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政治關鍵詞·監察委員會|新的國家監察體制形成
【編者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治是理解現代國家的鑰匙,也是深刻理解日常生活實踐的知識和素養。值此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繼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首度開設“政治關鍵詞”專欄之后,澎湃新聞再度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推出這一專欄,旨在通過解釋新聞與生活中的政治關鍵詞,普及政治學常識。
今天的政治關鍵詞是“監察委員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我監督是世界性難題,是國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
2016年11月7日,中央決定在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建立監察委員會制度,到2017年10月29日試點經驗向全國各地推開,再到2018年3月新建立的國家監察委員會掛牌和成員宣誓。自此,我國形成了新的國家監察體制。
2018年3月,新建立的國家監察委員會掛牌。 軍報記者公號 圖
監察委員會,從試點推向全國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和頂層設計,必須慎之又慎。從方案試點到向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采取了一條頂層設計與漸進探索相結合的途徑,通過試點積累經驗。
第一,從點到面的實踐探索。2016年11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3省市設立各級監察委員會,為在全國推開積累經驗;同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該方案;2017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全國范圍內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探索實踐,完成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組建工作。
其次,改革探索于法有據。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專門增寫監察委員會一節,確立監察委員會的憲法地位;3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原監察部、原國家預防腐敗局并入新組建的國家監察委員會;3月18日,選舉產生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3月20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3月23日,國家監察委員會機構在北京揭牌。自此,國家監察委員會工作運行與機制完善不斷向縱深發展。
練就自我凈化的“絕世武功”
有效自我監督是一個國家治理主題和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通過行動回答‘窯洞之問’,練就中國共產黨人自我凈化的‘絕世武功’。”他先后在黨的十八屆六中、七中全會,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以及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央紀委全會的重要講話中,闡釋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方面的思考與舉措,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功能設置上,高效整合各類監督資源。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目標是塑造一套集中統一、運行順暢、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各級監察委員會作為中國特色的反腐敗工作機構,要解決監督的“九龍治水”分散局面,不僅整合了原來的行政監察部門、預防腐敗機構和檢察機關查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以及預防職務犯罪等部門的工作力量,而且從權力和資源等方面,以解決反腐力量分散、職能交叉重疊等問題為突破口,統籌反腐敗力量,擴大監察范圍,豐富監察手段,通過組織和制度創新,整合多維資源,形成監督的強大合力。
法律保障上,實現黨內法規和法律體系無縫銜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參與制定和修改多部國家法律,同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形成互相配合的關系,銜接司法順暢高效。例如,2018年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暫行規定》,創制政務處分,彌補紀、法中間的空白地帶。中紀委國家監委起草制定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措施使用規定(試行)》等30余項法規制度。
監察對象上,消除監督真空地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三章規定:監察委員會監督的范圍包括各大黨政機構和參公機構的公職人員;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受國家機關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等六類,涵蓋所有使用公權、從事公務的人員。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