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滬上首戰:機械臂540°探囊取物
醫伍醫拾 醫伍醫拾
2019年1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內,一臺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前列腺癌根治術在進行——手術床邊是一臺“長”有四支纖長“手臂”的銀白色機器人,隨著主刀醫生發布的指令,機器人的“手臂”靈活、精準地展開操作,在患者狹小的盆腔空間內靈活翻轉,完成了切除病灶、縫合切口等一系列操作。
這是滬上首臺全新一代(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機器人正式亮相后的上海“首戰”。至此,上海醫用手術機器人“戰隊”再添一位全新升級換代的“硬核”新成員。這也意味著上海患者足不離滬,就能夠有機會體驗與全球比肩同步的全新一代機器人手術系統。這也是目前滬上唯一正式啟用的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系統。
(“達芬奇xi”手術機器人正式在市一醫院亮相)當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也正式宣布成立“機器人手術中心”。據市一醫院機器人手術中心主任、副院長鄭軍華教授介紹,中心將充分對接融合近期成立的市一臨床研究院醫用人工智能與醫工交叉研發中心,以全過程、精細化的項目管理體系,進一步優化機器人手術系統在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婦產科等多個外科領域的疑難、復雜手術中的質量、安全與效能。
據了解,相比前三代“達芬奇”機器人,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系統在手術視野、機械臂靈活度、手術深度、內窺鏡直徑等方面都較前代設備有了顯著提升,可覆蓋幾乎所有外科術種,特別是在疑難、復雜外科手術上,更符合“精準、微創,快速康復”的現代外科理念。
73歲前列腺癌患者成為首位受益者
18日完成的滬上首例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受益者是一位73歲前列腺癌患者。據市一醫院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中心主任夏術階教授介紹,由于該患者前列腺腫瘤病灶較大,手術關鍵點之一是術中對肌肉、血管和神經的精準保護,因為這些血管與神經組織的分毫之差關系到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比如尿失禁與男性功能。
據了解,在市一醫院手術室現場觀察了解到,這臺第四代“達芬奇Xi”機器人系統最大手術視野角度從原先的60°提高到80°,并可根據手術需要隨時轉換視角;四支機械臂能夠540°靈活轉彎,使得原本在腹腔鏡系統下難以完成的某些動作可較為容易完成;手術器械比前幾代更纖細、更長,可深入體腔內進行更深遠的操作。
(韓邦旻主任正在用"達芬奇xi"機器人為患者進行手術)手術現場,在為患者病灶周圍開了5個操作孔后,主刀專家市一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中心副主任、前列腺與尿控科主任韓邦旻主任醫師坐在操作臺前,將雙手的拇指和食指伸進指套控制操作桿,雙腳控制腳踏板,通過傳感器將指令傳輸給手術臺前的機器人,在最大可以放至15倍的立體三維高清視野下,病灶周圍的各種組織纖毫畢現。
手術臺另一邊,市一泌尿外科中心前列腺與尿控科副主任荊翌峰副主任醫師作為手術助手,正在經過輔助孔進行輔助操作。機器人手臂通過穿刺通道進入盆腔,精確完成主刀專家做出的切除、打結等一系列動作。手術用時不到2個小時,順利切除病灶,周圍的神經、血管組織得以完整保留,預計患者術后第二天即可進食和下床行走。值得一提的是,常年與“手術室”打交道的韓邦旻教授本人在五年前去國外進修學習時就接觸過當時的第三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今天親手操作了新一代的達芬奇Xi手術系統,內心有一種特別的欣慰感。這套系統可以說已經對標國際了。對于我們泌尿外科醫生來說,能幫助患者更精準、安全,更能保護血管和神經組織,提升疑難復雜前列腺癌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是我們的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醫工交叉領域的趨勢
據悉,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手術適應征更廣、可進行的手術種類更多、具體的術式選擇范圍也將更大,這些改變都是根據臨床的實際需求所做出的。事實上,供需精準對接的模式也是如今醫工交叉領域的趨勢,臨床與企業緊密結合,瞄準產學研‘最后一公里’能夠落地的項目,來進行研發策源。
市一醫院院長鄭興東表示,在近期成立的市一臨床研究院-醫用人工智能與醫工交叉研發中心藍圖里,醫用機器人是其中的“尖兵”項目。市一醫院將以啟用新一代“達芬奇Xi”機器人手術系統為起點,精準搭建機器人微創外科平臺,并不斷探索其與5G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交叉應用。作者:金平 胡楊
圖片與影像由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提供
原標題:《醫伍醫拾·見證|上海首臺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