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的城市化① 游走在城鄉間的中國2億流動人口
新中國成立以后至1978年間,雖然有過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鄉城和城鄉遷移流動,如大躍進時期、三線建設時期、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時期,但目前概念上的流動人口的出現和大規模擴張,卻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流動人口規模從最初的幾百萬迅速持續增加到2.4個億,經歷了劇烈的規模與結構的歷史演變過程,對中國經濟騰飛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居住的形態上,中國人口從最初城鄉分割下的兩大類別(市民與農民)幾乎演化成了三大類別:居住在城市的市民、居住在農村的農民以及暫住城市、家在農村的流動人口(農民工)。
流動人口與改革開放相伴相生相發展的特殊群體或類別,是短期存在的現象,還是應該長期存在的現象?了解中國流動人口的發展歷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群體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歷史價值。
“離土不離鄉”時期:以臨時性工作為主
1978年中國正式開啟改革開放,首先從廣大農村地區展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代人民公社制,農民從事農業勞動的效率得到極大提高,使得規模龐大的過剩勞動力從田間地頭解放出來。同時,中央開始大力推行鄉鎮企業發展政策,積極倡導農村中剩余勞動力轉移到鄉鎮就業。加之,當時正處于改革之初,國家針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政策并未過多地觸及城市就業。所以,“就地轉移”、“就地流動”成為當時中國農村過剩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的重要渠道。
在這一階段,人口流動的主要特點表現為:
第一,規模增長迅速。根據1982年“三普”和1990年“四普”數據估算,全國流動人口規模由657萬突升至2135萬,短短8年間增長了近2.25倍,全國人口中流動人口的占比從0.66%躍升至1.89%,流動人口引起全社會的極大關注。
第二,以省內遷移流動為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多集中在鄉鎮,一般到就近的企業工作。例如,中國蘇南地區鄉鎮企業率先異軍突起,開創了“進廠不進城”、“離土不離鄉”的剩余勞動力轉移模式。
第三,就業性質靈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方式以臨時性工作為主,一般為中期工或短期工。外出的農民工依然占據農村承包土地的使用權,大多選擇在農閑時流出務工,農忙時回鄉務農。
第四,性別結構不均衡。全國流動人口在1982年“三普”數據中的性別比為84,但在1990年“四普”數據中,男性占比遠遠超過女性,性別比達到歷史峰值125。其原因主要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率先從農村外出打工的多數是比較閑散的、非農業生產“主力”的女性勞動力,同時南方最早誕生的“三來一補”(來樣加工、來料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企業,也需要大量從事生產線上簡單工作的勞動力,于是“打工妹”應運而生。但后來,隨著這些進城務工的“非主力”勞動力的收入大大超過在農村務農的“主力”勞動力(男性壯勞力),農村男性青壯年人口也被吸引進入到打工大軍——原來“打工妹”的一統天下變成“打工妹”和“打工仔”的二分天下,流動人口的性別結構發生逆轉,男性在數量上從少數變成了多數。
“離土又離鄉”時期:務工經商是首位流動原因
1992年初,鄧小平發表重要的“南方談話”,改革開放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家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政策發生轉變,從“就地轉移”調整為“城鄉通開”,堅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積極消除不利于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使長期囿于“就地流動”的遷移流動“勢能”得以釋放。
由于市場環境更加寬松,大批的外企、外資進駐東南沿海地區,且多集中在技術不高、投資少、風險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文化程度不高又吃苦耐勞的農村務工者提供了豐富的就業崗位。
同時,更有許多流動人口被城市民營經濟氛圍所吸引,促使其“遠離故土”來到城市,勇于投身到市場激流中,成為個體經營者,并逐漸遷移流動到小城鎮,進而向各級城市甚至特大城市邁進。
在這一階段,人口流動的主要特點表現為:
第一,省際流動比例快速提升。20世紀90年代以后,“離土又離鄉”的跨省異地流動成為熱潮。1990年流動人口中約3/4為省內流動,隨后跨省流動人口比例快速提升,2000年跨省流動人口占流動人口總數的36.4%,2005年跨省流動人口比例達到峰值(46.1%)。
第二,“務工經商”成為首位流動原因。考察這一時期流動人口的流動原因可以發現,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外出務工經商逐漸取代鄉鎮企業就業,成為這一時期人口流動的首要原因。2000和2005年,該流動原因所占比例均超過一半,分別為55.1%和53.1%。
第三,流向分布趨于集中化。這一時期流動人口的規模處于高速增長之中,2005年,流動人口總量達到1.47億,并流向不同的地區。其中,東、中、西三大區域吸納的流動人口比例分別為64.5%、17.2%和18.3%,東部地區一直是吸納流動人口最多的集聚地。
第四,性別結構趨向均衡化。中國進入21世紀以來,由于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斷加入到流動人口的隊伍中來,并且舉家流動也成為常態,因而,流動人口的性別比逐漸降低,2000年降至107,2005年進一步降至101,2008年雖略有提升,但仍僅為103(段成榮等,2008)。
“離土不回鄉”時期:“80、90后”新生代成為主力軍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導致大量企業縮減就業崗位,引發大規模的農民工“返鄉潮”。但2010年以后,中國的產業結構和布局發生了重要調整,由外需依賴型逐漸轉向內需主導型,由勞動密集型逐漸轉向資本密集型。同時,由于前期高等教育急速擴張,從2010年開始,每年都會新增約800萬大學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而他們絕大部分都屬于非本區(縣、市)戶籍人口,并選擇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異地就業。除過年過節之外,他們很少回鄉。這部分具有高學歷,較為年輕,且具備專業職業技能的長期固定生活在城市的新型人口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變革完美契合,使中國人口流動發生了新的變化。
在這一階段,人口流動的主要特點表現為:
第一,總體規模穩中有降。自2008年流動人口突破了2億人次以后,2010~2015年,流動人口增速維持在年均2%左右的低水平。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總量為2.47億,達到近些年的最高值,2016和2017年流動人口總量分別比前一個年份減少約100萬人。流動人口規模呈現出遞減態勢,但基本穩定在2億人以上。
第二,家庭化趨勢明顯。不同于20世紀90年代前的“單身”流動,攜同配偶的“已婚”流動比例逐年攀升,越來越多的“流動夫妻”選擇在流入地定居下來。“六普”數據顯示,獨身流動者、兩代戶和三代戶分別占到流動家戶總數的26.76%、38.52%和5.04%。流動人口正從夫妻共同流動階段邁向家庭化流動階段。根據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統計,流動人口家庭戶平均規模已經達到2.5人以上。
第三,“80、90后”新生代成為主力軍。當前,“新生代”已經成為流動人口的主體(以“80后”和“90后”為主)。2017年流動人口中,新生代流動人口所占比重高達65.1%,其中“80后”所占比重為35.5%,“90后”占比緊隨其后,為24.3% 。此外,新生代流動人口仍以農業戶口為主,其中農業戶口占77.6%,非農戶口占14.1%,農轉居民、非農轉居民和居民戶口占據很小比重。
第四,受教育水平不斷提升。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9年,高于全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8年。并且,流動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整體大幅提升,集中表現為初中及以下比例的持續下降和高中及以上比例的持續升高。1990~2010年,初中受教育程度的流動人口占比最高,比例超過40%,到2015年,流動人口已經實現了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占比提升至45%以上,成功實現流動人口教育結構的升級換擋。
[作者翟振武系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王宇系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石琦系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文章節選自“流動人口走向何方”(人口研究,2019年第2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