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遼東斑海豹因誰妻離子散?水族館展演熱使幼崽成為捕殺對象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渤海遼東灣總會棲息著這樣一群憨態可掬的海上“精靈”——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海豹。千百年來,它們在這里休養生息,繁衍后代,又從這里出發游向浩瀚神秘的太平洋。
然而,2018年冬天,原本在遼河入海口覓食棲息、養兒育女的斑海豹家族,遭遇了一場滅頂之災:100頭斑海豹幼崽在遼東灣北部自然繁殖區被陸續偷走,因公安機關全力偵破,大多數幼崽得以救獲,但因被捕獵時受到驚嚇和被藏匿時未得到母乳喂養等原因,仍有38頭幼崽死亡。
100頭幼崽,占整個遼東灣斑海豹年產崽量的一半以上。如此猖獗的大規模盜獵行為對于斑海豹的種群繁衍無疑是致命的。是什么讓盜獵分子如何膽大妄為?海洋珍稀動物是如何淪為牟利工具的?百頭斑海豹幼崽被盜暴露出哪些監管漏洞?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調查。
斑海豹關注一
盜獵分子緣何變得如此瘋狂?
水族館展演熱,使幼崽成為捕殺對象
斑海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繁殖的鰭足類動物。全球共有8個斑海豹繁殖區,渤海遼東灣結冰區是其中最南端的一個,主要分布于渤海幾個棲息地。每年11月后,斑海豹穿越渤海海峽,陸續進入遼東灣冰區繁殖,次年二三月隨水流從遼東灣北部向南漂移,5月后大部分離開渤海。
數據顯示,20世紀30年代,遼東灣斑海豹有7100多頭,到上世紀末銳減至1000余頭,經過近些年的保護,目前數量增至2000頭左右。
“每年斑海豹到渤海灣產崽的時候,就會有當地的漁民駕駛自家漁船去捕殺。”一位匿名為“大海”的大連環保志愿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漁民一般選擇除夕晚上出海,在海上待半個月左右盜獵,一趟能獲利30萬~50萬元。”
“大海”說,早些年,渤海灣漁民只盜獵雄性斑海豹,因為雄性斑海豹的生殖器可入藥,而雌性斑海豹和斑海豹幼崽則幸免于難。近幾年,雖然地方管理部門加大看管力度,但仍無法阻止渤海灣的斑海豹數量驟減。一些當地漁民已不滿足于雄性斑海豹帶來的利潤,再加上南方和附近的一些水族館對雌性斑海豹和幼崽也有需求,導致漁民見到斑海豹就盜獵,因為價錢差不多。
在利益驅使下,渤海灣冬天的冰面上經常能看到一灘灘的血跡。那么,被稱為海中游泳健將的斑海豹為什么就如此輕易被捕獲呢?長期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研究的中科院動物所博士生趙序茅介紹說,初生的斑海豹幼崽不會游泳,只能待在冰塊上,也無法越過冰塊。這個時期,幼崽抵抗天敵能力弱,完全依賴于成獸保護。因此,盜獵漁民先靠近在冰面上產崽的斑海豹,可以將其直接捕獲。如果斑海豹逃跑,盜獵漁民就直接用棍子將其打死。
關注二
斑海豹如何成為牟取利益的工具?
不法分子編織黑色利益鏈條,斑海豹淪為“搖錢樹”
從漁民到水族館馴化再到觀眾,不法分子編織的黑色利益鏈條讓很多斑海豹生活在景區、動物園、海洋館、商場等地,甚至被用來做非自然行為的雜耍表演,使得斑海豹淪為招攬生意、牟取利益的工具。
中國漁業協會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卓誠介紹說,此前,我國對于斑海豹的獵捕情況管制較為薄弱,斑海豹數量一度下降。20世紀90年代以來,因保護得當,遼東區域的斑海豹數量有所回升。
但近年來,對于斑海豹的非法獵捕行為有重新抬頭的趨勢。
周卓誠認為,這與近年來興起的水族館以及商業展演行為等相關,當地漁民被利益驅使,開始非法捕捉、買賣斑海豹。盡管我國對于相關保育物種的合法飼養、繁育和經營利用等,都有詳細的要求,“拿海龜舉例,有關部門已多年未開放捕捉許可,但水族館的海龜數量卻持續增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源都存在問題。”與之相似,國內水族館內有相當數量的斑海豹,來源十分模糊甚至違法。
記者聯系到國內一家動物園,追問其斑海豹的購買途徑。動物園方面稱,其園內斑海豹是從杭州具有相關資質的場所購買而來,“但是它們的斑海豹怎么來的,我們就不太清楚了”。
日前,在中國綠發會在北京組織的斑海豹保護與反盜獵討論會上,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尚,針對水族館等場所斑海豹等海獸來源模糊的情況提出建議。他提出,應對馴化的斑海豹實施DNA標簽制度,通過采集斑海豹的唾液、糞便、尿液等識別出DNA,入庫做DNA標簽。“這樣一來,到水族館等地方做執法檢查時,合法、合規登記注冊的在冊,其他的就是違規獲得的。”陳尚說。
在采訪中,也有業內專家建議,目前國內海洋館數量在200家左右,應該徹查這些海洋館的動物來源及運輸手續,搞清楚每只斑海豹的來源,并對水族館中的斑海豹做DNA身份證,為保護注入科技力量。
關注三
瘋狂盜獵對物種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遼東灣斑海豹屬于獨立進化分支,有獨特遺傳基因
遺傳學和生態學研究顯示,遼東灣繁殖區的斑海豹與世界其他繁殖區的斑海豹缺乏遺傳基因交流,并存在生殖隔離,在世界范圍內,屬于斑海豹獨立進化的一個分支,有自己獨特的遺傳基因,具有重要的保護意義。
遼東灣地區斑海豹的數量僅有兩千頭左右,一次盜獵100頭,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宋俊華,從生態環境角度講述了盜獵事件對斑海豹種群的影響。斑海豹被稱為“海上大熊貓”,也是自然保護區里生態系統的頂級消費者,其數量上的小幅波動就會對整個生物鏈和各支鏈生產者、消費者造成影響,更不用說此次大數量的減少了。
宋俊華認為,這次盜獵事件對遼東灣為數不多的斑海豹造成種群穩定性的下降,基因多樣性也會降低。“如果沒有更進一步保護手段介入,可能很長時間內生態環境的平衡不能恢復到現階段的水平。”
農業農村部官方網站顯示,斑海豹是渤海和黃海海洋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公開資料顯示,遼東灣斑海豹約有2000頭,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繁殖的鰭足類動物。
在采訪中,業內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建議,將斑海豹由二級保護動物提升為一級保護動物。中國綠發會秘書長周晉峰表示,從數量和重要性上看,斑海豹作為遷徙物種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面臨的危機也非常大,如果可以提升為一級保護動物,斑海豹在遭到獵捕之后,對盜獵者的刑責、罰責也會嚴厲。
關注四
偶發的刑事案件折射出哪些執法盲區?
保護區調整和職能交叉,使監管執法難度加大
關于這一案件,輿論還有不少質疑:一方面是監管部門在巡查監管,另一方面是不法分子仍在見縫插針。縫隙在哪里?監管是否缺位?
大連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帥章表示:“這是一個偶發的刑事案件,因為這一案件的作案手段有很大的隱蔽性。”
“隱蔽”又從何說起?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韓家波認為,斑海豹的繁殖區域并不在保護區監管范圍內。
警方提供的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涉案嫌疑人多次往返于遼東灣北部海域偷盜剛出生的斑海豹幼崽,具體偷盜點位于營口和盤錦間的冰區海域,已超出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轄區。
一直關注渤海斑海豹的環保人士溫波表示,遼東灣北部區域屬于雙臺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保護的物種包括斑海豹。但由于這個保護區屬于林業部門主管,而水生生物管轄權限卻在農業部門,加上保護區較為弱勢,執法難上加難。
盜獵分子正是抓住了繁殖區域處于較深海域,安防和抓捕都面臨很大難度這一“漏洞”,加之盜獵分子將漁船改裝后可以直接破冰,而執法船卻無法到達冰區等原因,非法獵捕行為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在此次事件不斷發酵的過程中,輿論焦點之一就是不斷調整的大連斑海豹保護區。這一保護區自1992年成立至今經歷多次規劃調整,部分區域劃歸到非保護區,而使得部分斑海豹被排除在保護范圍外,范圍縮減后物種保護受到影響。
王帥章建議,在斑海豹重要的棲息地和活動區,對周邊沿岸的居民要加強法律知識普及教育,特別是漁民,要讓他們知法懂法守法。另外,還要傳授一些必要的斑海豹的救護知識。
“下一步,我們將適時組織獲救斑海豹公開放生活動。”王帥章說。據了解,正在救助中的62頭斑海豹,在滿足自主攝食、健康狀況良好、野外適應能力、未攜帶相關病原菌的前提下,將恢復一批,釋放一批,讓其盡早回歸自然。屆時,放生將公開進行,并將邀請公眾參加以擴大活動影響,進一步增強全社會對斑海豹的保護意識。
(原題為《遼東斑海豹因誰妻離子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