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論習慣的養成|垃圾分類漸入佳境,感恩每一位付出的人
【編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城市新時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評論部推出“論習慣的養成”,每天一篇,評論員、志愿者、大學生、小學生,小區業主,記錄親身經歷,分享小訣竅,吐槽小煩惱,傾聽真民聲,尋求好建議,讓垃圾分類從陌生變成習慣。
盛夏時節,酷熱難當。各垃圾投放點濕垃圾量大增,繼續保持生活垃圾分類到位,上海各小區很多居民志愿者每天冒酷暑,辛勤奉獻著。到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已近一月。正值高溫天,很多網友直言“熱到融化”,但上海的垃圾分類不僅沒受酷暑的干擾,反而漸入佳境。越來越多的居民在垃圾分類上從“強制”走向“自覺”,且更加嚴謹和規范。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無數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意味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理念正深入人心,也代表著好習慣正在逐漸養成。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看到居民的積極配合,更要看到志愿者、環衛工人、保潔員,以及基層干部等群體的辛勤付出。
首先要說說垃圾分類志愿者。他們當中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阿姨、老伯伯,并不住在本小區,但在蒸籠天里仍然堅守崗位,一絲不茍地熱情工作,不辭辛勞,不圖回報,一心一意只是為了讓社區更文明,讓城市更美好,這樣的付出令人動容。可以說,他們是非常純粹的一群人,是堅守者,也是我們年輕人的榜樣。
還有不畏酷暑的環衛工人、保潔員,每天在烈日下奔波,及時清運、打掃,他們用不怕臟的雙手讓垃圾分類工作有效推進,在汗流浹背中守護著城市的美好環境。
更有社區基層干部、工作人員,每天奔波在一線。在各參與主體中,街道、居委會作為政策傳達和引導監督的基層組織,做了大量事無巨細的工作。長寧區虹橋街道愛建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徐秀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說到,只有我們把工作做到細中有細,一些人想不分類都找不到理由。
無論是小區志愿者,還是環衛工人、保潔員、基層干部,他們的辛勤付出,讓我們看到了“做好垃圾分類,上海是認真的”。有行動,有付出,就有回報,他們的付出讓垃圾分類初見成效、漸入佳境,也激勵著每一位居民將垃圾分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日,上海各區和街鎮的垃圾分類實效首張“成績單”出爐,13.2%的街鎮評級為優。以上海某社區為例,一份垃圾分類登記表顯示,一兩個月前,這里還偶有居民投放不達標、甚至不分類的情況,如今每天的達標率近100%。
面對垃圾分類一點一滴的進步,我們應該感恩每一位付出的人,也應該不辜負每一位付出的人。尤其是志愿者、環衛工人、保潔員,社會更應當善待他們,給予他們更多認可和關愛。這樣做,不僅是對這些勞動群體的基本尊重,也會給垃圾分類帶來正面效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