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堡薦|原來,這些作家都來過中國
可能曾經(jīng)的中國對西方來說太過于神秘,對中國各種各樣的想象和看法層出不窮。
法蘭西大帝拿破侖說:“中國,那里躺著一個沉睡的巨人。讓他睡吧,因為一旦他醒來,他將改變世界。”這是外國人看中國的“崛起論”代表。
英國寇松勛爵說:“中國好比是一所大學,學者在這里永遠拿不到學位。”這是外國人看中國的“神秘論”代表。
對西方而言,古代中國更多的是一個符號,一個體現(xiàn)了富足與文明的象征。1299,馬可·波羅向西方人第一次展示東方的神秘魅力。在他的書中,宮殿金碧輝煌,財富數(shù)不勝數(shù),引來無數(shù)探險家前仆后繼。
18世紀中葉以后,歐洲在經(jīng)濟、軍事、政治、文化方面開始全面趕超中國。與此同時,所有的東方大帝國先后都出現(xiàn)衰落,在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中所向披靡的時候,重拾信心的歐洲人對中國的態(tài)度也在悄然改變。從向往掘金到輕視侮辱,甚至留下“傅滿洲”這樣妖魔化的中國人形象。更多的人,帶著各自的目的和眼光來到這里。
今天介紹的這些作家,看似與中國的關系不大,也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到20世紀初的中國,并寫出他們的所見,給我們展現(xiàn)了歷史書不會告訴我們的事情。
毛姆看中國(On a Chinese Screen)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丨著
胡鶴宜、焦子源丨譯
焦子源丨責任編輯
作品簡介
1920年的中國算不上平和,“五四”尚未遠離,《華盛頓公約》后的異國人卻已紛至沓來。英國作家毛姆便是在這時游歷中國的。自海港華都到內陸鄉(xiāng)鎮(zhèn),順黃河而下或跋涉山間,途中信手寫就的這些文字,與其說是游記,不如說是中國背景下的浮生錄。借著英國小說家的視角走近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那是當時的另一番景象,所得的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多。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國現(xiàn)代小說家、劇作家。主要作品有:《人性的枷鎖》(1915) 、《月亮和六便士》(1919) 、《面紗》(1925)、《尋歡作樂》(1930)、《刀鋒》(1943)。
芥川龍之介的中國游記
(支那游記: 芥川龍之介の中國旅行記)
[日]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丨著
傅彥瑤、陸沉、梁瓊月丨譯
梁瓊月丨責任編輯
作品簡介
作者于1921年受大阪每日新聞社之邀踏上中國之旅,在4個月左右時間里訪問了中國的華東、華中和華北大部,以及東北小部地區(qū),也拜訪了當時中國的政治或文化名人,他將途中“新奇”的見聞、對當時中國政治及發(fā)展的思考記錄撰文,最終集結出版。作者是一個深受漢文和中國古典影響的文人,可來到中國之后,種種怪象隨處可見,他不但將民國時期乃至當代中國也存在的一些陋俗進行了披露,發(fā)出遺憾的嘆息的同時又摻雜著鄙夷的批評,有調侃,也有失望。結合上述特點,本書譯文也以調侃的“吐槽式”風格譯成。
作者簡介
芥川龍之介(1892年~1927年),日本小說家,號“澄江堂主人”,俳號“我鬼”。自幼愛好文學,涉獵廣泛,從漢文學、日本近代文學到歐美文學,均有研究,更是個博學之士。芥川的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文章短小精悍,情節(jié)新奇,文筆簡潔,以冷峻的筆鋒描寫社會丑惡現(xiàn)象,具有高度藝術感染力。代表作品有《羅生門》《鼻子》《地獄變》《河童》等。其中《竹林中》一文更是由日本導演黑澤明改編為電影《羅生門》,搬上了大熒幕,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
芥川在后期飽受神經(jīng)衰弱、心跳過速、胃痙攣、腸炎、皮疹等疾病困擾,生活上的不順使他萌生自殺念頭,最終在1927年7月24日,服下致死量的巴比妥自殺。他的自殺給日本社會尤其是文壇帶來極大沖擊。日本文學評論家吉田精一在評論大正期(1912年~1926年)芥川龍之介的文學時說,“他的文學可以看作是大正期小市民知識階層的良心、感覺、神經(jīng)、趣味等經(jīng)提純而獲得的結晶。他的創(chuàng)作是他學識與才華的化身。”中村真一郎指出,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開拓了一個不曾有過的領域”。1935年,芥川的畢生好友菊池寬以他的名字設立了文學新人獎“芥川獎”,現(xiàn)已成為日本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以鼓勵新人作家為宗旨,與“直木獎”齊名。井上靖、遠藤周作、石原慎太郎、大江健三郎、清岡卓行等作家都曾獲此獎項,確定自己在文壇的地位。
中國漫行記——清末西南及蒙古之行印象
(A Wayfarer in China - Impressions of a trip across West China and Mongolia)
[美]伊麗莎白?K?肯德爾
(Elizabeth Kimball Kendall)丨著
高丹、陳如丨譯
高丹丨責任編輯
作品簡介
作者在辛亥革命前夕抵達中國,自云南取道四川、湖北,而后一路北上,穿越蒙古大漠,耗時約半年,本書記述了她這次旅行的見聞及感受,書中配有作者自己沿途拍攝的圖片。本書首次出版于1913年,是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涉及中國西部和蒙古的西方書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曾多次再版。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K?肯德爾(Elizabeth Kimball Kendall),1855-1952年,生前是Wellesley College的歷史學教授。
閱讀原文(“譯言”公眾號:yeeyancom)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