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曉平:將軍、善堂與晚清汕頭城市自治
饒宗頤先生說過:“善堂文化是潮汕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提倡‘潮州學’,如果摒棄善堂文化的研究,就有遺珠之憾。”潮州總兵方耀,以本籍武將身份創辦汕頭同濟善堂,這個善堂承載著諸多近代重大事件,但史闕有間,善堂相關史實長期隱而不彰。2017年汕頭青年學者許壁鋒開始重建同濟善堂信史,筆者在此基礎上繼續推進,或對人們了解近代城市自治、潮汕善堂文化有所助益。
同濟善堂緣起
截至2001年,潮汕地區善堂數量仍高達300座,在中國大陸來說可謂絕無僅有。實際上,1949年以前各地存在過無數善堂,后來都未能得到恢復,唯有潮汕地區能在改革開放以后加以發揚光大,這種獨特現象的形成,既有地域因素,前人的創造性也不可忽視。
慈善界多將潮汕善堂起源追溯到宋代大峰祖師,將崇祀大峰的潮陽報德堂認作潮汕善堂的起點。學術界則尚有異說,鄭群輝認為潮汕善堂的歷史起點是清初揭陽的慈濟會堂,善堂大規模普及則在晚清時期。(鄭群輝:《潮汕佛教研究》第225-252頁)晚清潮汕善堂的大量涌現,與汕頭開埠有直接關系,這些善堂大多是為應對鼠疫等災害而成立,而時疫的傳播,又與汕頭的粵東航運中心地位密切相關。
目前所知汕頭市區最早的一家善堂是同濟善堂。同濟善堂的成立年份,以往多認定為1895年,創始人為吳創志。(《升平文史 創刊號 潮汕善堂專輯1》)這個說法可能來自潮汕聞人林仔肩。1948年,他在潮州《大光報》發表《吳創志傳》稱:
無何,汕頭瘟疫,……君樂善不倦,與知友議創同濟善堂,假座漳潮會館,開會時推予主席,說明汕頭開善堂之必要,眾以章程屬予,時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八月初一日也。堂創于漳潮會館東……(潮州《大光報?方志》第52期,1948年4月13日,標點符號略有更動。)
林仔肩覆按早期史料,筆者發現林仔肩是把1895年的善堂“中興”當作創始。英國公共檔案館檔案中收錄的惠潮嘉道公函,可證明1888年以前善堂已經存在。公函稱:“中國同濟善堂前在該處,作為醫院養病,迭據德國領事官于光緒十四年、二十年、二十四年,以該處貼近洋人住屋,不準建造醫所容留病人,歷經請道札縣禁阻在案。”(吳滔:《紅線本可遷就:〈英國公共檔案館檔案〉所見清末汕頭的地產爭端》)
外馬路德國領事館引文表明,1888年以前汕頭同濟善堂就已存在,地址在德國領事館(今外馬路149號汕頭市文化館)附近。1900年春丘逢甲撰寫的汕頭同文學堂《稟稿》稱:學堂“權就汕頭同濟善堂開辦”。由此可知,同濟善堂的最初地址在今外馬路129號。善堂負責人林仔肩于1899年利用善堂前座東西齋創辦汕頭嶺東同文學堂,1901年丘逢甲出任監督(校長)。
同文學堂舊址1914年《存心善堂成立及各處義冢碑》記載:存心善堂成立之初,“先借同濟外局暫為設壇之地,后因同濟外局另有要用,故又移駐于華佗仙師廟內。”據香港中文大學鐘佳華研究,“同濟外局”指外馬路129號,所謂“另有要用”,就是用來創辦同文學堂。(鐘佳華:《黨怵眾咋的日子:同文學堂風潮與丘逢甲的前途》,《客家研究輯刊》2002年第1期)
宣統元年(1909)六月廿八日《嶺東日報》刊登《同濟善堂董事暨司理同人公啟》,據鐘佳華引述,先由“方軍門恫癏在抱,捐資始創于鹽埕頭”,其后“經善人吳創志等鼓舞勸捐,竭誠維持。因鹽埕頭地方遼遠,乃契買鎮邦街之現局住處。”這份公啟完美地解決了諸多疑點:同濟善堂最初由方耀捐資創辦于“鹽埕頭”,汕頭在開埠前乃是小江鹽場的分場,外馬路中段原是曬鹽場;1895年,吳創志認為此地距離汕頭埠(老市)過于“遼遠”,于是在“漳潮會館東”購買新址,此即同濟“內局”。
同濟善堂最初的名字叫做“同濟醫局”,簡稱“同濟局”,有時也叫“同濟善堂”“同濟醫院”。1883年5月28日香港《循環日報》報道:“……去歲經方鎮軍偕省垣紳士捐貲制造膏藥,延醫到汕頭設局贈醫……汕頭醫局創自方鎮軍……”方耀這時已高升廣東水師提督,尊稱也從“方軍門”改為“方鎮軍”,“去歲”即1882年。1941年,汕頭市社會局編制的《汕頭市慈善團體一覽表》記載,同濟善堂成立于“光緒八年”即1882年。(《社會季刊》1942年第一期)至此,我們可以完全確定,同濟善堂由方耀創辦于1882年,最初地點在“鹽埕頭”即今外馬路129號。
汕頭青年學者許壁鋒,經多年查閱文獻、地圖以及“田野”調查,確認今小公園安平路內“安錫巷”原名為“同濟局巷”,1950年代因附近有“打錫巷”而改現名。(許壁鋒:《同濟局巷百年滄桑》上、下篇,載《汕頭特區晚報》2017年11月22日、29日)經查對老地圖及實地勘察,可知“漳潮會館東”的位置,即今“安錫巷”無疑。“同濟局巷”后來也叫“同濟善堂巷”,見1930年代汕頭地圖。
1930年代汕頭地圖同濟局巷東西走向,長度不到百米,北面編單號門牌,南面為雙號。據1933年《汕頭指南》,當時同濟局巷門牌編號為1-10號。澄海巨商高學能,清末曾買下同濟局巷一座住宅,樓高三層,后歸其子汕頭總商會會長高繩之使用。高繩之以商界領袖身份,辛亥革命后曾出任汕頭民政長。民國初年,高繩之胞弟高伯雨從香港回汕頭,就住在此處。1928年起,高繩之長子高伯昂長居于此,門牌為同濟局巷4號,數年后改為6號。(高伯雨:《聽雨樓隨筆》第三冊第27頁)。
同濟善堂巷即今安錫巷方耀其人
歐洲商業城市都有自己的保護神,雅典的保護神就是雅典娜,汕頭的保護神則是天后(媽祖)。媽祖信仰起源于宋代,曾遍及中國沿海各地,老媽宮(天后宮)為汕頭城市的精神所寄,老媽宮戲臺建筑得美輪美奐,為的是演戲酬神。
汕頭老媽宮戲臺晚清潮州總兵方耀則是汕頭的“保護人”。方耀通過清鄉重建城鄉秩序,疏浚韓江減少水患,使這個口岸城市保持持續繁榮。晚清時期,汕頭曾經很接近歐洲的自治城市。1865年,方耀領導汕頭商人創建六邑會館(萬年豐會館),負責維持汕頭的商業秩序與社會秩序,同濟善堂屬于城市自治的組成部分。方耀去世后,商人自治傳統仍然延續,辛亥革命后逐步走向終結。
1891年方耀去世,海關稅務司辛盛(C.L. Simpson)在潮海關十年報告中,濃墨重彩地為方耀唱贊歌:
在出身于廣東或在廣東任過職的許多有名望的官員中,沒有一個像方耀將軍一樣為汕頭的繁榮做了那么多事情。……1870年,他受命恢復汕頭周圍地區的秩序。……直至許多村落被摧毀,數以千計的人喪生,才恢復一點象樣的秩序。……時間似乎證明了他的政策有道理。因為從那以后,到處一片平靜,人民感到了安全,能夠將注意力轉移到耕種土地,從事和平生產上來。一度荒廢的田地重新耕作,荒山變成了梯田。甚至無數河濱泥地經過圍墾、排干,使之生長出豐富的作物。……他還發起為全地區建立幾百所免費教育學校的計劃。由于他辦了這些造福本地的事情,他榮獲穿著“黃衣”(按:黃馬褂)的獎賞。1871年,潮州洪水泛濫,他集資加建河堤,使用外國機械疏浚河道,并且為今后的保養工作建立了基金。隨后十年,他仍然留在此地。在保證了內部和平之后,他的注意力轉移到海防工事上……(《潮海關史料匯編》第27-28頁)
方耀在汕頭留下了許多“遺產”,崎碌炮臺為其中之一。1874年,方耀主持疏浚廈嶺海、開鑿回瀾新溪,大大減少了水患,為汕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汕頭新馬路“紅磚樓”,即是善堂所屬同濟醫院,1926年為中華全國總工會汕頭罷工委員會本部。同濟善堂先后在汕頭各處辦理慈善、教育事業,與這個城市1882-1926年間的許多大事相始終。
新馬路同濟醫院即“紅磚樓”方耀(1834-1891),廣東潮州普寧人,字照軒。他從青年時代即投身其父組織的鄉團,后發展為勇營,協助清廷平定天地會起義,以“軍功”累遷至副將。1864年,太平天國汪海洋、李世賢率軍南下閩粵贛邊,方耀受命帶隊防堵,積功升至南韶連鎮總兵,1868年署潮州鎮總兵,1877年調署廣東陸路提督,1879年回任潮州總兵,1883年署廣東水師提督,兩年后實授,為正一品武官。
方耀官服像明清實行嚴格的“回避本籍”制度,官員不得在本省任官(教職及武官例外),高級武官可任職本省但回避本府,也即方耀作為潮州人本來不能出任潮州總兵。當時潮州“盜匪遍地”、械斗不斷的治安狀況,讓滿洲權貴、兩廣總督瑞麟十分頭痛,被迫破例,借重方耀實行“清鄉”。
方耀在潮汕清鄉,敢下狠手,短期內被他懲處的“著匪”達三千余名。被方耀所殺的人,既有真正的匪徒、黑社會分子,也有一些是地方紳商、豪強。與此同時,他也以維持治安、疏浚河道的名義將一些豪強的資產充公。(陳彩玲:《方耀、方營與晚清廣東沿海地方社會》)
他沒收了林乾泰等家族在汕頭埠北面的塭地,分別撥給他所創辦的潮州金山書院與同濟善堂,形成金山地(中山公園)與同濟地(烏橋島)。方耀死后,商人在六邑會館一側建“享祠”以紀念之,1904年兩廣總督岑春煊嚴令清理地產,“享祠”遷到同濟地,今烏橋島上的“享祠”地名即來源于此。(王琳乾:《創建汕頭六邑會館的風波》,《如今風物冠南方》第153-154頁)據當時報紙報道,1903年已有同濟橋存在。(1903年6月2日《嶺東日報》)同濟橋跨回瀾新溪,連接同濟地與汕頭埠,最初為木橋,曾經漆成黑色,本地人叫做“烏橋”,1921年同濟善堂出資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橋。“烏橋”俗名迅速普及,后來干脆把同濟地叫做“烏橋島”。
同濟地與金山地1887年10月27日,上海《申報》描述方耀上京陛見,由汕頭出發時萬商叩送的盛況,儼然汕頭“國王”:
方照軒軍門將入都陛見,……路經經汕頭時,潮州全屬紳商士庶悉皆立迓江干,排班鵠企,汕埠眾行商沐恩受惠、食德飲和蓋已久矣,見軍門節銊之式臨,無不臚歡踴躍,各處街衢懸燈結彩,輝煌達旦,群以恭賀軍門之北上。軍門登“富順”輪船時,紳商耆老衣冠叩送者千有余人,其便服者約計萬數,爆竹之聲遠近喧聞,水陸連綿不輟,一時觀者有如云屯霧沛,熱鬧異常,自開埠以來未有如此之盛者也,軍門恩德感人已可概見。
城市自治與善堂盛衰
晚清時期,汕頭是國家權力最為薄弱的條約口岸。在十多個主要口岸中,廣州、天津、福州、南京為總督駐地(正二品),漢口則與湖廣總督所駐的武昌一水之隔;上海、廈門、寧波等為道臺駐地(正四品);營口、臺灣淡水為同知駐地(從五品)。駐扎汕頭的官員只是鮀浦巡檢,從九品,比“七品芝麻官”還低三級。從地理上說,澄海知縣常駐澄城,潮州知府、惠潮嘉道駐扎潮州,按當時交通條件難以經常到汕頭理事。道臺雖在汕頭設立行署,實際只派一個洋務委員辦公,負責對外交涉。
方耀敏銳地看到了汕頭的權力真空。他從1865年把汕頭華商納入控制之下,并在此后進一步鞏固了權力,通過會館控制汕頭商業。近代汕頭最主要的外銷商品為潮糖,方耀委派他的師爺方眉峰主管汕頭糖商局。同濟善堂的創辦,方眉峰也有參與。(《方眉峰公永思錄》)。方耀去世后,其子方廷璣先后擔任汕頭洋務委員、商務分會董事,代表方家在汕頭的利益。
萬年豐會館還擔負著市政道路建設、維持治安的任務,儼然自治市政府。1905年,汕頭埠擬開辦巡警,其經費與章程,均在會館“會議一切事宜。”(1905年1月5日《嶺東日報》)同濟善堂類似“民政局”,從事社會保障與救濟,也置諸會館管理之下,由會館48行行商每年選舉24人作為“值月”,每月2人輪值,并從中公舉4人為總理。(1903年4月6日《嶺東日報》)
1891年方耀去世,方眉峰年老,善堂的經營漸入消極,到1895年發生鼠疫時,吳創志、林仔肩等紳商負起責任,發動募捐,擴大施醫贈藥規模,短期內呈現出上升勢頭。
作為汕頭市區第一個善堂,同濟善堂擁有大量土地資產,本可大有作為,但除了救治瘟疫水災、創辦同濟蒙學堂(后發展為同濟中學)與同濟醫院外,活力不足,到1930年代已淡出人們的視野。與此同時,創立于1899年的存心善堂迅速崛起,成為汕頭慈善界代表,并帶動潮汕地區城鄉更多善堂的涌現,重要的原因是:存心善堂以大峰祖師信仰為核心發展慈善,順應了清末民國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民間信仰潮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善男信女。
1903年9月21日,《嶺東日報》刊登“同濟善堂告白”稱:“同濟善堂原系專理地方急公好義等事,不得與僧道往來,并不得接入堂內居住,又不得代出信往外題化。……儒門之人,不曉釋道之禮。”這種深閉固拒的態度阻礙了善堂的發展。與之相反,“大峰祖師”系統善堂自19世紀末起,在潮汕地區大肆擴張勢力,涌現不少杰出領導人物,在1928年國民政府“破除迷信”運動中,用巧妙的抗爭手段爭取到國家保護而實現“正統化”。改革開放以后,海外華僑掀起回鄉熱潮,推動恢復善堂以辦理家鄉公益,“大峰祖師”系統善堂由此普遍“復活”。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與延續,很大程度上依賴杰出人物的主動創造與正確應對。
大峰祖師墓馀論
汕頭是近代客家認同形成最重要的節點之一。1903-04年,汕頭同文學堂發生土客沖突事件,林仔肩、丘逢甲因聘用教員問題發生糾紛,最終以丘逢甲辭職宣告結束。同文學堂教習大埔人溫丹銘,受此事件極大刺激,數年后又被黃節《廣東鄉土歷史教科書》所激怒,遂撰寫系列文章推動客家認同,依托汕頭《嶺東日報》這個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及后再經羅香林等學者文人的努力,把“客家”這個原來局限于廣東的概念,推廣到廣西、江西、福建、臺灣甚至四川。
客家學者溫丹銘汕頭外馬路129號,為同濟善堂、存心善堂、同文學堂這三個機構共同的誕生地;1926年第二次東征勝利后,周恩來在此處召集東江各屬行政會議,專家認為這次會議“具有人民代表大會性質”,屬于重要的政治制度創新。因此,這個舊址具有四重歷史意義。
筆者認為,文物界應擺脫“貴古賤近”心態,打破“中心-邊陲”偏見,對近代歷史事件發生地、重要機構創始地的價值加以重新評估。我們今日生活、制度、觀念的很多方面直接繼承自近代而非古代,許多觀念、信仰與制度其實源自“邊陲”地區。歷史學、文物研究的重心應該“下移”,時間上更注重近代,層次上更注重區域與基層社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