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老人尋親70年,湖南津市警方接求助信后助其圓夢
一段石沉大海的往事,一封寄往派出所的求助信,分離70年,尋找大半個世紀,期盼大半個世紀,遠在云南的王先生沒有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在這樣的時刻收獲團圓。2018年5月,在常德津市警方的幫助下,云南市民王先生一家終于見到失散了70年的家人,“感謝津市警方的熱心幫助,圓了我們一家人多年的尋親夢!”
70年的無奈分離,成為家人一輩子的遺憾
70年前,尚是少年的王老因為種種原因與家人失散,從云南流落到湖南,輾轉來到津市,在常德津市安家落戶。70年來,在津市的王家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遠方的親人,也曾經多方輾轉尋找,但始終沒有回音。時移至今,當初的無奈之舉成為縈繞在所有王家人心頭難以排解的痛楚。
近日,正在值班備勤中的嘉山派出所民警李志軍,收到一封來自云南的特殊的求助信。
與在津市的王老一樣,云南的王家人也從未停止過尋親的腳步,“上世紀七十年代時,爺爺曾收到過走散親人的一封家書,信中寫到了自己近況 ,說到自己兩個年幼女兒,有孩子的姓名和年齡,還有一張照片”。
在這封寄給派出所的求助信中,云南的王先生詳細的講述了家人分離的遺憾、期盼團圓的強烈愿望,并言辭懇切的表示,根據僅有的信息,他們猜測親人應該還在津市。
一切那么艱難,一切又如此順利
在確認求助信的真實性后,津市市公安局嘉山派出所受理了一行人的尋親求助,立即展開調查工作。民警對云南王先生提供的線索進行了梳理,由于年代久遠、線索有限,尋親工作一度陷入瓶頸。
隨后民警展開了大量走訪工作,通過系統查詢,反復排查比對和分析研判,終于在海量信息比對出一個極其關鍵的人物:一位名叫“王某”的女士,姓氏相同、年齡相近,且籍貫是云南。
幾經輾轉,民警通過電話與王女士的女兒成功聯系上,“我媽媽和阿姨也一直在尋找云南的親人”,未待民警說明來意,王女士的女兒早就激動不已。
為進一步確認,民警一方面與云南的王先生聯系,確認相關線索;一方面約請王女士到派出所進行詳細的家庭情況調查。
“對,是我們!”王女士母女因為遠在長沙,無法趕回,委托在津市工作的親妹小王女士到所進行確認,當小王女士看到照片和線索后,當即認定父親王老就是云南那邊要找的親人!
從受理求助到親人團聚,一天圓了尋親夢
“1970年,父親身體不太好,感懷中寫過一封家書到云南,沒想到他們真的收到了,這些年我們特別想找回云南的親人,完成長輩們期盼團圓的心愿”,小王女士激動到熱淚盈眶,拉著民警的手不斷說著感謝,這條走了70年的尋親路,終于走到了相交這天。
歲月再漫長,抹不去血脈相承的印記。在嘉山派出所的安排下,云南和津市兩地的王家人進行了一場視頻通話,相見、相認。見面的剎那間,雙方便已彼此認定。一場時隔70年的團圓,讓電話兩頭的大家無不感動得熱淚盈眶。
回憶起這段漫漫尋親路,王家人無不感慨,“我們帶著試一試的心態給津市市公安局嘉山派出所寫了這封求助信,尋求幫助、期盼團圓,卻沒想到幸福來得這么突然!”
“為群眾服務是公安機關的工作宗旨,也是落實推進局黨委提出‘民心工程’的堅實一步和具體要求。”津市市公安局嘉山派出所民警說,“王家人執著的尋親夢讓我們倍覺感動,能成功促成這場橫跨70的重逢,作為津市公安人,我們很自豪。”
(原標題《【警民情深】跨越70年的重逢!民警幫這個家庭圓夢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