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圖解|殯葬專業人才搶手,但他們并不一定能享受行業紅利
近十年前,選擇殯葬行業就職有多不受待見?2011年,一份對14家殯儀館76名職工的調查[1]顯示,51.3%的職工不愿告知他人工作單位;九成以上職工因社會歧視,表示有嚴重心理壓力。
今年9月,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開設了安徽首個殯葬專業,新生入學兩月,就已被“預訂”。近期,該新聞一度沖上微博熱搜,微博上對該專業的評論,多是理解、包容、鼓勵的聲音。
殯葬專業人才:會火化技術、也得會寫挽聯
據新華網報道,早在2009年,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殯儀系,考生報錄比就已達到5:1。2016年,中新網曾報道,該校自1995年創辦殯葬專業的20多年來,已為全國殯葬行業輸送了近5000名畢業生。
而據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統計,目前,全國僅5所高職院校開設“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近年,這幾所院校該專業每年的招生數量加總,也僅五六百人左右;單個院校的招生人數,呈上升態勢。
據教育部對該專業制定的教學大綱,該專業修業年限僅為三年。
然而,這個專業的畢業要求看起來不低。教學大綱的課程設置表明:畢業生既需要有硬功夫,能夠操作火化機;能夠為逝者化妝,保留其最后的尊嚴。又需要他們能夠“透徹理解生死”并且“周旋于生死之間”,既能夠為逝者主持一個莊重的葬禮;又能夠安撫喪主,調節好所有人的情緒。
成為“朝陽行業”的殯葬業,自然需要更多科班人才
早在2016年,澎湃新聞曾采訪過就讀于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葬專業的學生張宇(化名),他表示,學生一般還沒畢業,就會被各地殯葬單位“預訂”一空,據他的老師和學長表示,專業就業率一直穩定在100%;但相親的成功率,就沒那么高。
為何該專業畢業生會如此吃香?民政部每年年報中披露出的殯葬事業統計,給出了答案。
近幾年,殯葬業無論是在質和量上,都發展迅速。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進一步演進,一方面,十年來全國殯葬業的服務機構數量、行業職工人數呈增長態勢;另一方面,由于大眾的喪葬觀在進步,火化率不斷提升,殯葬業的新業態也層出不窮;近年“互聯網+殯葬”,成為了行業新風口。
據界面新聞報道,我國對殯葬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這為殯葬服務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另據長沙民政學院招生辦主任謝海波表示,殯葬行業人才需求量大,全國有1700多家殯儀館,僅這一塊,每年的人才缺口在1萬人左右。而據本文上述統計,每年這些院校培養出的科班人才,僅五六百人左右。
似乎暴利的殯葬業,不一定能給一線從業者分紅
殯葬業發展迅速,專業受到追捧。然而,利好背后,這些將成為殯葬業一線從業者的殯葬專業學生們,仍要面對重重挑戰。
首先,“殯葬職工的工作強度大、有些接觸遺體的工種如遺體接運、整容防腐、火化等,有一定危險性。許多遺體已潰爛腐敗,惡臭難聞,有些攜帶艾滋、肺炎、肝炎等傳染性疾病。”2015年,《中國社會報》在采訪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殯儀系主任孫樹仁時,他表示了上述觀點。
張宇曾表示,除了接觸尸體的害怕,讓他覺得更煩惱的,是周邊人異樣的目光。雖然現今對該專業包容理解的聲音越來越多,但是他仍然也需要包容別人對他不好的聯想。
這個高危、高壓、強度大、還需要高度專業素養的工種,未必見得能夠享受很高的薪水。
而從殯葬專業培養大綱上來看,殯葬專業培養出的學生,畢業后顯然更有可能會在一線繼續從事殯葬服務業,而非參與到買賣墓地的事業中去。
“生老病死是自然,總要有人去做”
對于這些高校殯葬專業的學生,什么推動了他們進入這個專業呢?
孫樹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做過非正式的調研,翻過這些殯葬專業學生的檔案,發現約60%-70%的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一般,他認為學生們考慮到現在就業難,因為殯葬專業就業有保障,他們便選擇了該專業。加上前兩年社會上對于“殯葬暴利”的不正確報道,他們認為這個行業收入很高,這是一大批學生報考該專業的最初目的。
近期,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生命文化學院教師張麗麗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時表示:在殯儀館這樣的事業單位,剛開始薪資較低,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學生的月薪大部分在四千到八千元之間。
而在澎湃新聞2016年對張宇的采訪中,他曾表示:“(殯葬行業)只是比平均水平略高一點兒,絕對算不上高薪專業”。
他自己覺得,學殯葬的學生和其他大學生并沒有差別,一樣到教室上課,該玩就玩,該鬧就鬧,也要為學習、考試、實習發愁。“生老病死都是人的客觀規律,總要有人去做。”在采訪中,他不止一次強調過這一點。
參考資料:
[1]曾寒柳,李玉光.殯葬職工工作生活狀況調查[C]// 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70.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