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的地方|再訪老西門:漫步招募
年末將至,“你的地方”持續一年的項目活動也快進入尾聲了。年初的時候,施佳宇和袁菁分別認領了拍攝老西門的照片和研究老城廂的地界碑。這一年中他們反復進入老西門,懷著不同的心情,但都帶有一定的記錄的使命感。李穎春老師與施佳宇、袁菁在工作的領域相識,帶著建筑學的背景,除了建筑測繪和通過地圖、文獻對比城市居住空間的變化,她也走進住戶家門,做起金家坊居民的口述歷史。
老城廂這一年來似乎是上海這座城市連續不斷更迭的一個象征。雖然留戀它的過往,懷疑它的未來,我們并不想過多地打擾仍在這里正常生活的人和他們生活的秩序。因此我們招募少量的,同樣抱有見證和記錄想法的,對空間中的人,動物,象征物,以及空間以外的城市變遷有日常觀察的同行者,再訪老西門。實際上,我們只是想讓還沒了解夠老城廂,將來就有可能看不到很大一部分老城廂原貌的人,抓緊時間。
再訪老西門
時間:2019年11月16日(周六)10:00-12:00
地點:老西門金家坊地塊及周圍
領路人:李穎春、袁菁、施佳宇
招募人數:5-10人
報名方式:發送題為“再訪老西門漫步報名”的郵件至shenjw@thepaper.cn,并注明您的姓名、聯系方式、職業/專業/愛好,以及一句話報名理由。如果報名成功,您將收到確認郵件。
李穎春 供圖
領路人:李穎春,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香港大學建筑歷史與理論方向哲學博士。長期關注19世紀以來中國城市日常生活空間的變遷,目前正在進行上海老城廂及工人新村空間史及口述史的研究。
“老西門金家坊地塊,位于上海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西北片區,東至松雪街,南至復興東路,西至中華路,北至方浜中路,占地約15公頃,曾經生活著4000多戶居民。
這里不屬于核心保護范圍,也沒有任何法定保護建筑,目前正處于房屋征收的后期,即將迎來高強度的地產開發。
但這里是上海老城廂唯一一處同時保留古代農業肌理痕跡和近代城市空間的街區。在漫步活動中,我們將通過古代地圖與現場信息的比對,解讀金家坊的街巷和建筑暗含的歷史信息。”
袁菁 組圖
領路人:袁菁,《城市中國》記者,關注城市發展進程中的人與事。2017年年底至2018年在老西門田野,搜尋地界碑這類被忽視的地權證物,也紀錄征收進程中處于漩渦中的人。
“老城廂盡管可能有違建或改造變化,但很多空間地塊的凸起、轉折等不規則的邊界都反映在《行號圖》(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中,個人感覺,精確度是很高的,地圖的作用依然功不可沒。
尤其是當《行號圖》里的商號名,與現場居民的街道記憶匹配時,對方的笑容會綻放得特別大。你會驚訝于傳統社會、相對穩定的結構狀態下,人們對周遭事物的觀察以及記憶的深刻,完全已經內化了。這跟當下瞬時、速朽、快消的狀態是不同的。
我在西馬橋與金家坊的T字口碰到一位80多歲的顧婆婆,她說自己不識字,可是記性非常好。我開始念出方浜中路和貽慶路口的店名,每念一個,她就給出反應和點評,像是歷史現場的“連連看”。對話如下:
萬春興。恩,老早醬油店。國生記。做生煎饅頭的。華泰理髮社。有額,剃頭店。大牲。嗯,想不起來了。九星鞋廠。哦!有的有的,皮鞋店。皮鞋店小開還在,他的爸爸恐怕95多歲了,孫子都老了,皮鞋店被人弄走,房子住得好小好小,真是說不清楚啊。榮榮服裝公司。有的!糟坊。那是以前老虎灶呀。怡泰。有額,糖果號。
幾乎都對得上!”(選自《你的地方·回顧|媒體人這樣做城市研究:低矮的紀念碑》)
施佳宇 組圖
領路人:施佳宇,歷史建筑保護從業者,拍照的人。
“因為這次活動,我再次翻看起一年多前在老西門密集拍攝的照片。一年前狂熱拍攝,搶救般地拍攝,在老西門每一條巷子里發生的絕唱般的場景。
回過頭來再冷靜地觀看照片,從初入老西門的拘謹、試探性地將鏡頭對準居民,到慢慢被他們接納、熟識,再到飛速之間發生的離別,一切仿佛一個短暫的夢。而我窺見的,也不過是老西門這片土地上的冰山一角。
在那一段夢幻般的時間里,有和我一樣堅持記錄的伙伴,也結識了組織學生一起挖掘、測繪、建立老城廂資料的李穎春老師,和持續報道征收中各類居民情況的袁菁記者。在時代的大潮中、時間的長河里,每一個個體的努力都太微不足道了,感謝那些在平靜水面留下些許波紋的人,哪怕水面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更多施佳宇拍攝老西門的照片可見《你的地方·回顧|上海弄堂最后的人間煙火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