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超強臺風“利奇馬”登陸前,一個工程師的12小時
8月9日下午2點,距離超強臺風“利奇馬”在浙江溫嶺登陸還有12小時。登陸點300多公里外的衢州開化縣,浙大正呈結構工程師余志剛嚴陣以待,準備加緊巡查重點危房。
余志剛把車停在藥廠宿舍前的空地上,取出測量儀和鋼尺。一樓理發店的阿姨聞聲走出來。幾位住客也跟著下樓來圍觀。天空烏云密布,這座僅有30萬人口山間小城,正在醞釀一場暴雨,充斥著臺風來臨前夕的緊張感。
這是一棟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藥廠職工宿舍,一共3單元,6層,被鑒定為C級危房。按照中國危房管理制度,D級應騰空拆除,C級則需加固維修并密切監控。這棟房子的東南角已經發生沉降,一些墻壁也出現撕裂的痕跡。房子里仍住著30多戶人家,大多是藥廠的退休職工。
他腦中有一張清晰的地圖,標著房屋的所有危險點和監控設備。一根金屬梁被固定在裂縫上,這是傳感器。頭頂的墻角,掛著兩個鐵箱,里面是高精度衛星接收機。外表看上去,與裝在樓道里的電視分支器箱無異。
余志剛查看完接收機后,爬上天臺,巡查衛星天線是否遭受破壞。暴雨忽至,他渾身濕透,白色安全帽上滴著水。“風吹日曬都是小事,我們早就習慣了。”他語氣輕松。即使沒有臺風,這種例行巡查也是家常便飯。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具,就像危舊房屋上的“聽診器”。“毫米級的移動都能監測到,相當于一根頭發絲。”據他介紹,監測數據將被實時上傳到阿里云上,得益于阿里云強大的計算能力,系統能快速依據此前危房的“病歷”,判斷出房子的“病癥”。如果房子的傾斜、沉降超過一定的安全值,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報,為撤離與救援爭取寶貴時間。
目前大多區域仍使用人工方式進行監測,社區工作人員往往欠缺專業技能和必要設備。而聘請專業檢測機構,不僅測量成本高,而且時效性不強、數據不連續。依托云計算平臺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科技巡房”成為可能。
越來越多的力量參與到了這樣一股科技對抗自然災害的浪潮中。8月15日,阿里云、千尋位置與浙大正呈啟動“萬房上云”計劃,將為1萬棟老舊房屋提供毫米級自動化監測服務,以應對臺風等自然災害。余志剛說:“希望從今以后,再無因危舊房倒塌而逝去的生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