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讀圖︱西洋鏡:歐洲畫報看日俄戰爭
開戰前,兩國應該正式宣戰,這才是開始戰爭的正確方式。在歐洲,英國多次違背這一方式,不宣而戰。現在英國的盟友日本也拋棄了戰爭中的這種騎士精神。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日軍擊沉清軍艦船7天后才向清朝宣戰。這一次他們又上演了同樣的把戲,偷襲了停靠在旅順港的俄國艦隊。
日本人在滿洲毫無忌憚地肆意橫行。盡管同是黃種人,但是他們在清朝人面前表現得如同正義者一樣。他們懷疑清朝人與其敵國串通一氣,因而對其殘酷無情。
4月13日,一場更可怕的災難發生了。俄軍“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裝甲艦觸碰到了水雷而爆炸。艦上的馬卡洛夫將軍和600多名海軍官兵全部遇難,只有包括西里爾大公在內的將軍參謀部的4位軍官及30多名士兵幸免于難。這真是一場讓法國友邦——俄國的眾多家庭陷入極度悲痛的事件。無論怎樣,這一事實對俄軍來說都極為殘酷。俄軍不僅因此損失了最好的戰艦,犧牲了馬卡洛夫這位最負盛名、能征善戰的海軍將領,還痛失了參謀部的大部分軍官和一大批優秀的海軍士兵。
“在炮火的襲擊中,我倒下了。我身邊的兩名部下也倒下了,但是軍樂團還在繼續演奏著。直到只剩下15名樂手時,他們才停止了演奏。此時,幸存的樂手拿起犧牲士兵的步槍勇敢地向敵軍沖去。”俄軍的樂師、鼓手、軍號手們如此忘我犧牲的英勇壯舉必將被各國載入軍樂團的光輝史冊。
為了更上一層樓,本報特意向莫斯科、圣彼得堡,甚至向遠東日俄沖突的第一線派去了不少攝影專員。他們肩負著用照相機記錄珍貴歷史瞬間、異國風土人情的重要使命——這時候,相片往往比繪畫更有沖擊力。本期的插圖就向讀者展示了一位身在滿洲的攝影師,他當時正在專心拍攝一支在滿洲地區行進的俄軍哥薩克騎兵隊。
不久前,一名俄國邊防軍戰士在松花江沿岸站崗執勤時,撞見了一隊從附近村莊出發前往靠近俄國邊境一處墳場送葬的清朝人。不過,這一行人的步伐和正常的喪葬隊伍相比有些古怪。出于困惑,俄軍戰士攔下了這行人,向他們詢問死者的姓名。送葬者支支吾吾的回答更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當即命令這些清朝人打開棺材,以便查驗。這幫人聞聲后立刻丟下棺材四散奔逃。這名俄國士兵愈發覺得其中有蹊蹺。他撬開棺材,眼前的一幕讓他目瞪口呆:棺材里竟然躺著一個活生生的日本人!此人一定是想通過扮死人蒙混過關,從而炸毀松花江大橋的日本間諜。這個機關算盡的日本間諜被當場擊斃,接著被俄國邊防軍扔回了棺材里。
不難看出,在馴馬的過程中,日本騎兵遭遇了重重困難。長時間的行進讓這些牲口疲憊不堪。下圖中的這匹馬前腿受傷,因此不愿再向前挪步。朝鮮苦力背負重物前行,他們很擅長運載大量物品。
在清朝滿洲地區,俄國人毫不猶豫地征用清朝苦力,他們并沒有因為這種“奴役”行徑而受到良心上的譴責。根據阿奇博爾德(J.F.J.Archibald)在俄國人撤離牛莊之際所拍攝的照片繪制。
被俘俄軍士兵引起了清朝人的極大興趣。他們興致盎然地聚集在日軍臨時征用為監獄的房子周圍,圍觀被俘的俄軍士兵。在下圖右側,一名英國觀察員在與一名日軍軍官交談。
奧保鞏將軍的部隊沒有得到俄國火車頭,只好使用苦力拉動火車車廂。之后,他們很快更改了軌距,用上了從日本運來的火車頭。
數天來,日軍日夜不間斷地對旅順港進行轟炸。在猛烈的炮火中,這些守軍們仍在堅持戰斗。有的大炮無法開火,那是因為操控它的士兵們已經全部戰死。
在朝鮮漢城,人們已經對借道北上的他國軍隊習以為常,不再感到恐懼和擔憂。過往的軍隊中以日軍最為常見。下圖描繪的是一個日本騎兵團首領帶領部隊穿越漢城街道時的情景。
目擊者向我們口述了整個場景,一名擅長畫畫的記者將其記錄了下來。這兩名軍官因試圖炸毀滿洲嫩江上的火車橋而被捕,并被帶去軍事法庭接受審問。法官認定他們為間諜并判處絞刑,但是庫羅帕特金將軍最終將絞刑更改為槍斃。不論在軍事審判還是行刑的準備過程中,這兩個男人都表現出了絕對的勇敢。行刑之時,他們都要求,不要將他們的手臂反綁到身后的木板上,沖禎介上尉甚至不愿行刑者用布蒙住自己的眼睛。橫川省三大佐是基督徒,他從一位俄國神甫兒接受了圣靈宣教,并立下遺囑,將自己的1000盧布捐獻給俄國紅十字會
通訊記者寫道:“這張速寫展現出送信人是如何將消息從旅順傳給俄國軍隊的。送信人大多是被判長期監禁的犯人。他們自愿攜帶著這些用密碼編寫的信,送至俄國軍營。誰將信安全送到,誰就能恢復自由。清朝的漁夫和工匠經常接這種危險的活兒。日本哨兵們高度戒備,常常牽著一只狗,只要發現海邊有人鬼鬼祟祟就立即開槍。在夜里,那些送信人不得不在最危險的地段穿行。”
下圖顯示,畫像已經封存完好,正在從北京運往塘沽的途中。畫像由黃色錦緞包裹,外加一些清朝特色的包裝。慈禧不允許使用人力運送,為將畫像從故宮送往北京車站,專門開辟了一條通道。火車經過的各大車站都有士兵把守,經過時士兵一律跪地叩首。下圖為海軍上尉、新南威爾士槍騎兵伊·弗·霍普金森(E.F.Hopkinson)所拍攝的照片。
在皇后的領導下,紅十字會這一非官方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獲得了官方地位。急救列車、戰地醫院和護士團被派往前線,為軍隊提供醫療服務。
在抵擋奧保鞏進軍遼陽的三日大戰中,俄軍的一支炮兵連做出了巨大貢獻。戰火在小米地邊上打響。日軍擁有兩倍于俄軍的兵力,至少8門重炮朝俄軍猛烈開火。炮火連天之中,俄軍似無一線生機.然而俄軍一支炮兵連越戰越勇,最終俄軍安全撤退。
傍晚時分,一隊傷兵抵達了遼陽東城門。隊伍在大街上安靜地行進,氣氛嚴肅而壓抑。他們挑著長柄的燈籠,使本就荒涼的大街看起來如同墓道一般。
(本文摘自趙省偉編《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歐洲畫報看日俄戰爭》,中國畫報出版社,2019年9月,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