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本是如何將一場場戰爭的理由正當化,從而獲得民眾支持的?
本文選自《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作者:【日】加藤陽子,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來,我所寫的通俗讀物或是學術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齡層較高的讀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學生們。那么我又是為什么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們一起探討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人所做的選擇呢 ?首先,我想要從這一點開始說明。大學老師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繞圈子,還請稍加忍耐,繼續讀下去。
【日】加藤陽子,日本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戰爭問題研究專家
從我到東京大學講授日本近現代史開始,時間一下子已經過去了15年。因為隸屬于文學部,所以我的學生都是進入東大兩年以上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毫無疑問,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首先在教養學部時期將學生分為文理兩科,再讓文科學生分別進入法學部、經濟學部、教育學部、文學部這種做法,我越來越感到疑惑。因為這樣一來,最終就只有文學部的學生才會接觸到日本近代史課程,這種安排是不是太遲了?有句老話不是說,打鐵要趁熱嗎?
我所研究的對象,是從 1929 年“大蕭條”開始的時代。那場經濟危機經常被拿來與現代的金融危機相比較,當時的經濟危機規模空前,影響了整個世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代。其中,我主要的著眼點是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外交與軍事。在報紙和電視上,人們常常會簡單地把 30 年代的歷史與現在的狀況進行對比,但是,要簡潔地回答從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中我們能夠學到什么這個問題,其實并不容易。
大家如果被問到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是什么,能夠馬上回答出來嗎?在這里,我試著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帝國議會眾議院議員選舉與縣會議員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直到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為止,當時的民眾一直試圖通過政黨政治來實現國內的民生改革(比如制定相關法律來認可勞動者的自由結社權、集體談判權等權利,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戰后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實施的諸多類似改革)。其次,當時的民眾也強烈期盼著能夠有一個新的政治體制,通過正確地反映民意,來實現政權的更迭。
但是,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戰前的政治體制下,那些呼吁進行改革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在既存政黨、貴族院、樞密院等諸多“圍墻”的阻擋下始終未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又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呢?
書中插圖,牧野伊三夫/繪
因為在既存的政治體制下無法實現這些改革,結果就造成許多民眾轉而支持軍部這個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動者。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吧。但是,單就當時陸軍提出的各種改革方案來看,諸如創設自耕農、制定工廠法、改進農村金融機關等內容,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秀的民生改革。
大家應該可以想到,我在這里使用“似是而非”這個詞的理由。因為這種改革的姿態終究只是一種假象,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最重視的肯定是國家的安全保障。如果到了與蘇聯的戰爭不可避免,或是要與美國開戰的地步,那些旨在保障民眾生活的改革就會在第一時間被毫不猶豫地拋棄。
通過這一點,我想要揭示的教訓就是,當本來應該對國民的正當要求加以回應的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政治勢力,他們通過向民眾虛假地展示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來獲得人民的支持。當然,我完全沒有戰前陸軍那樣的政治勢力可能會卷土重來之類的意思。《萊特戰記》和《俘虜記》的作者大岡升平也在《戰爭》一書中大膽宣稱,歷史絕非單純的循環,諸如“這條路似曾相識”之類的想法,本身就是失敗主義。
那么,現代政治體制的機能不全又是什么樣的呢?一方面,其來源于如今選舉制度的桎梏。在眾議院議員的選舉中,雖然也同時使用比例代表制,但六成的議席還是從小選區選出的。在一個選區只存在一個當選人的小選區制度下,執政黨就有可能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也不解散眾議院進行總選舉。這種情況在 2008 年和 2009年都真實地發生了,在失去民眾支持的情況下,本應該重新進行選舉,但實際上卻沒能實現。
另一方面,同樣在小選區制度下,那些對投票充滿熱情,并且在人數上占有優勢的群體,其意見就會相對得到尊重。根據2005 年的統計,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占到日本總人口的兩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老年人還非常較真,投票率很高。例如,在2005 年的選舉中,高唱郵政民營化政策的自民黨獲得大勝。當時,60 歲以上人群的投票率超過了 80%,相對地, 20 多歲的年輕人的投票率則徘徊在 40%。面對這種情況,小選區制度下的政治家顯然無法忽視那些踴躍投票的老年人的意見和要求。這與戰前的政友會等政黨因為支持者中存在大量的地主,而未能實現創設自耕農、制定《小作法》 等政策的情況,十分相似。
書中插圖,牧野伊三夫/繪
再過 17 年,我也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年人,所以剛剛那些言論恐怕對我自己并沒有什么好處。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保障所有孩子能夠得到健康保險,對單親媽媽給予額外的援助這類政策亟須優先實施。遺憾的是,這些政策實際上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預算支持,其中就有年輕一代的需求在政治上沒能得到很好地反映這一客觀原因。
這樣的話,我覺得政府即使被批評偏袒年輕人,也必須下定決心去實施照顧年輕一代的政策,否則就沒法公正地發揮自己的職能。在教育方面,一方面,國家需要從早期開始就準備好眾多的優良教育內容來供人們選擇;另一方面,我希望年輕人抱有自己是國家未來希望的覺悟,不分文理,努力學習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知識。剛剛是從 30 年代的歷史教訓說起的,一下子就說到這里了呢。
這本書以朝日出版社鈴木久仁子準備多年的策劃為基礎,在神奈川縣私立榮光學園的石川昌紀老師、相原義信老師、福本淳老師,以及在后記中所提到的諸位老師的無私協助下, 最終得以完成。另外,我還想說, 對于在東京都私立櫻蔭學園度過了初中、高中生活的我來說,榮光學園是我踏入的第一所男校呢。
2007 年底到 2008 年元旦,我進行了為期 5 天的講座,本書就是以該系列講座內容為基礎構成的。全書分為 5 章,序章從歷史學家面對歷史事件時的反應出發,引出世界著名歷史學家們圍繞歷史事件所提出的問題,然后從這些了不起的問題出發,講述歷史在被解讀的過程中可以變得多么富有趣味。第一章主要著眼于甲午戰爭,第二章則是日俄戰爭,第三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接下來是“九一八”事變與中日戰爭,最后以太平洋戰爭收尾。要是單純喜歡歷史的話,從哪一章開始讀大概都沒問題,但是如果還抱著“歷史不就是死記硬背嗎”,或者“歷史怎么看都不像是真正的學問呀”這類問題的話,還請務必從序章開始讀起。
記得以前在寫《戰爭的日本近現代史》這本書時,我就有一個計劃,希望能夠弄明白日本這樣一個從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差不多每 10 年就經歷一場大戰的國家,是如何將一場場戰爭的理由正當化,從而獲得民眾支持的。之所以要厘清這些事實, 是因為我自身一直抱有一個疑問,如果自己也生活在那個時代,是否同樣會被國家的那些說辭所欺騙,我很怕自己也看不穿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書中插圖,牧野伊三夫/繪
這次課程主要的探討對象雖然已經眾所周知,但這一次我希望嘗試拓寬視野來關注這些問題。例如,在序章中,我將從以下三個論點出發,嘗試總結出戰爭的根本特征。(1)“9·11”恐怖襲擊之后的美國與中日戰爭期間的日本在對外認識上有什么共通之處?(2)在經歷了出現大量死傷者的戰爭之后,國家為何需要新的社會契約?(3)盧梭曾說戰爭是一種攻擊敵國憲法及構建社會結構的基本原理的暴力形態,那么作為太平洋戰爭的結果,日本又有哪些基本原理被改寫了呢?
總而言之,本書探討的主題就是各個時期的戰爭究竟對國際關系、地區秩序、參戰國家及其社會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以及各個時期的戰爭前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戰爭這一慘禍一直無情地反復發生著,不斷地將參戰各國的人民逼向絕望的深淵。在這次課程中,我希望讓同學們站在作戰計劃的制定者,或是被派遣到中國東三省的移民等當事者的立場上,引導大家進行思考,也就是說,讓這些過去的戰爭在我們的課程中再現。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就需要簡潔明了地總結那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戰爭的根本特征,以及戰爭帶給地區秩序、國家及社會的影響和變化。這些思考的全部結果,就是這本書了。
另外,本書不會像地心說一般,只把日本作為中心,我也會從中國和西方列強的視角出發來審視問題,并盡量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將甲午戰爭視為日本與當時的清政府對東亞地區領導權的爭奪的觀點,以及根據旅順會戰中日本陸海軍相對良好的協同作戰能力,將日俄戰爭視為新形態的近代化戰爭這種俄國方面的觀點。相信這種盡可能讓人身臨其境的講述方式,不僅會得到年輕讀者的喜歡,也不會辜負更高年齡層的讀者們對本書的期待。
第九屆小林秀雄獎獲獎作品
暢銷日本10年的近代史經典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日】加藤陽子
譯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