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西洋中的法羅群島是如何成為丹麥領土的?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
法羅群島和丹麥作者:陳相成 編輯:Thomas
在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中,有一處被上帝“親吻”過的圣地:法羅群島。北大西洋暖流掠過、常年溫度居于零度以上、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這都是其聞名遐邇的原因。
法羅群島目前是丹麥王國具有合法地位的海外高度自治領,由17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共同組成,全島居民約有5萬人。
▲法羅群島(圈中)和丹麥王國(紅色區域包括格陵蘭島)的相對位置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法羅群島和丹麥并不是接壤得最近的。如果將其放在北歐的圈子中觀察,很容易看到它正好坐落于冰島和挪威直線距離的中間;就算是撇開北歐來看,它與英國的距離,也比到丹麥近得多。
▲一些主要地區或國家與法羅群島的距離但就是在這樣一個地理環境下,法羅群島最終成為了丹麥的一塊海外自治領地。為什么丹麥能夠擁有這個面積不小、特色獨具的群島?
在法羅群島成為丹麥領土的過程中,和周邊其他的國家,又是否有過什么鮮為人知的博弈或爭端?法羅群島的存在,對于丹麥而言,有沒有更深層次的戰略意味呢?
▲法羅群島的旅游資源也是一絕。吸引了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旅游愛好者,為之神往一、北歐的“流浪者”
公元6世紀,來自愛爾蘭島的凱爾特人到達法羅群島,并開始在這里繁衍生息。這是目前當地能夠追溯到的最早人類活動。
▲法羅群島島徽中“奮進的公羊”,就是源于凱爾特人給法羅群島的早期命名:“羊島”北大西洋與挪威海的過渡地帶、區域貿易的重要港口節點……法羅群島在大西洋中的顯眼的區位,就注定了它不會永遠只被凱爾特人所有,其他的民族勢必會發起對它的爭奪。公元9世紀,世代生活在北歐的維京人,打起了對法羅群島的主意。
當時的維京人,完全可以說是強勢的代名詞。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他們的足跡,從歐洲大陸一直延伸到北極圈附近,不少國家都曾受到過維京人無情鐵蹄的困擾。因此這段時間,也被稱作是歐洲歷史上的“維京時期”。
由于地理距離上的天然鄰近,來自挪威的維京人,成為了入侵法羅群島的主力軍。他們帶著令人聞風喪膽的裝備和軍隊,登上了這片凱爾特人的土地。面對維京人的強勢襲來,凱爾特人自然是諸多不滿,但他們也很清楚自己究竟幾斤幾兩。
▲維京人縱貫歐洲的密集航線最終,在法羅群島上的居民們,選擇了與維京人和諧相處。舒適的氣候、便利的交通以及淳樸的民風,將越來越多的挪威維京人吸引來法羅群島定居。逐漸的,挪威維京人成為了法羅群島具有話語權的第一民族。
▲法羅群島發行的“雷神對抗基督教”的歷史主題郵票。基督教進入法羅群島,正是在維京人開始占據主導權的時期以挪威為代表之一的北歐地區,除了流淌著維京人的血統,還有著共同的歷史、語言和文化:古諾爾斯語是他們的母語,北歐神話則是他們的精神圖騰……世代以來,他們都患難與共。
直至公元1000年,由于基督教的傳入和派系的分化,北歐地區才逐步形成了丹麥、瑞典以及挪威三個獨立王國。但即便是如此,他們之間也依然存在著極其密切的宗親關系。
▲北歐最早的“三足均勢”挪威維京人在法羅群島的地位迅速上升,這樣的境況,讓挪威王國的野心,得到了進一步的膨脹。1035年,挪威正式將法羅群島納入自己的版圖范圍。這也是該地第一次成為主權國家的一部分。
從12世紀開始,以漢薩聯盟為代表的歐洲城市聯盟的興起,給北歐三國在政治及商業等領域,都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維京人在歐洲的霸權,開始走向衰落。這時候,在北歐建立一個強大而穩固的共主邦聯,就成為了三國領導人共同的目標。
▲漢薩聯盟等利益共同體的成立,加劇了北歐三國在歐洲大陸上的生存危機1397年,由丹麥、瑞典以及挪威共同構建的共主邦聯——卡爾馬聯盟,在瑞典的卡爾馬城正式誕生了。
由于在國家實力和宗親輩分上占優,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三國共同擁戴的君主。在無損各自利益和地位的前提下,聯盟在主權、外交以及軍事等方面,均由丹麥代表三國共同發聲。因此,法羅群島逐漸變成了丹麥的管轄領地。
▲16世紀初,卡爾馬聯盟的疆域范圍雖然成立前三國擰成一條繩,但成立之后,矛盾和敵視便逐漸占據了上風。這樣的情緒,在丹麥和瑞典之間表現得尤為明顯。
丹麥和瑞典,是聯邦中綜合實力較強的國家。一山不容二虎,彼此對于對方的存在,特別是在一些事務上的“指手畫腳”,都有著相當強烈的抵觸情緒。這樣的積怨,最終成為了壓垮卡爾馬聯盟的最后一根稻草。
▲丹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發動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兵戎相見,最終宣告卡爾馬聯盟的徹底崩塌卡爾馬聯盟瓦解之后,為了不成為北歐博弈的犧牲者,實力較弱的挪威,依舊選擇和實力較強的丹麥繼續結盟。雖然挪威抱著一顆誠摯的合作之心,但丹麥似乎并不是這么想的。
1536年,丹麥強行對外宣稱和挪威的聯盟解散,并將挪威降為自己的一個行省。對此,挪威方面堅決給予否認,并繼續保持其獨立的行政架構及法律體系。
17世紀,基于共同對抗丹麥的目標,挪威與瑞典合作,接連向丹麥挑起了規模龐大的戰爭。最終,丹麥陸續敗下陣來,并割讓給瑞典多塊土地,其中就包括挪威。
但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冰島、格陵蘭島以及法羅群島,丹麥始終不愿意隨之割讓出去。而這也意味著法羅群島的主權,完全落到了丹麥手上。
▲時任挪威總督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克。在他的爭取下,挪威最終擺脫瑞典實現了獨立法羅群島的主權,在“北歐三兄弟”的反復鬧劇下,最終轉移到了丹麥手上。除了二戰期間,英國為防止納粹搶奪要塞,短暫控制法羅群島一段時間外,丹麥都始終保持著對法羅群島穩固的統治。
▲法羅群島發布的“與英軍友好關系”歷史紀念郵票。二戰期間,由于法羅群島戰略位置顯著,英國搶先于納粹德國將其占領二、彼此成全,互利共贏
二戰結束后,丹麥依舊是法羅群島的主權國。但是,天然的地理距離以及缺乏的交流溝通,讓陌生和隔閡逐漸成為了兩地之間的主旋律。1946年9月,法羅群島發起獨立公投。在1萬1千余張選票中,有50.74%的民眾支持獨立。
但由于這場公投是當地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并不具備合法程序。丹麥議會對此也給予了強烈的譴責和否定。最終,這場獨立的呼聲,隨著時間而慢慢湮滅。
▲1946年法羅群島獨立公投情況。藍色區域代表希望繼續作為丹麥行政區,紅色區域則代表贊成脫離丹麥的統治在實力的絕對碾壓下,法羅群島最終向丹麥選擇了妥協。但他們熱衷于得到更多獨立自主的權力,依然是不爭的事實。1948年3月,基于法羅群島的訴求越來越強烈,丹麥政府決定撤銷法羅群島直轄郡縣的行政區劃,將其升格為享有高度自治權的丹麥海外高級自治領地。
在謀得高度自治權之后,法羅群島實現了經濟、教育以及政治等方面相當大的自由權,還獲準將法羅語作為自己的官方語言,和丹麥語有著同等的地位(兩種語言均為日耳曼語系)。只有在外交、防衛和軍隊等事務上,法羅群島的權力才真正交由丹麥管理。
▲法羅群島旗受到丹麥官方的認可和保護位于北極圈的格陵蘭島,是丹麥另一處擁有高度自治地位的海外領地,它也有著與法羅群島高度類似的政策。為自己量身定制的法律、旗幟以及民族一脈相承的語言等,都是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同作為丹麥海外領地的共同點。
▲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無論是是區位還是資源,它對于丹麥而言都有著無法取代的重要位置雖然說在治理機制上,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可以說是大同小異;但在戰略考量上,兩者卻有著大相徑庭的作用。
法羅群島面積相對較小,資源也相當有限。但它在貿易的中轉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歐洲特別是西歐,很多貨輪都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補給站;而格陵蘭島,雖然地處極寒,良港也較少,但它卻蘊藏著豐厚的未挖掘資源。在北極事務愈顯重要的當下,它的戰略意味不言而喻。
▲位于格陵蘭島的美軍空軍基地成為高級自治領地,對于法羅群島和丹麥而言,算是一個兩全的方案了。首先,作為一個地狹人少的地區,法羅群島根本不具備成為一個國家的硬性條件。其重要的戰略區位,若是完成了獨立,很可能會引起新一輪的地區爭端;其次,丹麥方面的妥協,既維護了國家領土的完整性,也讓自己在大西洋周邊地區,擁有穩定而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法羅群島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處在大西洋和北極圈中,又直面西歐和北歐。丹麥若是拱手相讓,后果將不堪設想隨著時間的流逝,法羅群島也慢慢嘗到了,依附于丹麥統治下自治的甜頭。由于地狹人少、資源匱乏等先天限制,法羅群島的經濟,一直都存在著較大的瓶頸。而丹麥,是眾所周知的高福利國家。得益于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法羅群島的居民也享受到了超規格的“國民款待”。
▲人均GDP 超過6萬美元,人類發展指數極高,法羅群島跟著丹麥過上了好日子丹麥和法羅群島的和諧共處,是利益訴求相互滿足的結果,也是坦誠合作相互包容的典范。丹麥在軍事防務上為法羅群島提供保障,可以使其避免在北極圈的利益爭端中陷入不利;而法羅群島的戰略區位,反過來也能夠讓丹麥在地區貿易和資源開發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從長遠來看,可謂雙贏。
三、特色鮮明,交流頻繁
因為在地理上和丹麥存在著較遠的距離,所以法羅群島在很多方面,都與丹麥大為不同,有著自己極為鮮明的特色。
▲法羅群島路網發達,交通極其便利。崇山中蜿蜒的道路來回曲折,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由于四周臨海、良港廣布,因此外貿也成為了法羅群島國民經濟中的支柱部分。法羅群島主要出口水產品、釣具、皮毛以及牲畜等,類型單一,附加值有限。丹麥本土長期以來都是法羅群島最大的貿易伙伴。
▲丹麥是法羅群島當之無愧的進出口“大頭”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使得漁業成為法羅群島最具份量的產業之一。鱈魚、黑線鱈、鯡魚、鯖魚、軍曹魚及蝦等都是法羅群島最熱銷的魚類。法羅群島的漁民們日復一日地辛勤捕撈,將它們推向全世界海鮮愛好者的餐桌上。
▲整排被殺害的領航鯨被漁民晾曬在海灘上。在財富的驅使下,當地漁民甚至將捕鯨作為了一種漁業傳統,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抨擊。迫于輿論,近些年來捕鯨活動已經大大減少法羅群島和丹麥本土,雖然說在很多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政治上的密切相依,還是在無形中強化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教育資源的不足,促使很多有條件的適齡學生到丹麥本土上學;更多的就業與培訓契機,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紛紛走出舒適圈,到丹麥本土更廣闊的天地探尋機會……
▲為了加強居民對丹麥的國家認同,以瑪格麗特二世為代表的丹麥王室成員多次來到法羅群島進行慰問在歷史、經濟以及政治等多重因素的撮合下,丹麥與法羅群島,最終結成了一段穩固的“姻緣”。雖然在磨合的過程中,有過些許的摩擦,但基于大局的考慮,雙方都找到了最為妥善的解決方式。如此看來,這不失為是一段難得的佳話。
作者:陳相成 編輯:Thomas (唐)
本文為“環球情報員”長期作者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擅自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End 全文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