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仁湘:五千年良渚,四代人80年的發現
經過四代考古人八十多年的努力探尋,一座5000歲的良渚古城展露在世界面前,中國古文明一角的光輝閃耀于世人。今天世界擁抱著良渚,良渚古城遺址被接納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員,世界由良渚的發現看到了文明中國初始出現時那一角的絢爛。
良渚自發現以來,特別是近10多年來,考古不斷有令人振奮的新發現,這也不斷更新、提升著我們對良渚的認識。良渚考古發現大體可以歸納為三大時段,即陶器、玉器與大型墓葬、城址與大型水利工程,這三大發現認知時段。
最早是良渚考古的奠基階段,此刻我們特別懷念前面兩代學者,他們大都已經作古,沒有等到今天申遺成功的開心結果,但他們卻奠定了良渚考古的堅固基石。當這些先行者已然成為歷史,從他們的足跡里我們又看到了歷史延伸的方向。
第一代學人發現了良渚。施昕更(1911-1939),浙江余杭良渚鎮人,原名興根,后更名為鑫賡、昕更。八十多年前,施昕更還是一位在杭州西湖博物館工作的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在自己的家鄉良渚采集到了一些古老的黑陶片和石器,他沒有想到一個重大的發現由此開啟了序幕。這位良渚人對良渚遺址進行了幾次田野考古發掘,而且很快將發現公諸于世,這也是世人了解良渚的開端。
施昕更施昕更是發現良渚第一人,他也是一代考古人的代表。那是上世紀30-40年代,考古平臺上活躍的有一撥“10后”,他們大多是施昕更的同齡人。如良渚考古的關鍵推手1909年生人的蘇秉琦和1910年生人的夏鼐,這二位與1911年生人的施昕更,差不多就是同年人了。他們是第一代開拓者,是良渚的發現者和認知者,也是后來中國考古學不可或缺的領軍人物。
在蘇秉琦的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學說中,良渚文化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架構。夏鼐提出中國新石器文化體系論,他于1959年命名“良渚文化”,十分重視良渚發現的價值。這兩位施昕更的同齡人,在他們活躍的年代里引領著良渚考古的方向。
夏鼐從那開始的20年,一批30年代出生、逐漸成長為著名考古學者的后來者,開始研習考古學。他們是1932年的嚴文明、1933年的俞偉超、1934年的張忠培,還有兩位是1932年的牟永抗和1930年的黃宣佩。美籍華裔學者1931年的張光直,也曾為解讀良渚作出重要貢獻。
這又是一撥鼎鼎大名的同齡人,是第二代良渚的發現者與解讀者。健在的嚴文明先生仍然一直關注良渚考古,還動情地作長詩歌唱良渚。其他的幾位都已經先后作古,他們大都見證了良渚大墓、精美玉器和城址與宮殿址的發現,不斷親臨考古現場指導,陸續發表研究成果,使得良渚的面貌越來越清晰起來。黃宣佩和牟永抗,還有略小一些的1943年的王明達,都是在考古一線成長起來的學者,他們主持了若干重要發掘項目,也發表了許多很有見地的研究成果。
牟永抗上世紀70-90年代,良渚一系列重要發現再次引起學界和公眾關注,許多大型墓葬出土大量精美玉器,良渚研究涌起新的熱潮。新鮮、神秘、精致、完美,良渚玉器帶來的信息讓人們著迷。隨之成長起來一批批學者,他們接過前輩學者的接力棒,又開始了新的探索。激情滿滿的學者,還提出了“玉器時代”的概念,覺得非如此不足以描述良渚帶來的前所未知的世界。
良渚因玉器而彰顯精彩雅致,良渚人的精神世界就珍藏在這些精致的玉器里。良渚人的信仰,他們的虔誠與情懷,都包容在這些神秘的玉器里。
又是20年過去,再一個20年來臨,一撥撥50-60后、70-80后為良渚考古而生,這是以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現任所長劉斌為首的團隊,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登上良渚考古平臺。
這是一支非常優秀的團隊,它包括了正年輕和已然不太年輕的兩代人,可以看作是良渚考古第三代和第四代。是他們最大限度打開了折疊著的良渚,將那從未見到的甚至是不曾相像到的文明世界展現在人們面前。我們所說的良渚第三時段玉器與古城的發現,正是主要由這兩代學者辛勤探尋的成果。
劉斌這一階段良渚考古的大收獲是城池與水利工程的確認,這也是國家形態文明的確認。良渚這么龐大的城池與水壩的設計筑造,是強大國家機器才能實施的工程。這一階段還發現了大量稻谷遺存,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生產與谷物分配一定納入到了良渚的國家大政。
后浪推前浪,新人追前人。披星戴月,風雨兼程。我們欣喜地看到良渚第四代考古人已經登臺整齊亮相,新的發現在向他們召喚。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器晤”(3N3N),作者對原文進行了增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