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毛坦廠的故事:平淡日子里的刺
撰文/馬驍
攝影/馬驍
“喲!這有一條!”河對面的人喊出一聲,揮動釣上來的魚。張華華并未抬頭,沉默地盯著水面,整個下午過去,張華華只釣起一條巴掌大的魚,他將魚苗丟回水里,帶著釣竿、板凳回了出租屋。
張華華是一名私企職工,來自宿州,安徽北邊的城市。2019年7月,張華華的兒子高考失利,離二本線15分??粗鴱S里愈發緊縮的財政狀況,他決定暫停這份“并不體面”的工作,帶著兒子踏上南下的列車,高鐵加上公交,4個小時的車程,便來到大別山深處的毛坦廠鎮。
提起“暫?!钡脑?,除了兒子的高考成績,也有工作本身的因素。張華華的妻子是一位初中教師,有著安穩而體面的日子,他所在的制造廠效益卻日漸下滑。即將43歲的他打算休息一年,專心陪伴兒子。張華華的兒子小張樣貌清瘦,眉宇間盡是書生氣。2019年的高考,作為文科生的小張,目標是一所還不錯的二本院校,卻未能如愿。
在父子看來,毛坦廠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毛中每年的一本上線率達60%,而在整個安徽,應屆高考生一本率僅在10%左右。
為了兒子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張華華選了一間60余平米的隔斷間,兩室一廳,從2019年8月到次年高考,租金接近四萬。父子倆住的小區環境還算不錯,從小區步行至毛坦廠中學大門,需要20分鐘。為了節省時間,電動車成為父子倆每天的交通工具。
張華華不喜歡做飯,兒子也不太滿意他的廚藝,兩人有時會在毛中北門的美食街打發午飯。毛中北門的街道,馬路兩側全是商店,大部分是小炒店。三層或者兩層的房屋,一樓臨街是店面,樓上及一樓里側,全是大大小小的合租房。
每個房間里都住著毛中的學生,有的房間不足6平米。在這里,五六位學生住在一起很常見,就像校內的學生宿舍那般。一位老人充當“管理員”,照顧這些學生,洗衣、做飯、打掃房間,以及清晨的叫早。
譚夢珍的女兒便住在這里,不同的是,有她這位母親的陪同。十來平米的房間放著兩張床,女兒的床鋪靠窗,窗外可以望見街頭來往的人。譚夢珍的丈夫常年在外跑貨車,有時跑鋼材、有時跑水果,就算在離毛坦廠并不遠(同六安市)的老家,兩人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面。
譚夢珍也沒有多少怨言,丈夫跑貨車的收入,抵得上六安當地公務員的兩倍。雖是辛苦,卻足夠支撐這個家庭,使得譚夢珍能夠全心照顧女兒,她的女兒正讀高二,從高一起便就讀于毛坦廠中學。
每個清晨的五點二十,譚夢珍便開始準備早飯,一碗瘦肉面條、一杯豆漿,女兒六點不到就出門了。早餐完成,譚夢珍將碗筷洗凈,便走向靠近河道的菜場。二十平米的房間里,只有一個體積不大的冰箱,容不下太多,所以每天都得買菜。上午,她經過安靜的馬路,只有幾家服裝店廠正傳出忙碌的聲響。
鎮里的小型服裝廠不少,廠區面積為一至兩間門面大小,零星分布在以毛坦廠中學為中心,小鎮里的各個角落。服裝廠的員工大多是女性,一位女工表示,半數以上的員工為陪讀家長。工作時間從上午9點到晚上8點,時間也相對自由,縫制衣服,按件計費,讓家長能夠應對突發事件。
買完菜,譚夢珍便開始準備午飯。11時40分,騎著電動車帶上飯盒,譚夢珍來到校門口,校門口兩側停滿電動車,以及前來送飯的家長。放學,女兒隨著人潮涌出,女兒將飯盒提著進了校門,譚夢珍也離開了。
午飯時間,安靜的街道瞬間滿是人群,穿著校服的學生、以及吆喝的商販。十來分鐘后,街道便恢復了寧靜,學生們已經回到了教室,開始午自習。
午飯過后,便是準備晚飯,以及宵夜。晚上十點已過,女兒即將放學,譚夢珍將一個白色瓷碗包好,送往學校北門。晚自習過后,女兒還會到培訓機構進行補課,直至深夜12點。
譚夢珍的一天,除卻女兒的三餐及夜宵,也不剩下什么了。女兒高一的那段時間,她曾找了一份服裝廠的工作,不到一個月便辭職了?!皼]意思!”以前做副食生意的譚夢珍,受不了那不斷機械的重復。
“我希望她能夠有出息,做個白領,最好能夠去大城市。”說罷,譚夢珍便開始著手女兒的下一餐。 與譚夢珍的期望不同,張華華希望兒子能夠考個公務員,或者當老師?!翱紓€好學校,考上公務員,考個好職稱!”在他眼里,混廠子太累了,一日比一日更加力不從心,鐵飯碗才最靠譜。
與毛坦廠中學一墻之隔的,是一所私立學?!鸢仓袑W,這所學校的學生密度,遠遠低于隔壁學校。女學生小葛今年讀高三,半年后便是高考。小葛是浙北人,父母在浙江務工,高中三年,只有阿姨照顧著她。去年底,她喜歡上了一位男孩,男孩家住六安城區,同為獨自在此上學。兩人成了戀人,整日一起吃飯,也沒有人阻攔。
戀愛后,女孩的學習成績曾出現波動,如今的??汲煽円逊€定在一本以上,有時能到600。男朋友與她之間,隔著80個分數的距離。小葛享受著在一起的時光,盡管兩人每天獨處的碎片時間,加起來只有半個小時。談及未來,小葛不斷咬下嘴唇,并沒有告訴我答案。
又到放學時分,街道迅速擁擠起來,而又迅速冷卻。毛坦廠并無新鮮事,這里的人和事,在中國的各個角落里比比皆是。只是,這里密度更大,頻率更快,一切都被放大了。
到了離開毛坦廠的時候,早晨起了霧,消散后露出遠處連綿的大別山。這座大山深處的小鎮,繼續著自己的節奏。 經過河邊,張華華的身影,并未出現在垂釣的人群之中。菜場里零星的人們正在來往,毛坦廠的上午太過寧靜。踏上回程的車,腦海里總會浮現出初見小葛時的情景,兩人牽手奔跑在路燈下,轉眼便消失于嘈雜的人群。
(文中“張華華”、“譚夢珍”、“小葛”均為化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