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國制藥巨頭賽諾菲天價收購辛索克斯的原因
2019年12月9日,澎湃新聞報道:法國制藥巨頭賽諾菲,決定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的辛索克斯公司(詳見《賽諾菲布局癌癥治療:25億美元收購美國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辛索克斯公司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值得賽諾菲花這么大價錢去收購呢?辛索克斯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蛋白質設計的生物技術公司,他們的團隊一直專注于通過設計含有指定特征的蛋白質分子來治療癌癥和免疫性疾病。
12月12日,阿斯利康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正式批準PD-L1免疫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Durvalumab,商品名:英飛凡,Imfinzi)用于在接受鉑類藥物為基礎的化療同步放療后未出現疾病進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這是第一個在中國內地上市的PD-L1類腫瘤免疫藥!
這兩條新聞都是關于癌癥免疫療法的。有著“眾病之王”稱號的癌癥,我們都不陌生。而治療癌癥,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化療、放療、手術治療。不過,醫學發展到今天,癌癥的免疫療法你不能不知道。
目前,我們對付癌癥主要有4類方法,可以歸結成8個字,那就是:“切除”、“殺滅”、“免疫”以及“修復”。
切除,就是通過手術的方式,盡量把癌組織徹底的切除干凈。
殺滅,就是通過放射線或者化學藥物將癌細胞殺死。
免疫,就是通過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讓自身的免疫細胞去追殺癌細胞。
修復,就是利用基因技術,將出錯的基因修復回正常狀態。
雖然現在在治療癌癥方面已經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也沒有逃出上面這四類解決方案。那么,這四類技術中,哪類技術最有可能徹底降伏癌癥呢?我們不妨從這些技術的原理上來分析一下,看看哪類技術能夠更有效地治療癌癥。
切除
先說說最常用的手術切除。切除的最大問題是要么多切了,要么少切了,而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手術的精度太低了。即便是使用了人工智能和機械手臂的高精度手術,也是在宏觀層面上操作。而癌細胞是微觀層面的東西,與手術切除的精度是數量級上的差距。
所以,手術切除這種技術,在癌癥治療方面,顯然是存在著科學瓶頸的,暫時難有革命性突破。雖然,面對實體腫瘤組織,整體進行切除依然會是重要手段。但由于這類方法缺乏足夠的精準性,需要結合其他治療方法以提高效果。想要單純依靠更高超的外科手術水平來征服癌癥,是不可能做到的。
殺滅
再來說說殺滅癌細胞的常規技術,也就是放療和化療。放化療這兩種治療方案,我們常常會放在一起說。原因就是,這在本質上都是以殺死癌細胞作為目的的治療手段。
放療是用放射線照射,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精準放療還將是癌癥治療鞏固療效和維持“帶癌生存”的常規武器。但它最大的問題依然是誤傷,即便將來完全由人工智能全程控制,也免不了要大量傷害健康組織的。
而化療的方案是通過某些對癌細胞殺傷大,但對普通細胞殺傷較少的藥物來殺掉癌細胞。如果某一種藥物幾乎只殺傷癌細胞,很少傷害健康組織,那么這樣的藥物就可以稱為靶向藥物了,你可以把靶向藥物看作是化療的升級版。
隨著我們對癌細胞特征的了解越來越深入,現在的抗癌靶向藥物的精準度也在提高。但是靶向抗癌藥物面臨的真正挑戰是抗藥性問題。癌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也會發生變異。如果藥物追蹤的靶點特征在變異后消失了,那么這種抗癌藥物就不再起作用了。這就是抗藥性的成因。藥物使用的時間越長,癌細胞產生抗藥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這也是抗癌藥物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
靶向抗癌藥物現在仍然是部分癌癥主流的治療手段。但是藥物研發工作幾乎就是在與癌細胞賽跑,有點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競爭味道,無論現在的應用場景多么主流,靶向抗癌藥物都不可能成為最終戰勝癌癥的方法。
不過在抗藥性的問題上,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意外。確實有一款至今都沒有出現抗藥性的抗癌神藥存在,這就是治療慢粒白血病的靶向藥:格列衛。在格列衛上市之后,科學家們發現了很多不太對勁的地方。首先,格列衛并沒有真正的殺死所有癌變的白細胞,但是患者的病情卻相當的穩定。更奇怪的是,一些使用過格列衛但后來因為各種原因而停藥的患者,他們的存活率也相當高。很多患者的狀況,看起來像是被治愈了一樣。
經過仔細研究,科學家發現,格列衛除了自己有殺死癌細胞的效果之外,還激活了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原來不會被免疫細胞追殺的癌變白細胞,在服用格列衛之后,成了免疫系統追殺的對象。
免疫
通過激活原來無所作為的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癥,這就是治療癌癥的第三種方法,免疫療法。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就頒給了在癌癥免疫療法上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兩位科學家。我們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免疫療法的原理:
免疫系統是人體默認的天然屏障,激發免疫系統,必然是最合適的抗癌方法。我們平常說的免疫細胞,其實是包含很多種細胞的一大類細胞。這些細胞就像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警察部隊,24小時無休的執行著保衛人體的任務。這些細胞中,有的細胞就像是巡警,它專門四處探查發生變異的細胞以及外來入侵者,然后把軍情信息通知到其他免疫細胞。還有的細胞就像是刑警,專門在收到報告后去將敵人捉拿歸案。
你可能會想問,既然免疫細胞這么厲害,那怎么會允許癌細胞形成腫瘤的呢?
這是因為,凡是能夠形成腫瘤的癌細胞,都有一種欺騙免疫細胞的能力。免疫細胞就像是人體內的警察,警察分辨好人還是壞人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查身份證。細胞的身份證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名字很長,叫做“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簡稱MHC。這個MHC的功能,就是把細胞體內的蛋白質特征向外公示出來,讓警察們能夠看到。在查身份證的時候,如果沒有查到異常的蛋白質,就算是合格了。
但是,有一部分癌細胞,它們連MHC這套系統都發生了變異。部分癌細胞偽造證件蒙混過關,有的夾在其他正常細胞中間逃避檢查,更有癌細胞直接屏蔽了身份證掃描儀,使得警察無所適從,這時候警察就沒辦法識別好人壞人了。癌細胞正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的這個漏洞,才發展壯大起來的。
免疫療法有兩種辦法來解決癌細胞不帶身份證的問題。
一種方法是把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和癌細胞全都提取出來,把癌細胞加工成免疫細胞能夠識別的抗原,讓免疫細胞能夠學會識別癌細胞。然后,科學家再把這些免疫細胞在體外進行培養,培養到一定的數量后,再注射回患者體內,完成殺死癌細胞的工作。
另一種方法,則是通過分析癌細胞的內部結構,把癌細胞體內特有的變異后的蛋白質做成疫苗,注射到人的體內。當這些變異蛋白被免疫細胞識別后,免疫細胞就會開始攻擊癌細胞,癌細胞也就再也藏不住了。這個方法就好像是往戰場上投放了大量的敵人尸體,我軍人員見過敵人尸體之后,就學會如何辨識敵人了。
從科學原理上來看,免疫療法比傳統抗癌藥物更有前景。原因是免疫療法充分調動了人體的免疫機制,也就免除了針對性的設計和研發抗癌藥物的漫長過程。未來,免疫療法必然能夠大展拳腳,成為最主力的抗癌技術。本文開頭提到的新聞中,制藥巨頭賽諾菲花費25億美元收購的辛索克斯公司,研究的通過設計蛋白質來治療癌癥的方法,就屬于癌癥免疫療法。
修復
最后,我們來說第四種療法:基因修復。這是一種技術手段,它為免疫療法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技術方案。所以,準確地說,基因修復療法和免疫療法有重合的部分。
前面我們提到的所有方案,要么是把腫瘤切掉,要么是把癌細胞殺死,所有方案都是進攻性的,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不用去殺死癌細胞,而是把已經癌化的細胞重新修復,成為正常細胞呢?
確實有可能,這就是基因療法。想要修好一個癌細胞,大概需要下面這三個步驟:
1.制作一個基因編輯工具,這個工具具有辨認目標細胞和修復細胞基因的能力;
2.將數量足夠多的基因編輯工具注射進入人體;
3.基因編輯工具一旦遇到需要修復的細胞,就會對目標進行基因編輯,將細胞修好;
自然界中的病毒天然具備修改基因的能力,所以,這些基因編輯工具一般都是利用現有的病毒進行基因改造而制成的。這些被改造的病毒會為我們所用,進入人體去完成我們交給它們的基因維修任務。
雖然基因編輯療法聽起來相當給力,但卻并非萬能。目前,雖然已經有幾千個基因編輯療法獲得臨床試驗資質,進入了實戰測試階段。但是,這些治療方案都比較粗糙,涉及精準基因編輯的療法幾乎一個都沒有。癌變的體細胞出錯的基因并不是簡單的一處,而是錯在很多個地方。想要一次性把所有的錯誤全部修正,以目前的技術來看,還相當困難。另外,基因編輯療法也存在誘發新癌變的風險,哈佛大學基因組學科學家邱奇教授認為,只有精確到堿基的基因編寫才是真正的基因編輯技術。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開頭提到的新聞吧。法國制藥巨頭賽諾菲收購的,是一家專注于蛋白質設計的公司。那么,如何設計蛋白質呢,答案正是基因編輯技術。
雖然基因編輯療法目前的發展還不完善,但一旦出現技術突破,也會是一項能夠從微觀層面上根本解決癌癥問題的很有價值的技術。這樣看來,免疫療法顯然是最有希望征服癌癥的好技術,而基因編輯療法則很可能會是那匹隨時會爆發的黑馬,值得我們拭目以待。這也正是制藥巨頭們在這些賽道上重金布局的原因。
(作者汪詰為科普作家,著有《時間的形狀》《星空的琴弦》《億萬年的孤獨》《未解的宇宙》《少兒科學思維培養書系》《迷途的蒼穹》《精衛9號》等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