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賀小榮:行政訴訟要避免程序空轉,防止與百姓“繞圈子”
《法治中國說》第三季海報。
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賀小榮在《法治中國說》第三季“大法官說”中指出,解決行政爭議要反對程序空轉、無效訴訟,不能加重老百姓的訴訟負擔,防止“繞圈子”、“玩概念”。
“民告官”法律制度已施行三十年。“新行政訴訟法修改之后,一審的行政訴訟案件數量有了明顯的增長。”賀小榮介紹,2018年,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審行政案件有26萬件。其中,當事人撤訴占比20%,行政機關敗訴大約15%,“這反映了我們國家依法治國的進程以及百姓法律意識的提高。”
作為一項“民告官”的法律制度,行政機關的態度直接影響著這一法律制度的實施效果。賀小榮介紹說,在行政訴訟法頒布后的三十年里,曾出現過行政機關不出庭應訴、出庭不發聲的消極現象,也有過省部級領導、中央部級單位負責人出庭應訴的積極姿態。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把“負責人出庭應訴”作為行政機關一項應盡的法律義務。
“往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一次以后,類似的行政違法行為可以說基本不會存在。”賀小榮認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可以提高社會法治水平,“只要態度好,夠重視,對于化解矛盾就會起到大作用,意義很大。”
按照行政訴訟規則,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同時,根據《行政訴訟法》第3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當事人雙方提交或補充一定的證據。
賀小榮提醒,解決行政爭議要反對程序空轉、無效訴訟,“行政訴訟有很多的舉證、質證,庭審的安排,一定要正確地分配舉證責任,不能加重老百姓的訴訟負擔,要盡量地減少訴訟技巧在行政訴訟當中的比重。”
“一旦法官的天平失衡,就可能讓老百姓承擔過重的舉證責任,實體權利就難以實現,訴訟請求可能因為證據的缺失而被駁回,公平正義就難以實現。”賀小榮說。
如何避免程序空轉?“最重要的就是要準確理解老百姓為什么要到法院打官司?這是核心問題。”賀小榮表示,如果不換位思考,就可能導致行政訴訟程序空轉,解決不了問題。
在行政訴訟中,還要防止與老百姓“繞圈子”、“玩概念”。賀小榮直言,老百姓經常提起訴訟要求政府賠償,按照制度安排,首先要確認行政行為是違法的,但老百姓不太懂,他們所提出的訴訟請求,難道沒有暗含對行政行為的否定評價嗎?
賀小榮表示,理想的行政訴訟就是讓人民群眾受到侵害的權利得到填補,讓政府的行政權力更加公正、高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