發現了她。自此,迪達甘吉的藥叉女就成為了巴特那的無價之寶。巴特那是東印的比哈爾邦的省會。以中國的標準來看,巴特那很小也很窮。但在古代,它名為華氏城(Pataliputra),歷任摩揭陀、孔雀王朝、波羅王朝的首都,是威震印度乃至整個亞洲的大都市。這尊持拂夜叉女的雕刻年代有幾種說法,有人認為是公元前3世紀的造像,也有人認為她產于公元1-2世紀的貴霜時代。
不過,持拂藥叉女就算是貴霜時代所造,她也用了一種孔雀王朝時代的典型工藝。我們且看持拂藥叉女的身體,她的上半身特別光滑,看起來像是擦了油一樣的光亮。難道是兩千年來一直有人在盤,把她給盤亮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持拂藥叉女下半身的衣服上就沒有這種光亮,上半身的光滑特別均勻,顯然是特意打磨過。這種打磨工藝的名字叫“孔雀拋光術(Mauryan polish)”,是孔雀王朝時期藝術品最重要的特征。如果你看過散落在印度北方各處的阿育王石柱,肯定見過那磨得像大理石瓷磚一般光潔的石獅和柱身。那就是孔雀拋光術的杰作。
布巴內斯瓦爾郊區的阿育王石柱。“孔雀拋光術”突然出現于孔雀王朝時期,在王朝滅亡之后逐漸消失。這種技術用得最為“喪心病狂”的藝術品,是菩提伽耶北部的婆羅巴巖,它是印度已知最早的石窟群。
婆羅巴巖起建于公元前257年,那是阿育王統治的第12年——我們對這個時間點如此篤定,是因為石窟的多處墻壁上有銘文,記載了這一事件。
上面這段銘文是這樣說的:慈悲王在他統治的第12年,建此喀拉蒂卡山之石窟,奉獻給正命論之道。
婆羅巴巖毘首羯磨洞壁銘文
有意思的是,阿育王在這些銘文上暴露了他的信仰。所謂正命論(ājīvika),是佛祖釋迦牟尼同時代的末伽梨·拘舍利一派沙門建立的宗教。這個宗教極端強調輪回。佛經將其歸入六師外道,蔑稱其為邪命外道。在佛教的歷史里,阿育王在羯陵伽大開殺戒,然后才幡然醒悟改信佛教。但從考古上看,婆羅巴巖尊奉正命論的時間很長,在阿育王死后還受孔雀王朝皇室的贊助。可見阿育王一族在宗教上的手腕是寬容又靈活。
如果從窟外看,婆羅巴巖和后來的石窟差別并不大,同樣擁有滿是雕刻的大門,大門上桃形的拱頂似乎也與阿旃陀等石窟的支提窟大門一脈相承。但只要進了門中,你就會發現,婆羅巴巖的邏輯和后來的印度石窟完全不一樣——這大概不止有王朝偏好和時代技藝不同方面的原因,也和宗教的不同有很大關系。正命論沒有競爭過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最終消失了。這種邏輯上的差別,可以從婆羅巴巖迥異的審美和特殊的形制上感受到。進入唯一完成的蘇達瑪洞(Sudama cave),你會發現其中一件雕刻都沒有,只有光滑的墻壁——這在印度是難以想象的。所有接受了印度宗教和審美的古國,在藝術上都講究繁復,如果有錢,一座廟的內外都要用各種方式裝飾得滿滿當當,如熱帶的叢林一樣熱熱鬧鬧才好看。婆羅巴巖這樣內部特意做成光禿禿的樣子,在印度幾乎是個孤例。洞窟內部的空間被分成兩個部分,剛進大門的那一塊是個從中剖開的圓柱體,走到盡頭還有一個小門,進入小門是一個覆缽狀的空間。
此結構圖來自維基百科。整個洞穴被切割得整整齊齊,其邊長符合聲學原理。當你在洞中發聲的時候,會發現回聲滾滾而來。尤其當你站在最內側的覆缽狀的小房間正中央說話,聲波會疊加反彈,如銅鐘一般嗡鳴震動。人念一聲,十數秒后回聲才會消失。
這是一座用聲音通神的巖窟!
圖片作者:Anandajoti Bhikkhu,來自維基百科。除了尺寸得當,正好能讓聲波疊加之外,婆羅巴巖的墻壁也是回聲如此明顯的原因。孔雀王朝的石匠們,把“孔雀拋光術”用在了巖壁上,把砂巖打磨得無比光滑。有多光滑呢?這些巖壁像鏡子一樣,光可鑒人。于是,這些光滑的巖壁讓聲波反彈的方向更為一致,減少了衰減。
婆羅巴巖是已知最早的使用“孔雀拋光術”的藝術品,也是使用面積最大的一件。這種技術在印度的初次亮相,就如何彪悍,可謂是一出道就是巔峰。但問題是,這種技術,真的是印度原產的嗎?
破解“孔雀拋光術”的線索,就在這件石獅上。這件雕塑也是公元前3世紀的造物,考古學家是在比哈爾邦的馬瑟爾村發現的它,因此稱之為馬瑟爾石獅(Masarh Lion)。馬瑟爾石獅的外貌相當特殊。它口邊有蒜瓣一樣的凸起,那是用來表現獅子胡須的花紋;腦袋上的鬃毛一縷一縷的,看起來比較模式化。這樣的風格像誰呢?像波斯,特別像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都波斯波利斯的獅子。
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收集的波斯波利斯石獅,拍攝者Nightryder84,來自維基百科。恰好,波斯的雕刻,也有一種類似的拋光技術,考古學家甚至還在波斯波利斯發現過用來拋光的天然金剛砂。在伊朗,這樣的拋光藝術品比印度多得多,出現得也早得多。“孔雀拋光術”應該就是受波斯人影響產生的技巧。
這種波斯技法,是如何傳到印度來的?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攻破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隨后,大帝揮師印度。但此時馬其頓的兵鋒已是強弩之末,所以無法完全征服印度。公元前324年,孔雀王朝崛起于于亞歷山大東征帶來的混亂之中,印度的新時代降臨。也許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大批波斯工匠逃亡到了印度,影響了孔雀王朝的藝術。
10世紀左右的石雕摩羯像,也可見拋光的痕跡。在孔雀王朝滅亡之后,“孔雀拋光術”逐漸消失了。這么厲害的技法,難道是失傳了?這也未必,因為在隨后的2000多年里,印度各地的造像中時不時就會出現拋光得特別好的作品,而且,拋光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我猜測,“孔雀拋光術”的技法在印度并沒有完全失傳,只是后來的藝術家和他們的贊助人用不起。在藝術品全靠手工制作的古代,要把粗糙、孔隙多的砂巖拋光得光可鑒人,實在是太耗時了,天然金剛砂的成本也太高,因此,只有最壕氣的藝術贊助者,才用得起類似于“孔雀拋光術”的技法。
所以,讓我們多看幾眼持拂藥叉女。她那光可鑒人的肌膚上,浮現出的是阿育王與孔雀王朝的影子。原標題:《石頭鏡子上浮現出阿育王的影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