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阿音:他用影像,奏響游牧文化最后的挽歌
2019年7月9日,備受關注的第九屆中國人像攝影十杰頒獎典禮暨作品展覽在上海富士影像共享空間舉行。蒙古族攝影家阿音憑借作品《布里亞特蒙古人》,摘得第九屆人像攝影十杰桂冠。在此之前,其作品《烏珠穆沁蒙古人》曾獲得第六屆人像攝影十杰,阿音成為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少數民族攝影家,也是為數不多的兩次獲得此榮譽的攝影家。
文字 | 哈斯
作品 | 阿音
阿音,蒙古語意為“走很遠的路”。出生于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用影像記錄草原游牧文化的急速消失對他而言是一份使命。1998年,阿音游牧到了當年還處在原生態游牧生活狀態下的東烏珠穆沁草原,開始了《中國游牧蒙古人》專題《烏珠穆沁蒙古人》系列的創作。
東烏珠穆沁草原位于中國版圖的“脊背”,中國四大天然草原之一錫林郭勒草原的腹地。17 世紀中葉以來,這里就一直生息著游牧蒙古人。在這7 萬平方公里的茫茫草原上居住著5萬多居民,他們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游牧于山巒、原野、河畔,與牛馬駝羊朝夕相處。四季轉場的游牧讓草原、牲畜、人和諧共生沿襲著最傳統的生活方式。他們居住的環境、住所、飲食、服飾、習俗等方面都有著自己鮮明獨特的游牧特征外還有非常多樣和豐富的原始游牧文化。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游牧人的生活方式隨之改變,蒙古人祖祖輩輩的傳統游牧生活將一去不返,游牧生活,則是維系這種文化的核心。游牧生活的喪失,意味著這些文化也將隨之消逝。時代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無論是誰無法阻擋歷史的滾滾車輪,而一位草原攝影師所能做的只有記錄這一歷史變革與過程。于是阿音開始了如癡如醉的記錄最后的游牧文化的歷程。十年拍攝,十年狂熱,十年奔命,幾十萬張傳統底片。阿音贏得了中國最后游牧文化殘留信息的永恒。
《烏珠穆沁蒙古人》系列
布里亞特蒙古人是蒙古族古老的一支,總人口約五十多萬。現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蒙古國和中國的呼倫貝爾。其中,俄羅斯有40多萬人,蒙古國有4萬多人,中國有6000多人。布里亞特服飾不同于烏珠穆沁服飾,袍子一般用青、藍、紫少數淡雅顏色,尤其是布里亞特蒙古人獨有的“尤登”帽子和布里亞特古老的服飾“楚巴”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無論服飾還是飲食起居文化,布里亞特蒙古人在繼承蒙古族古代傳統文化的同時,適當吸收了俄羅斯文化,形成了別于其他蒙古人的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為了更好的完成《布里亞特蒙古人》系列,阿音首先對布里亞特蒙古人的現狀做了詳實的田野調查。先后到俄羅斯,蒙古國和中國呼倫貝爾等幾個布里亞特蒙古人聚住的地方去實地考察,這一系列作品,雖然都是日常普通生活場景的瞬間抓取,卻包含很多人文歷史的符號元素。每幅作品或引你追尋布里亞特蒙古人的歷史蹤跡,或對你表述他們的生活現狀,或給你呈現他們的文化信仰。
《布里亞特蒙古人》系列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執著所以會走的很遠。
30年,阿音始終堅守在內蒙古這游牧文化的搖籃,用他質樸的眼光熾熱的情感,忠實地記錄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的草原游牧蒙古人生活方式的急速變遷過程,客觀記錄了瀕臨絕境的游牧文化,為最后的中國游牧蒙古人留影存照,用肖像書寫歷史,成為詳細記錄中國游牧文化第一人。
阿音走過的三十年是:三十年的游牧,三十年的肖像,三十年的變遷…… 編輯:許瀚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