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聯動聯治、維持平衡、科學調度:太湖流域生態持續向好
“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十多年來,在流域經濟總量增長1.5倍、人口增加一千多萬的背景下,流域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太湖富營養化趨勢得到遏制,河網水環境質量得到提高,連續十一年實現‘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太湖水體不發生大面積水質黑臭’的目標”。從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了解到的這則消息,格外振奮人心。
太湖流域,位于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會點,以0.4%的國土面積,全國4.4%的人口,創造了全國9.8%的GDP。
繁華多依水興起,太湖流域亦如此,在支撐太湖流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聯動聯治 讓水質好起來
黨中央、國務院對太湖治理工作高度重視。2007年,無錫市發生供水危機后,國務院批復《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部署開展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2013年,結合新情況新要求,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等五部委聯合批復了《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2013年修編)》。十多年來,太湖局與兩省一市水利(水務)部門密切配合,打響了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的攻堅戰。
在此期間,太湖局及相關省市水利部門積極推進水源地建設和保護,保障流域飲用水安全,科學實施引江濟太調度,增強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全力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調控能力,靠前服務,助推流域片率先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加大水生態修復和內源污染治理力度,促進河湖休養生息,著力推進依法治水,加快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做好水資源監測和水質評價工作,加強信息共建共享,積極探索創新,著力推動水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通過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流域水環境明顯改善,流域主要輸水河道望虞河水質達到Ⅲ類,太浦河水質達到Ⅱ~Ⅲ類。流域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占比連續多年達到90%以上。
“通過‘源頭治理、精準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長效治理’多管齊下,太湖和河道水質一年比一年好。2018年太湖無錫水域水質總體符合Ⅳ類水平,其中總氮近30年來首次達到Ⅳ類標準。13條主要出入湖河流連續6年未出現Ⅴ類和劣Ⅴ類水體,8條河道達到Ⅲ類以上標準。”無錫市水利局局長張海泉說。
維持平衡 讓水流動起來
太湖是整個太湖流域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江蘇的蘇錫常,浙江杭嘉湖地區以及上海,都直接或間接從太湖取用水。因此,太湖水漲水落、質優質劣,時刻牽動著江蘇、浙江、上海的神經。
“太湖的出入湖水量以及水質變化情況,是環太湖各省市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副局長、教授級高工林荷娟介紹說,“我們分析了1986—2018年33年的環太湖巡測資料,得出的結論是環太湖入湖水量總體呈增加趨勢,特別是2007年后環太湖入湖水量明顯增加,湖西區(主要包括鎮江、常州、宜興等地區)增加尤為明顯。”
在太湖流域管理局提供的“環太湖水量變化趨勢圖表”上可以看到,近十年環太湖年均入湖水量114.3億立方米。其中,湖西區與1986—2008年相比,年均入湖水量增加30.7億立方米,增幅66%,目前湖西區入湖水量占環太湖入湖總水量的比例接近七成。
究其原因,主要是流域沿江水系發達,自古以來與長江緊密溝通,近十年來湖西區沿長江口門引江水量增加,與1986—2008年相比,在湖西區降雨明顯偏豐情況下,四個大閘引水量年平均增幅仍然達到9%,增引長江水穿過京杭運河直接入太湖。同時,2013年后湖西區降水量顯著增加,再加上太湖流域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后,武澄錫虞區(主要包括無錫、常州武進等地區)環湖口門嚴格控制入湖水量,但通過梅梁湖泵站等進入武澄錫虞區的水量增加,并倒流進入湖西區后再進入太湖。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湖西區入湖水量雖有明顯增加,但入湖水質也相對較差,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氮等水質指標均偏高。目前,湖西區入湖污染負荷占環湖入湖污染負荷總量的70%以上。
太湖來水,除湖西區外,另一主要來源就是浙西區了。浙西區(主要包括浙江省湖州市大部分地區加上杭州臨安)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近年來,湖州市通過治理重點行業污染,全域創建“污水零直排區”,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河湖長制度,加速推進治太骨干水利工程等措施,入湖水質逐年好轉。
“去年,全市77個縣控及以上水質斷面全部達到Ⅲ類以上,重要河湖庫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始終保持在100%。”湖州市水利局專家王旭強說。
為了維持太湖合理水位,環太湖出湖水量也相應有所增加。監測數據顯示,近十年環太湖年均出湖水量為107.3億立方米,與1986—2008年相比,增幅達20%。
科學調度 把住水安全底線
受上游洪水和本地澇水的雙重威脅及潮汐頂托影響,太湖流域洪水易漲難消。同時,太湖流域的汛期,也是藍藻水華高發、影響安全供水的季節。因此,太湖流域水資源調度面臨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的雙重壓力。
“干凈的水從哪兒走,哪兒都歡迎,但洪水要從誰家過,誰都不愿意啊!”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伍永年介紹說,“為做好流域防汛抗旱和水資源調度,太湖局組織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加強調度方案研究,先后制訂了《太湖流域洪水與水量調度方案》《太湖抗旱水量應急調度預案》,并在日常調度工作中,依據批準的調度方案全面統籌流域與區域、防洪與排澇、防洪與供水,加強氣象、水文會商分析,主動開展溝通協調,強化應急處置,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努力實現防洪、供水、水生態安全保障的綜合目標。”
近年來,在流域內兩省一市水利(水務)部門的配合下,太湖流域成功抗御了2016年太湖超標準洪水,以及“桑美”“莫拉克”“菲特”“海葵”“利奇馬”等多個強臺風的嚴重影響,有力保障了河湖安瀾。
引江濟太,作為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標志工程,利用已建水利工程,將長江水通過望虞河適時引入太湖,并通過太浦河向沿湖和下游地區增加供水,有效增加優質水資源供給。2005年引江濟太進入常效運行以來,通過望虞河常熟水利樞紐年均調引長江水17億立方米,通過望亭水利樞紐入太湖7.5億立方米,通過太浦河向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等下游地區增加供水14.6億立方米,保障了太湖、太浦河等重要水源地安全,促進了河網水體有序流動,改善了流域水環境。
通過引江濟太,有效保障了2006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2016年G20杭州峰會、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的供水安全,成功應對了2003年黃浦江上游重大突發燃油污染事故、2014—2017年7次太浦河銻濃度異常等突發水污染事件,有效降低了突發水污染事件的風險。2018年以來,太湖局先后13次實施太浦閘、太浦河泵站聯合調度,太浦河水源地銻濃度未出現異常。
太湖流域生態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道阻且長,需要久久為功。但當我們看到太湖流域的水利工作者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太湖流域水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太湖流域生態,我們有理由相信,重現太湖水美指日可待。
(原題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太湖流域生態持續向好》)-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