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愛抱怨”與“自以為是”:柏林墻倒塌三十年后心墻仍難消
三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9年11月9日,橫亙在東西德之間(即原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的柏林墻在封閉了二十八年之后終于開放了,數萬柏林市民涌上街頭,爬上柏林墻,在墻上涂鴉,并拆下建材作為紀念品。此事后來被稱為“柏林墻倒塌”。柏林墻的倒塌,標志著兩德統一進程的開始,終于在1991年10月3日,分居在東西兩邊長達四十多年的兩個德國正式宣告重新統一。
柏林墻倒塌,兩德統一,冷戰結束,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美好,每個人都為之歡欣鼓舞,不僅是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們,還有同宗同源再相聚的兩德居民們,同時也為全世界其它正在遭受分裂痛苦的國家和分離折磨的民族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兩德統一的歷史功績為世人所矚目。
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來看,東德地區(下文以民主德國、聯邦德國分別指稱德國分裂時期的東、西兩個國家;以東德、西德分別指稱分裂時期的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在今日德國境內所覆蓋的地理范圍)社會的發展與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基礎建設更加完善,雖然并沒有完全實現當時政治家們所描繪的盛世美景,但也沒有出現因社會轉型而發生的動蕩。
曾經橫亙在德國東西之間的裂痕,如今已然泯滅了嗎?
西德人與東德人的不滿
就兩德統一的實現路徑來看,更像是聯邦德國對民主德國的兼并。民主德國全盤接受了聯邦德國的社會制度、法律法規和生產關系。原來的機構被裁撤和重組,原有的人員被調離和辭退。雖然隨著巨量援助資金的到來,東德地區人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然而,將近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由于經濟的轉型和市場的競爭等各種原因,東德地區的經濟并沒有如統一時人們所期盼的那樣發展。同樣的崗位,同樣的工作,東德地區的工資就只能拿到西德地區的80%,難免會讓東德地區民眾有一種自己是二等公民的感覺,認為自己遭到了來自資本主義的殘酷剝削。
同樣,為了援助東德地區的建設和發展,西德和西德的企業至今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查定金額5.5%的“團結稅”。本來只是一個為了推進東德地區快速發展而臨時增加的稅種,結果一直征收到了今天。德國前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曾說道:“為了新聯邦州的建設,國家每年要支出一千億歐元”。對此,西德人認為是自己一直在供養著東德人。
除了經濟情況之外,在發展機會上,東西德地區的民眾之間有著較大的差距。在經濟、政治、文化、甚至體育領域的高級管理崗位上,來自東部地區的德國人也遠遠少于西部。根據位于德國哈勒市的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的研究與統計,在德國500強企業里,只有36家企業的總部位于東部地區,僅占到7%。另外,在生產效率方面,東部地區的企業也要比西部低20%。除此之外,經濟的不景氣也帶來了人才的流失,據統計,在1991年到2015年的這段時間里,有超過一百九十萬人離開了東德地區,前往西部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在許多東部地區的城市里,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少,同時由于大城市的虹吸效應,越來越多的東部鄉地區村變得人口稀少。
正所謂,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種東西部之間的差異也引起了雙方居民的隔閡和芥蒂,甚至從一些俚語稱呼中可以發現:比如西德人稱東德人為“Jammer-Ossis”,意思是喜歡抱怨的東德佬,而東德人則稱西德人“Besser-Wessis”,意思是自以為是的西德佬。這兩個綽號分別體現了雙方對于彼此的看法:東德人認為西德人傲慢自大、到處炫耀、喜歡指手畫腳;西德人則認為東德人老是抱怨、牢騷滿腹、索取無度不知足。此外,在西德人占主導的公共媒體中,也會對東德出身的人進行有意或無意的標簽化強調;在影視節目中,東德、東德人以及東德式的生活方式經常會成為嘲諷的對象。
東德的懷舊之情與內部裂痕
對于一些東德人來說,特別是經過兩德統一的中老年東德人而言,現實的生活讓他們感到疏離與失望,心里堵了一面巨大的墻,他們開始懷念民主德國時期那種穩定而簡單的生活。為此,許多來自東德地區的作家創作了多部以懷舊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反思西德人所代表的西方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此外,除了東西部人們的隔閡之外,在柏林墻倒塌30周年來臨之際,在東部地區的人民內部也逐漸產生了一堵墻,讓東部社會面臨著撕裂的危險。在最近幾年里,當經濟增速減緩,經濟繁榮未能實現時,西方體制也開始遭到了質疑,隨著外來移民的大量涌入,民粹主義開始興起,正是在政治經濟的巨大反差下,極右翼政黨在德國東部得以滋生,并受到了廣泛的支持。在今年東部地區三個州的地方選舉中,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fD)的得票率都超過了20%。其中,在不久前結束的圖林根州的地方選舉中, AfD和左翼黨(Die Linke)雙雙大獲全勝,分別獲得了23.4% 和31%的選票,而傳統大黨基民盟(CDU)和社民黨(SPD)各自只獲得了21.8%和8.2%的選票。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從未有發生過的。AfD和左翼黨的取勝以及傳統優勢政黨的沒落,反映了東德選民們的立場和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民眾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對立,社會的兩級分化加劇。
雖然位于柏林的那面墻早已經倒塌,然而三十年之后,德國民眾心里的這面墻并沒有被消除,而且目前還有延伸和擴大的傾向。除了原有的東西之間的對立之外,德國社會還面臨著左右之間的撕裂危險。面對這種情況,民眾渴望變革,由于對傳統政治勢力的失望,他們寄希望于新力量的出現。正如德國著名作家克里斯塔·沃爾夫在反映兩德統一的小說《分裂的天空》中所說的那樣:“仰望著那分裂的天空,思緒萬千,人們忘不了黑夜中的那條小船。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博士研究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