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9復旦源愷優秀著作獎頒發:希望未來涌現更多的哲學家
自2017年4月,上海易順公益基金會與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簽訂捐贈協議,由上海易順公益基金會向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進行捐贈,設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源愷優秀著作獎”,用于獎勵由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組織出版的“日月光華”系列叢書。
2019年,經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日月光華”系列叢書編輯委員會評審,從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出版的“哲學書系”中選出5本原創著作,從“哲學講堂”中選出3本引進著作,作為本次源愷優秀著作獎獲獎書籍,并根據著作和譯著的出版情況予以作者和譯者相應的獎勵。
頒獎現場(左起:黃翔、李從愷、佘碧平、虞耀琦),于明志 攝同時,今年源愷獎的支持范圍有所擴大。根據復旦哲院與易順公益基金會討論商定,除了支持原有“哲學書系”和“哲學講堂”的寫作及翻譯之外;根據每年基金的額度,擴大支持復旦哲院主編出版的學術輯刊,這些學術輯刊包括:《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基督教學術》《倫理學術》《德國觀念論》《法國哲學研究》《實用主義研究》《現代儒學》等。
在12月23日的頒獎儀式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黃翔講到,19世紀末的上海就有一顯著特點,即很多商業成功人士對社會公益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當時很多貧困生都獲得了資助,“這是很好的傳統,讓這個城市能夠健康發展”。現在自己也能受益于這樣的傳統,他表示非常榮幸以及感謝。
獲獎作品和證書,于明志 攝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吳震提及,根據他在國外的留學經驗,日本的京都大學出版會和東京大學出版會系列著作的出版已經延續幾十年,列入其中的都是日本學界頂級優秀的著作,而這背后離不開很多商會的資金支持。他希望“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源愷優秀著作獎”能夠堅持下去,樹立學術出版品牌。
據悉,目前已出版的“日月光華”系列著作和譯著在學界已產生很好的反響,其中“哲學書系”獲得了2017年第31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獎。
上海易順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虞耀琦講到,學者寫一本書有時要花十幾年的功夫,那么如何挖掘哲學著作的瑰寶就是極為重要的事情,“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源愷優秀著作獎”目前已經做了三年的嘗試,他希望以后能夠繼續做下去,并且發揚光大。
上海易順公益基金的創辦人和名譽理事長、上海源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李從愷被問及為何資助哲學著作出版時,他表示哲學本身從誕生開始就解決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構建人類生活的基本邏輯,如果不能理解這其中的邏輯,在個人發展和企業發展中就會迷失方向,而他自己也會把哲學作為企業管理的支點。
“在第三代互聯網時代,作為企業家和經理人,非常需要了解經濟發展趨勢、哲學方法論、邏輯周期導向以及哲學、數學與科學的關系等等深入而全面的知識。”
李從愷希望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源愷優秀著作獎”提供的平臺中,能夠涌現出有天賦、有能力的哲學家,改變中國文化中歷來輕視哲學思維的做法。”
復旦哲學學院黨委書記袁新總結道:“一方面,互聯網企業迭代速度非常快,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必須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則可從哲學的深層次思考中獲得啟發。另一方面,回應社會和企業對于當下與未來的棘手問題,也是哲學學者的研究課題以及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下為2019獲獎圖書與部分獲獎學術輯刊。
《休謨思想研究》
閻吉達 著
這部專著對休謨進行了全面的研究,這一研究既集矢于休謨的基本哲學思想,又廣泛涉及他的政治、經濟、歷史、倫理、美學和宗教學說,使讀者對休謨的整個思想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理性、生命與世界》汪堂家 著 吳猛 編
在本文選中,編者將汪堂家全部著述分為十個主題,每個主題下分別選入兩至多篇代表性文獻,以期將作者一生的學術工作比較全面地呈現給讀者。另外,編者還選入一組作者有代表性的哲學隨筆。
《不喪斯文:周秦之變德性政治論微》李若暉 著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周秦之變背景下的德性政治。德性政治即道德與政制(道德與權力)合一的制度。本書從哲學角度,深入研究漢代儒學與制度的相關性。作者論證周禮體制的特色是政治制度與道德修養合二為一,即位德合一。周秦之變的核心即由禮變為法。漢將儒學德性轉化為制度,以秦制為基礎的中國傳統王朝政制對接。華夏三千年變局在于“德”“位”之分合。作者進而認為,近代以來社會性質的發展方向是打破權力主導,以文化建構人的關系,回歸人的真實存在。
《心智的秘密:論心智的來源、結構與功能》佘碧平 著
本書探討的是人類心智的來源、結構與功能。作者把人的心智活動放回到生活世界之中,提出一種“共感形而上學”。它包括共感場論與交流邏輯,即作為人在周遭世界中的存在方式,人的心智活動不僅是對人與周遭進行物質、能量、信息與意義的交換活動的自反性意識,更是人與周遭之間的共生、協同、共感、交流與博弈活動,遵循一定的形式與規范,如感受直觀邏輯、理性推理邏輯與辯證思考方式等。
《從理論到實踐:科學實踐哲學初探》黃翔 [墨西哥]塞奇奧·馬丁內斯 著
本書所提倡的以實踐為中心的科學哲學更加注重揭示認知規范的歷史性樣態和探討認知科學的成果對科學實踐哲學的支持。還有討論社會性分布的認知資源如何有助于形成具有一般性的科學概念,以及認知科學的經驗研究成果如何有助于自然化的知識論和自然化的科學哲學。
《胡塞爾與世間意識》游淙祺 著
現象學心理學的任務在于闡明存活于世間的人,其世界生活是如何構造的。胡塞爾試圖針對世間人如何進行其生活做本質描述。存活于世的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有種種的樸素想法,現象學自我有必要使之判為無效,中止種種樸素的信念。放棄他們在自然態度中所堅持的一切,心理學家設定自己純粹的主體性以便做好研究的準備工作。排除那些信念之后,現象學心理學家僅需專注于存活于世者的心理活動及其對象之間的相關性。
《閱讀費希特》君特·策勒 著 周黃正蜜 譯
本書的定位是引導讀者進入費希特的哲學世界。與一些針對單一著作的介紹性讀物不同,本書概述式地展示了費希特完整的哲學著作:不僅包括了其哲學的基礎文獻,也包括了它的展開說明;不僅包括了其嚴格的科學性的呈現方式,也包括了其流行化的展示方式;不僅包括費希特早期的哲學體系,而且包括了其成熟時期和進一步的發展。
本書以一種自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關于費希特哲學之方式、范圍和要求的圖景。
《在理由空間之內:推論主義、規范實用主義和元語言表達主義》羅伯特·布蘭頓 著 孫寧 周靖 黃遠帆 文杰 譯
布蘭頓的哲學由使用語言的實踐開始,他認為這是將人與其他存在物區別開來的關鍵。他的語言實踐受制于規范,使用語言便是掌握規范。但要理解語言,僅僅到此是不夠的,還必須更進一步,還必須掌握規范制約的推論,因為只有在推論中,也就是只有在“給予和索取理由的游戲“中扮演一個角色,意義才能得到顯現。這里的推論指的是實質推論,它是邏輯語匯所描述的形式推論的基礎。
《德國觀念年論》第一輯
張汝倫 主編
《基督教學術》第二十輯張慶熊 徐以驊 主編
《現代外國哲學》第十五輯張慶熊 主編
《倫理學術》第七輯鄧安慶 主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