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朝標志性建筑南京鼓樓入列第八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南京、徐州、開封、福州等城市都有“鼓樓區”,而南京的鼓樓區位于市中心,尤為出名。鼓樓區之所以得名,因為著名的南京鼓樓位于其境內。
中國政府網10月16日發布《國務院關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50處)。
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記者注意到,在此次公布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的南京鼓樓名列其中,年代定位明清。
江蘇媒體《揚子晚報》2011年1月曾刊文介紹了南京鼓樓的歷史淵源。
文章介紹:1365年,朱元璋在南京設太史監,專門觀天象,而古時的觀天象與國家政治緊密關聯,地位非常高,明太史監首任太史令,就是朱元璋身邊著名的謀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劉基。次年,南京明城墻開始建造,據史書記載,“上命基補新宮于鐘山之陽……故筑新城五十余里”,專家認為明城墻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參與設計,劉基正是城建規劃的總設計師。南京明城墻有內十三、外十八之說,即內有十三座城門,外有十八座城門,現存南京明城墻為應天府即京城,城門計有13座,而鼓樓就建在城市的中央。
鼓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古代里坊制城市實行宵禁,早晚擊鼓為啟閉坊門的信號,每過一時段就擊鼓,擊鼓時先快擊十八聲,再慢擊十八聲,俗曰:“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間計六次,共一百零八聲,因為古人以一百零八聲代表一年,所以擊鼓要定為一百零八聲。據史料記載,鼓樓用于定更所用之鼓共二十五面,一面主鼓,二十四面群鼓,依中國農事二十四節氣而設置。
堪稱明朝標志性建筑的鼓樓,到了清代,只遺留下城闕,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時,在此登臨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樓基座上樹碑建樓,并更名為“碑樓”,故鼓樓有“明鼓清碑”之稱。
民國12年(1923年),鼓樓就被辟為城市公園。
南京解放后,鼓樓公園又曾作為消防部門的瞭望哨。1957年,“鼓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10月1日國慶十周年之際,鼓樓公園正式對外開放。1966年“文革”開始,公園停止對外開放,遭嚴重毀壞,文物、古玩擺設大多流失。1974年,南京市政府開始鼓樓公園恢復工作,包括鼓樓、鼓樓西亭(“樂之亭”)、鼓樓廣場及四周綠化。1979年10月1日,鼓樓公園恢復對外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公布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除了南京鼓樓,還有多處鼓樓入列。例如,山西省霍州市的霍州鼓樓、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的大同鼓樓、山西省方山縣的大武鼓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