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歷史視域中的上海與江南
【編者按】
《邊緣締造中心:歷史視域中的上海與江南》是學者周武先生的新著,是作者近年來研究近代史、上海史、江南史和海外中國學重要成果的展現。作者從上海地區的人類活動一直寫到近現以降成為國際都市,時間上側重近代,內容上側重上海與江南的互動關系,涉及社會史、經濟史、軍事史、租界史、區域史和對外交流史。本文系作者為該書所作的自序,澎湃新聞經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授權發布。
去年8月下旬,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闞寧輝兄邀我到朵云書院講江南文化與上海現代出版的關系,活動結束后,寧輝兄談起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在策劃一套江南文化研究叢書,邀我加盟,并委薛羽、王郡兄跟我聯系、落實。于是就有了這本書。在此,當然先得謝謝寧輝兄的盛意。
歷史視域中的上海與江南,是我一直比較關注的題目。二十多年前,我在寫《上海通史·晚清社會卷》時就已發現,如果不了解江南,根本無法真正地、深入地、完整地了解上海城市的近代變遷;同樣的,如果不了解上海,也不可能真正地、深入地、完整地了解江南區域的近代巨變。后來我把這個想法寫成專文,題作“從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大意是,前近代上海作為一個區域性港市,雖已逐步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城市個性,特別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和雍正七年(1729)相繼解除“海禁”之后,上海城市社會經濟構造的外向型特征尤其明顯,展現出開放主義的態勢,但無論在地理空間上還是在江南城市群中,上海都處于江南的邊緣位置,其地位不但無法和蘇州、杭州這樣的中心城市相比,甚至亦不及當年府衙所在地松江。就整體而言,那個時候的上海,是江南的上海。開埠后“時局為之大變”,上海快速崛起,并取代江南傳統的中心城市蘇州和杭州,一躍而為江南新的中心城市和連接東西“兩個世界” 的樞紐之城。此后,上海便開始以中心口岸的力量重塑江南區域經濟版圖和文化版圖,江南則逐漸變成上海廣袤而又豐饒的腹地,江南的上海遂變成上海的江南。從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這種變化,從表面上看,是江南地區城市格局在近代前后的“主從倒置”,實則這種“主從倒置”背后包含著極為復雜、深廣的社會歷史內容,它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始。以蘇杭為中心的江南,是埠際貿易主導的一個“區域性世界”,上海只是作為蘇州的轉運港而存在;以上海為中心的江南,則轉變為對外貿易主導的,因而被深度卷入世界市場和全球體系之中的“世界性區域”。二者的格局大不相同,可以說,這種轉變不單是江南區域史上最具深遠意義的轉折,而且牽動中國由傳統到現代的整體變遷,并促成現代中國的興起。
本書即圍繞上述思路展開,分上篇、下篇和附錄三個部分。上篇四章主要討論上海如何從江南邊緣走向江南中心:第一章“從漁村到都會”,勾勒古代上海歷史變遷的軌跡;第二章“城市轉型”,論述開埠170多年來上海經歷的三次重大轉型;第三章“法租界”,主要結合近代上海“法國區”形成、衍變歷史,揭示其不同于公共租界的市政制度和治理體系;第四章“上海文化的三重構造”,則著力展示1949年后革命文化與上海都市文化之間互動與消長,以及這種互動與消長對上海人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影響。下篇四章聚焦江南中心城市位移的具體過程及其引發的江南區域社會一系列異乎往古的變遷:第五章“近代‘兵事’與上海的崛起”,以太平軍之役為中心,論述戰爭如何塑造上海;第六章“太平軍戰事與江南社會異變”,則重點討論太平軍戰事在哪些方面給江南社會造成難以復原的異變;第七章“長江沿江城市近代化與城市型幫會的消長”,結合長江沿江城市近代化這個大背景,分析城市型幫會勢力的起落變遷;第八章“從蘇杭到上海”,講述上海如何在開埠通商及周邊地區“突發事變”的推動下快速走向繁榮,并取代蘇杭成為江南新的中心城市的歷史過程,以及這個過程給江南區域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附錄六篇文章,前三篇為講稿,后三篇為專訪。這些講稿或專訪討論的問題各異,但均與本書主題相關,可以視為正文的補充或延伸。
上海與江南,本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無法切割的點、線、面之間的關系,但長期以來上海史研究和江南史研究基本上是兩撥人馬,兵分兩路,各守防地,這種狀況近年來雖已有所改觀,但如何在已有的上海史研究和江南史研究基礎上,對江南區域近代以來的巨變做出更通貫整體的闡釋,仍是一個艱巨的課題。本書只是個人的一點初步嘗試,更深廣的研究則有待學界的共同努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