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知道嗎,中國航天日竟來源于它……
編者按:今天是我國第四屆“中國航天日”。為了紀念中國航天事業成就,發揚中國航天精神,2016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自當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為什么定在這一天?這得追溯到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聆聽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的講述,回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毛主席說:“要搞就搞個大的”
1957 年10 月4 日,蘇聯把人類第一顆衛星送上了天,轟動了整個世界。毛主席在1958 年八屆六中全會上說:“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要搞就搞個大的。”發射衛星要靠運載火箭,于是,“兩彈結合”成功之后,我就參加了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的研制工作。
當時,衛星的研發工作由中國科學院負責。中國科學院主管國防尖端科研任務的新技術局把人造衛星研制任務列為1958 年科學研究發展規劃的第一項重點任務,簡稱“581”任務。當時在“爭上游”的形勢下,人們對發射人造衛星熱情很高,想得也較簡單。中國的衛星怎么起步, 誰心里也沒有個數。
在這關鍵的時刻,鄧小平同志分析了國內經濟、科技形勢,實事求是地按照科學規律,對衛星發射戰略作了精辟的分析。1959 年1 月16 日,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勁夫傳達了鄧小平同志關于現在放衛星與國力不相稱、要調整空間技術研究任務的指示。
實踐證明,鄧小平同志把握住了中國衛星的發展航向, 是從實際出發、符合國情的。因為國家經濟、技術力量有限,為了國防的急需,只能優先保證導彈、原子能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重點開展人造衛星單項技術的研究,創造必需的研究試驗條件,就能為空間技術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一旦條件成熟, 就可以在短時期內研制和發射我國的人造衛星。
毛主席在上海參觀探空火箭毛主席一直關注著我國衛星研究和試驗條件準備工作的進展。1960 年5 月28 日晚,毛主席在一些領導同志的陪同下來到上海新技術展覽會。他躬身仔細察看了T-7M 探空火箭。得知飛行高度為8 公里時,他興奮地說:“ 8 公里也了不起呀!” 又說:“應該是8 公里、20 公里、200 公里搞上去。”毛主席還鼓勵大家一步一步地把探空火箭搞上去, 為發射中國的衛星作準備。
“航天十八勇士”
1964 年,我國首枚導彈和原子彈相繼試驗成功, 國家也度過了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工作任務已經完成,于是,加速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問題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中國科學院的趙九章上書中央,建議加速我國空間技術的發展。聶榮臻副總理非常重視這些建議,并批示有關部門組織落實,這就是“651”任務。
1965 年初,聶榮臻副總理根據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情況, 特別是當時我國在運載火箭技術上有所突破的條件下,指出:“人造衛星只要力量有可能,就要積極去搞。”中國科學院受國防科委委托,組織編寫了《關于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的規劃方案建議》,同年5 月,周恩來總理主持的中央專委第十二次會議, 批準了這一規劃。這一規劃為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1968 年2 月,中央根據聶榮臻副總理提出的國防科技體制調整方案,以及毛主席“1025”對此方案的批示,成立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新技術局下屬的研制衛星的隊伍被調到這里,專門負責研制衛星、飛船。錢學森任第一任院長。
錢學森認為,研制衛星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要有總體設計部。錢學森親自點名孫家棟來組建這個單位,孫家棟按照專業配套,選了18 個人到了總體部。其中有搞總體的、搞總裝的、搞測試的、搞能源的、搞控制的,連搞調度的、搞資料的都包括了,我也有幸成為其中之一。這就是“航天十八勇士”。
“上得去,抓得著、看得見、聽得到”
中國第一顆衛星到底應該是什么樣?這個難題落到了孫家棟的頭上。科學家每個人都有一個課題,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用在中國第一顆衛星上。但是每個人的課題進展不一樣,衛星研制進度很緊張,重量又受限制。
孫家棟根據當時中央對衛星的要求——“上得去、抓得著、看得見、聽得到”來作出決策, 凡是跟這幾項要求有關的技術,即使來不及也必須抓緊研制;無關的技術一律不采用,即使以后有用, 這個時候也不采用。比如,太陽能電池很先進,但來不及研制成功,又不影響這幾項要求的實現,就未被采用,而是采用了已有的化學蓄電池。
為了做到“看得見”,我們專門請教了天文學家,夜間從地面上能不能用肉眼看見一千多公里外的太空中直徑為一米的物體,天文學家說看不見。我們就想辦法,在末級火箭上加了個觀測裙,表面上加上反光的涂層,發射的時候是收起來的,入軌以后因為旋轉展開,形成直徑為十米的發光物體, 肉眼在地面就能看得見了。5 月1 日晚上,毛主席親眼看到了這顆衛星。
至于“聽得到”,因條件所限, 以當年的水平,星上的功率、地面接收機的靈敏度的限制,靠普通的收音機、靠耳朵是聽不見樂曲的。所以,地面站接收了衛星信號再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轉播出去,全國人民才在收音機里聽到了《東方紅》樂曲。
人們通過收音機收聽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回的《東方紅》至于為什么要“抓得著”,因為要準備預報什么時候到哪個國家首都了,要讓全世界人民都看得見,都來感受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大。什么時候經過天安門城樓上空,也得預報準確才行,這樣毛主席在天安門也能看見了。
根據搞導彈的經驗,為了保證飛行試驗成功, 必須作充分的地面試驗。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總體部剛剛成立,條件還很差,為試驗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當年的發射場條件極其艱苦比如,衛星天線在發射的時候是收起來的,到天上以后,要靠旋轉把天線甩出來,這就必須要在地面作大量的模擬試驗。沒有場地,我們就到了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的一個倉庫去作試驗。試驗的時候,天線甩出來很危險,有傷人的可能。當時沒有條件配置安全防護設備,年長者拿倉庫里包裝箱的蓋子當防護板,透過縫隙觀看試驗,年輕人騎在房梁上從上面看試驗。
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我們經過多次試驗,成功找到了關鍵環節, 確定了設計參數和天線的狀態。類似的試驗也都是在這種簡陋的條件下作成的。
世界上第一顆衛星是蘇聯發射的,美國人非常緊張,所以緊跟著在1958 年也發射了一顆衛星。第三是法國,接下來就看日本和中國哪個快了。由于我們遭遇“文化大革命”,發射時間比日本人晚了兩個月。日本是2 月發射的,成為了世界第四。
1970 年4 月24 日,中國把第一顆衛星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送上天,成為世界第五個進入太空的國家。值得自豪的是,我們的衛星比前四個國家首發的衛星加起來都重——蘇聯的是83 公斤,美國的是八點幾公斤,法國的是38 公斤,日本的是九點幾公斤,加起來是140 公斤,我們的是173 公斤。
“小伙子,成啦!”
我永遠忘不了發射那天——1970 年4 月24 日。那天晚上天氣不好,指揮部領導和我們下面的同志都很焦急,都希望發射的時候是個大晴天,能夠用光學跟蹤設備把發射軌跡測量下來。當年的發射基地司令(現場總指揮)非常著急,老問天氣好不好。還好天公作美,晚上9 點多鐘,天空中的云層在發射軌道的方向上裂開一道縫。
衛星發射很順利,我們在敖包山上相繼聽到口令“點火”“ 星箭分離”……基地司令一 聽到“星箭分離”的口令(說明入軌了)就很高興, 一拍我肩膀:“小伙子,成啦!”我說不成,還得等著,還沒聽到《東方紅》樂曲呢。直到喀什站收到信號才放下心來。
新華社馬上發出喜報,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們開始狂歡慶祝,街道和鄉村的百姓團團圍坐在收音機旁收聽《東方紅》,《參考消息》將所有外媒報道集中了一整版,其中德新社的報道寫道:“中國人過去被大大低估了。”摘自“縱橫講堂”系列圖書之《神舟首任總設計師講述:中國航天的歷程》,中國文史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內容簡介: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航天事業得到迅猛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可上九天攬月”早已不是夢。成就的背后,凝結著無數航天人的心血與付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見證了從東風系列導彈到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再到神舟飛船等重大航天成果的研發過程。他的經歷,堪稱共和國航天事業發展史的縮影。那可親可敬的航天人,那可歌可泣的航天精神,那鮮為人知的航天往事,都將通過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的細細講述,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
本期編輯:于洋
中國文史出版社出品
感謝關注我社官微:中國文史出版社
更多資訊,歡迎洽詢熱線:010-81136602/6603/6605/6606;010-81136601 010-81136698 010-81136697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