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創始人拆伙,年入超300萬元的微信公眾號咋分?
央視財經
字號
流量經濟時代,微信公眾號成為了品牌營銷、廣告投放的新渠道。然而,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虛擬資產,公眾號在面臨創始團隊分家時,它的價值又該如何認定及分配呢?
近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全國第一起微信公眾號合伙運營團隊退伙財產分配案件。
2016年,趙某與尹某、袁某、張某四人共同設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以趙某個人名義注冊,并開設銀行公共賬戶,四人分別或聯合署名發表文章。
自2016年7月盈利以來,年收入達300多萬元。2017年7月,四人產生分歧,趙某自行修改了賬戶密碼,導致公眾號的合作運營無法繼續。因此,三名合伙人訴至法院,要求趙某折價補償每人各100萬元,并分割共同運營期間的收益。
本文圖均為 央視財經 截圖
原告代理律師 華軼琳:對于收益的話,是作為合伙關系共同存續期間的收入,應當予以分配。
由于此前還沒有類似案件出現,微信公眾號作為網絡虛擬財產,是否具有經濟價值?散伙時如何分配利益?靜安法院進行了謹慎地審理。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法官 林彬:它是具有廣告投放價值和商業盈利價值的,我們是在評估價格400萬的基礎上,還綜合考量了微信公眾號自身的一些特點,還有預期收益等等,最終酌定它的價值為340萬元。
最終,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酌定被告趙某向三原告各支付折價補償款85萬元,同時,依照各方確認的分配比例,支付合作期間稿酬、分紅及平臺收入等。日前,二審法院經審理后維持原判。
(原題為《全國第一起!創始人拆伙,年入超300萬元的微信公眾號咋分?法院這樣判》)
責任編輯:張若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