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互聯網大亨的25年之癢
作者:馮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兩周前,公司開年會,晚上團隊熬夜玩了會兒“狼人殺”。次日早上,當我看到公司一位年輕女生的黑眼圈后,心生嫉妒。黑眼圈是一種無聲的示威,是朝氣蓬勃,生命力旺盛的人享有的特權,老一輩的人已經不關注黑眼圈了,它和皺紋、粗大的毛孔、暗沉的皮質、油嘴滑舌、乏力混在一起,不疼不癢地刻在我臉上了。
女同事是1997年出生的,那時候互聯網在中國落地剛3年,到現在,互聯網的年齡比她沒大多少,也就25歲。年輕人成為互聯網的重度用戶,但一些年輕人的心智已經足夠老辣了。在某些社交平臺上,他們為了表示對自己愛豆的崇拜,可以敲出“坐地排卵”四個字,為了守護自家的愛豆,會控評、刪帖、舉報、對罵。小孩子也跟老年人一樣,不分對錯,只看利弊了。
中國的互聯網大亨老齡化的速度跟守護愛豆的粉絲們差不多。
360的周鴻祎繼去年在朋友圈發出“我的人生竟如此失敗”后,最近又召開了一個名為“老周的朋友見面會”的發布會,調侃自己很久沒有享受到吹捧的滋味。
那個好斗的周鴻祎老了。
他已經成為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里的馬孔多居民了。公司的高管們掙了錢辭職享福,老搭檔齊向東最近又單飛,身邊的二把手還沒找到。周鴻祎得跟孤獨簽訂一份能確保尊嚴的協定了。
除了孤獨,審視以及評價自己的人生、大段大段的反思、著書立傳,這三種變老的信號特征都集中在周鴻祎身上。
“縱觀一生,我沒干過大壞事,經得起推敲。”“我認為我不可能也沒有能力管理一個龐大的帝國一樣的公司。”他說。迄今為止,周鴻祎署名的圖書已經有4本,內容從方法論到個人傳記。論對圖書行業的貢獻,沒有哪個互聯網大佬能比得了他。
周鴻祎、陳年、李國慶、張朝陽、李彥宏、馬云、馬化騰、劉強東、雷軍、梁建章等人都是1960年到1970年出頭的那波人。在90年代末,正是他們將互聯網概念落地到中國。
在當年,這真是一幫不一樣的面孔。
這幫人大多年輕,相信跟互聯網談戀愛能修成正果。他們學歷較高,一些人還擁有留學經歷,視野廣闊,不受革命年代意識形態的影響,大聲呼喊著自己要掙錢,叫囂著平等、開放、共享、自由的互聯網精神,橫沖直撞。他們的臉上,沒有一代農民企業家,二代92派企業家飽經風霜、苦大仇深的干巴巴的五官。
但現在,25年之癢,大多中國的互聯網大亨們都染上了積重難返的乏力黑眼圈了。
周鴻祎沒覺得自己老,“我還有很多好牌,慢慢打。只要我還活著,我就拼命干”。但是和他同時代的互聯網人很多都掉隊了。
比如張朝陽。他過早的出現了中年危機,總以為有錢約幾個人飛到巴黎喝杯咖啡很愜意,以為自己能活到105歲,越想控制結果,越失望,熬過周期性的抑郁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后,他還跑在一線,最近還說:搜狐視頻已經有了盈利曙光。
亞馬遜中國電商撤退時,沒人去懷念陳年。當年亞馬遜進入中國的重要步驟之一,就是并購了陳年的卓越網。陳年后來做了凡客,但凡客逐漸衰落,網上留下的多是他的反思和檢討。當當網逐步衰落,李國慶退出了管理層,要不是討論996,他的存在感幾乎都消失了。
李國慶是中國互聯網界少有的異類。他考進北大,當了學生副主席后,罵教務總長是“老昏庸”,后來又秉承家國情懷編了《社會改造之我見》一書。等到當當上市,他長舒一口氣,高管們實現了財富自由,開通微博,按照自己的價值觀暢所欲言,“我不用夾著尾巴做人了”。
后來,李國慶經常因為言論而陷入爭議,懟天懟地對空氣。跟互聯網談了25年戀愛,口無遮攔的人只剩下李國慶了。連周鴻祎都說,“以前喜歡批評別的企業,后來越做越不敢批評了”。
大多數大亨,學會了閉嘴和沉默,個人微博落了灰,不到危機公關萬不得已之時,就不會站出來分享見解,提出批評。有些新近的獨角獸老板還刪除了自己過往的微博,抹掉年輕時的思想痕跡。一些人跟互聯網談了25年戀愛,將互聯網那一套自由開放的精神契約異化成各式各樣,各自擁有獨家解釋權,各自圈地的版本。大佬們很少接受采訪,以至于我朋友圈的老編輯看到25年前一篇對大佬的專訪時,感嘆:好懷念啊,為何我約不到?
全球的互聯網人固有的激情都快耗光了。亞馬遜的老板貝佐斯跟結婚25年的老婆離婚了,劉強東卷入到明尼蘇達事件。跟全球各國政府和出租車系統斗爭的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被幾位投資人逼著辭職。
揣著印有“I am ceo,bitch”的名片,穿著睡衣,故意遲到就為調戲紅杉資本的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因為數據泄露之事,只得乖乖地跑到國會,屁股底下墊個墊子,坐著,接受5個小時的問詢。歐盟又時不時又因為各種理由,對這些互聯網巨頭公司罰罰巨款。
馬克·扎克伯格接受國會問詢時,面帶笑容。這笑是只有耗光激情,熟知男女和諧關系的老男人才會有的假笑——跟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CEO們無法自由戀愛了,被隱私問題,壟斷問題,用戶上癮問題這三座大山死死壓住,監管利刃已經出鞘,你得變乖,收起年輕時的張揚。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除了面對三座大山,還有另外幾個癢處。
第一處癢,人口紅利結束,用戶增量市場抬頭就是天花板,巨頭們增長幅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增長點還要找尋。第二處,是自身管理問題,老人們又癢又疲,混日子,沒了工作的激情,得裁員。第三處,是模式問題,借燒錢做規模的高估值,在二級市場如何盈利,免除裸泳的尷尬?第四處,是那些似乎已經爬到馬斯洛需求頂層的員工開始探尋金錢意外的意義,鬧起情緒,不想加班了。
為找回激情,是得好好撓一下了。
但25年之癢也不嚴重,互聯網公司的生命力還在燃燒。要是真的進入寒冬,破產了,還有程序員揣著閑心去討論那個終將沒有解決方案的996?到那時,他們不顧黑眼圈,屁顛顛地去工地搬磚養家了吧。
*頭圖來源:電影《年輕氣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