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區矯正對象九成為緩刑犯,社區矯正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工作
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這是我國首次就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專門立法。在當日舉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就該法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社區矯正工作立足國情成效顯著
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局長姜愛東表示,社區矯正是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立足我國基本國情發展起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刑事執行制度,從2003年開始試點以來,由點到面、由小到大,現已在全國全面推進。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社區矯正工作發展迅速、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接受社區矯正對象478萬,累計解除矯正對象411萬,近年來每年新接收矯正對象50多萬。今年截至目前,新接收矯正對象57萬,解除矯正59萬,全年正在列管的有126萬。“社區矯正工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節約國家的刑罰執行成本,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促進司法文明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姜愛東說。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愛立表示,統計顯示,社區矯正對象的再犯罪率維持在0.2%的較低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
“可以說,社區矯正工作是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實現懲罰與教育的刑罰目的,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一次生動的法治實踐,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求的體現。”王愛立說。
社區矯正立法注重吸收實踐經驗
姜愛東表示,社區矯正法的制定出臺十分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將社區矯正工作實踐中一些成功有效的做法固定下來上升為法律制度。
比如,在總結各地普遍建立起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實踐經驗基礎上,社區矯正法明確,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社區矯正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社區矯正工作。
在總結吸收各地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社區矯正信息化水平的成功經驗基礎上,社區矯正法將“國家支持社區矯正機構提高信息化水平”寫入總則,還就信息化核查、使用電子定位裝置等作出了專門規定。
法律內容亮點多多
王愛立說,此次出臺制定的社區矯正法共有九章六十三條,內容有多處亮點。
一是明確了社區矯正的目標和工作原則。王愛立表示,當前社區矯正對象有90%以上都是緩刑犯,通過適度監管和有針對性的一些矯正措施,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進行矯治教育,有利于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因此,社區矯正法明確,社區矯正是為了“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預防和減少犯罪”;社區矯正工作堅持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結合,專門機關和社會力量相結合,采取分類管理、個別化矯正,有針對地消除矯正對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幫助其成為守法的公民。
二是注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王愛立介紹,社區矯正法規定,國家鼓勵、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社會力量依法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引導志愿者和社區群眾,利用社區資源,采取多種形式,對有特殊困難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必要的教育幫扶;社區矯正機構可以通過公開擇優購買社區矯正社會工作服務或者其他社會服務,為社區矯正對象在教育、心理輔導、職業技能培訓、社會關系改善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幫扶。
此外,在有關部門和機關之間工作的銜接配合、依法矯正社區矯正對象并保護其合法權益,及未成年人的社區矯正等方面,社區矯正法也作了規定。
(原題為《體現中國特色 助力長治久安——解析新出臺的社區矯正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