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性購房與男性持平?有進步,但忌夸張
撰稿 | 范文君 劉若雨 吳梓溢 全超琪 胡俊文 趙玥 盧雪兒
責編 | 沈欣
4月14日,“南方周末”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大城市女性買房猛增,都是為了安全感?》的文章。文章中出現了這樣一段陳述:房源網站“貝殼找房”發布的《2019女性安居報告》顯示,2016至2018年,女性購房者在所有購房者中的占比從約5%上升至近47%。在一線城市購房的30-50歲購房人群中,男女占比分別為51.6%、48.4%,幾乎持平【2】。
在《南方周末》之前,香港《南華早報》于3月22日發表的題為《隨著單身女性成為新買家,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正在改變策略》的報道中也出現了“貝殼找房”平臺發布的這一數據,并在之后幾天被環球網、觀察者網、中青網等國內各大媒體的轉載,引起社會熱議。
然而,女性購房者占比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從5%上升至47%的夸張增幅,讓我們對這段陳述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為此,我們對《南方周末》的報道中出現的這段陳述進行了核查。
一、《南方周末》報道的陳述是否有誤?
我們在“貝殼找房“的微信公眾號上找到了這份題為《2019女性安居報告——以大齡女青年為研究對象》的報告。報告中對“大齡女青年”做出了定義,即30歲以上、50歲以下年齡段的女性。
截圖自“貝殼找房”發布的《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
圖表繪制并不規范,縱軸刻度分配不平均,15-46是一格,46到47也是一格
從“大齡女青年購房行為分析”這一章中的這份圖表上看,從2016年至2018年,18-50歲的女性購房者在所有購房者中占比從5%上升至近47%。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這張圖表,2016年是2012-2018這七年中女性購房者占比最低的年份,2014年女性購房者占比占到30%左右,而南方周末的報道中并未指出這一點,僅僅選取了2016和2018這兩個差距最大的年份,存在斷章取義之嫌。
截圖來自“貝殼找房”發布的《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
從這份圖表上看,在一線城市的30—50歲購房人群中,男女占比分別為51.6%、48.4%。這一點《南方周末》的引用忠于報告。
二、“貝殼找房”的報告是否可信?
1. 權威性存疑
根據商業查詢機構“天眼查”的資料顯示,“貝殼找房”是由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主要提供二手房和新房買賣信息的房產信息提供平臺【4】。作為房產信息提供平臺,而不是客觀、專業的第三方調查研究機構或數據庫,“貝殼找房”在女性房產購置這一議題上的權威性大打折扣。
2.專業性存疑
首先從報告的樣本上看,該報告稱“提取2018年全年貝殼找房二手房交易數據,共計67724條數據”。相關的問卷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12個城市發放,報告對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個城市定義為“一線城市”,另外9個城市為二線城市。報告的撰寫者通過在線調研的方式,獲得約964份有效問卷,其中目標群體問卷量為440份,周期為2019年03月01日-2019年03月13日。也就是說,這份報告對于目標群體的實際樣本量只有440。報告撰寫者并未說明具體抽樣方式。
對于這份報告的抽樣框架,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宋月萍在今年4月2日發表于《中國婦女報》的《房產購置性別差異及女性購房探析——基于2010和2016年中國家庭追蹤數據調查》一文中指出,“基于二手房交易網站的調查數據抽樣框不合理之處顯而易見,其結論不可避免‘存疑’,缺乏信服力”【5】。針對抽樣框架具體不合理之處,我們試圖通過電郵咨詢宋月萍教授,但截至發稿前,宋教授并未回復。
為弄清這份報告中抽樣框具體哪里不合理,我們咨詢了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鄭欣教授,他開設的本科生課程《社會研究方法》著重介紹定量研究。
鄭欣表示,這一研究的抽樣至少存在三大問題:第一,對于女性房產購置這一議題來說,440的樣本量遠遠不夠;第二,抽樣城市存在問題,一線城市中缺少了廣州,二線城市與現有的任何一份權威機構出臺的二線城市榜單都差異較大,比如缺少了無錫、成都、天津、青島等公認的二線城市;第三,最重要的是,在線調研的抽樣方式本身存在問題,問卷回收群體很可能是“貝殼找房”網站本身的用戶,樣本不具有代表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報告的撰寫者似乎也意識到相關的缺陷。在“后記”中,撰寫者表示,“本報告所使用數據為不完全抽樣數據及在線調研數據,并不代表真實數據。報告版權為貝殼找房所有,所涉及觀點系數據分析師基于現有可控數據分析得出,僅代表分析師個人觀點,力求客觀嚴謹,目的是為受眾提供可參考信息”【3】。除了這一段之外,報告沒有給出任何參考資料和參考文獻。而《南方周末》在引用數據時并未提及這一點,同樣存在細節缺失的問題。
3.信源獨立性存疑
“貝殼找房”作為房產交易和信息網站,本身就有利益相關性,不是完全獨立的第三方。更為可疑的是,在報告發布的10天之后,也即3月25日,貝殼宣布開啟D輪融資。《南方周末》引用了一份房地產公司在融資關鍵時刻出臺的報告,忽略了信源獨立性存疑這一事實。
三、“貝殼找房”外的其他“聲音”
除房源網站“貝殼找房”發布的這份報告外,其他研究機構對于女性購房情況的調查結果如何呢?
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介紹
截圖來自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
首先,宋月萍教授在《房產購置性別差異及女性購房探析》一文中,基于2010和2016年北大開展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對兩性購房比例進行了比較。2010年和2016年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與“貝殼找房”的報告相比,調查時間和調查對象都不完全相同,無法直接證偽“貝殼找房”的調查結果,但這一調查的樣本覆蓋25個省/市/自治區,樣本規模更大,且調查機構更具專業性和權威性,因此這一調查的結果更具有科學性和可信度。
宋月萍教授指出,2016年名下有房產的城鎮男性和城鎮女性比例分別為43%和14.7%,與2010年的數據相比,分別上升了8%和9%,這一結果表明男女兩性的房產購置比例都在上升,但女性名下有房的比例仍遠低于男性,性別差異仍然較大【5】。
但與此同時,2016年30歲以上未婚女性房產置購率達到22.8%,高于同年齡和婚姻狀況男性的19.6%。這一結果衡量了未婚情況下兩性的獨立購房能力,在減少家庭等外部條件的影響下,確實地反映出了我國女性經濟能力和獨立意識的增強【5】。
其次,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吳義東、王先柱在《調研世界》上發表的《青年群體住房租買選擇及其購房壓力研究》一文中指出,男性的住房消費傾向明顯高于女性。這篇論文發表于2018年4月,基于我國16個市縣的家庭問卷調查數據,對青年群體的住房特征進行了多維度刻畫。學者發現在20歲至35歲的青年群體中,住房消費表現為典型的“婚姻驅動型”,即婚姻需求是該群體購房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性別等其他因素與住房消費關系不如婚姻因素明顯【6】。
綜合上述原因,我們認為,南方周末在這一事實性陳述中,對于“貝殼找房”的報告原文存在細節缺失、斷章取義的嫌疑;另一方面,該報告本身由于信源獨立性不合格、專業性欠缺、權威性不足等問題,結論的可信度有待商榷;最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國家統計局等專業研究機構和項目關于女性房產購置的數據都只能證明城市女性購房群體有一定增長,但增長幅度顯然未達到報道中的“猛增”程度,更無法與男性持平。
四、增長之中的女性購房
《南方周末》報道中“女性購房幾乎與男性持平”的說法并不完全可靠,但當代女性的經濟地位和對購房的需求,確實在增長之中。
根據獨立第三方平臺極光大數據發布的《都市熟女圖鑒報告》【7】,住房支出在28-45歲女性的月消費中占據了約15%-20%的比例,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女性在住房上的花費所占比例高于二三線城市。
高比例的住房支出,體現了住房在女性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而隨城市等級遞增的住房支出占比,則是城市房價、女性住房觀念和女性收入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于今年3月發布了《2019年職場女性就業安居報告》【8】,用58同城、安居客、趕集房產等多個平臺的數據共同對職場女性的生活和觀念進行了全方位的刻畫。在涉及買房方式的問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女性表示自己是獨立買房,有近三分之一的女性在父母支持下買房,但比例最高的仍是與伴侶共同購買。而在租房的女性中,有近80%表示在后期一定要買房,這也體現了女性主觀上對買房的重視。
對于女性購房需求增長的情況,貴州省房地產研究院武廷方院長在3月29日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有許多,比如中國女性就職率高,有一定經濟支撐;房地產作為家庭財產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約占家庭財產的78%),女性想要在離婚率不斷升高的當今社會“自立門戶”,需要它的支撐;中國安居樂業的傳統觀念影響等【9】。
根據“貝殼找房”平臺的單一數據得出的結論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網上流傳的“女性成購房主力”的說法也并不可信,但結合多份研究報告和行業大數據結果來看,在女性的經濟能力和獨立意識不斷提升的當下,女性的購房需求和能力確實正在以不容忽視的趨勢增長之中。
參考來源:
1. 文章頭圖截圖自電視劇《都挺好》
2. 《大城市女性買房猛增,都是為了安全感?》敬奕步 “南方周末”微信公眾號
3. 《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貝殼研究院
4. 天眼查: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 宋月萍.房產購置性別差異及女性購房探析——基于2010和2016年中國家庭追蹤數據調查.中國婦女研究網.2019-04-02
6. 吳義東,王先柱.青年群體住房租買選擇及其購房壓力研究.調研世界.2018-04-09
7. 《都市熟女圖鑒報告》極光大數據
8. 《2019年職場女性就業安居報告》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
9. 新浪微博 @中國新聞網 2019-3-29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