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了不起的小寶寶:現代嬰兒發展研究的啟示
2018年三月,在我提交博士論文的三周前,應和BBC合作的一個電視公司的邀請,同當時的導師乘火車、提著器材去倫敦郊區的一戶人家,為他們拍攝了嬰兒研究紀錄片中的一段。這部片就是后來大家看到的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我作為實驗助理在第一和第三集有短暫的露面,我們這一段的主要講解人是我的導師。
紀錄片在國內的一些視頻平臺上線后,讓相當一部分人對嬰兒發展研究這個不怎么熱門的心理學分支產生了興趣。這令人高興。嬰幼兒發展研究是一門研究對象特殊,因而挑戰特別多、而驚喜也多的學科。尤其0-3歲的早期時期,是嬰幼兒機體和心理發展的時期,其學習變化常常以周、天記。我們發展心理學人也因此常常肉麻地口稱:“嬰兒都是小天才。”
對人類嬰幼兒時期的誤解,常常存在“高估”和“低估”兩種傾向。通常沒有大量接觸孩子經驗的成年人,對嬰兒早期發展的速度缺乏了解,想象中的孩子直到五六歲多半都是“什么也不會”的狀態。而接觸到第一個孩子,在身邊親眼見到孩子初期快速的變化而沖擊之前的觀念,或因為不了解而投射過多自己的想法,又容易高估嬰兒的特定階段的能力。
BBC為拍攝這部紀錄片,特別搭建了一個攝影棚模擬嬰兒實驗室,邀請了許多家長帶著寶寶在棚中模擬嬰兒實驗,得以展現許多經典嬰兒實驗的設施和實驗過程。除了紀錄片里展示的,還有許多其他經典實驗,讓人驚訝于嬰兒驚人的“天賦”和快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為我們理解自身的存在與成長提供了許多靈感。
被低估的:一些萌發較早的能力
識別人臉的能力
我們常常傾向于認為初生嬰兒如一個嶄新初裝的操作系統,等待被安裝上各種程序。實際上,許多功能由于在進化上的重要地位,可能已經“預裝”在我們的系統中。比如,辨別人臉對群體生活的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過去就有許多發展研究發現嬰兒對人臉的反應出現得特別早。而我的同事Kirsty和Vincent 2017年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孕晚期的胎兒就對類似人臉的光源有了偏好。比起呈三角形排列的三點光源,胎兒們對排列成類似人臉圖案(倒三角)的三點光源反應更強烈。這不但刷新了我們對胎兒視覺認知發展的認識,也提醒了我們社交相關的信息對人類而言是多么重要。
理解情感的能力
另一個出現得很早的能力和對情感的理解相關。我們也許常常想象自己小時候不懂他人的快樂悲傷,或覺得嬰幼兒對情感這么高級的存在是沒心沒肺的。實際上,10周大的嬰兒就能感知他人情感。他們能把高興和悲傷面部表情同相應的聲音對應起來;10周大的嬰兒也開始能對情感作出相應的反應,比如看見高興的臉就露出笑容,而看見悲傷的臉則不那么常笑(D’Entremont & Muir, 1999; Kahana-Kalman & Walker-Andrews, 2001)。
記憶力
記憶力大概是最被低估的早期能力了。從自身經驗出發,很多人都對自己2歲(甚至4歲)之前不記事這事確信無疑。嬰兒的短時記憶何時出現學界也曾存在爭議。1960年代一個經典嬰兒記憶實驗將嬰兒能記憶的年齡回推至8周大。他們設置了一個機關,只要小寶寶踢腿,就能讓兩塊小木條互相碰撞。他們發現8周大的小嬰兒就能記住這兩者的聯系,并且這段記憶能持續45-55分鐘(Rovee&Rovee,1969)。這也可以說是學習能力出現的最早年齡。至于為何你長大后不記得小時候的生活事件,那是和長時記憶相關的問題。至少我們從這個發現知道,即使幾周大的小嬰兒也并非對外界無知無覺,只知吃喝睡的小動物。他們的大腦已經在為快速學習做著準備。
被高估的:那些小寶寶并不具備的能力
自我概念
流行心理學中談到嬰幼兒時期,常常將小寶寶們粗暴地描述為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獸,賦予嬰兒過多成年人才理解的關于自我的想法,甚至更加文學化地將此引申為“過度自我中心、自戀”個性特質的代名詞(巨嬰)。但事實上,人類“自我”概念的萌發出現得相當晚。我們意識到“我”之存在,要到一歲半之后。經典的心理學實驗“鏡子測試”至今仍是測試自我概念相當有效實驗方式。給寶寶臉上做個記號再抱到鏡子面前時,6-12月的寶寶表現得就像他們以為鏡子里的是另一個孩子,他們不知道那個鏡子里鼻子上帶紅點的孩子就是自己,反而想要和“ta”玩;12月以上的寶寶表現也相當曖昧;直到一歲半至兩歲,寶寶們才清晰地表現出他們知道那是自己。他們會意識到那個紅點其實在自己鼻子上,并伸手摸自己的鼻子。
保守一些說,2歲之前的孩子多半都沒有“我”之存在的概念。在那之前,對他們行為“自私”“自我中心”的描述,事實上只是成年人對嬰幼兒行為進行情感投射。
毅力
這是一個在紀錄片中展示過的實驗,但我覺得值得再提一次。正如紀錄片中重復的經典棉花糖實驗所展示,大約1歲之前的孩子是沒有發展出自我控制的能力的,他們無法理解“忍耐一下”這個概念,這種自我調節的能力要到1歲之后才慢慢發展,逐漸提高。我經常見到家有幼小孩子的父母提問,是否應該從孩子幾個月大開始就給孩子進行延遲滿足,以培養毅力,或為年紀過小的孩子在自己看來“缺乏毅力”而焦慮。然而他們焦慮于毅力問題時,卻不知道或沒有考慮過,孩子有其自身發展階段和規律,這個時候的孩子壓根沒有發展出這種能力,也就不存在“缺乏”或要“提早培養”的問題。
富有爭議的“贏在起跑線”式教育
在快速發展的成長早期進行促進干預,最大程度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是早期教育行業的理想,也精確地擊中了不少父母出于養育焦慮的需求。然而如火如荼的早教業,在科學研究中卻并沒有獲得絕對的支持。早教是否對孩子今后的學業表現有長期的正面影響,是個有爭議的假設。2018年發表的一個樣本約3000名兒童的跟蹤研究發現,參加過學前早教的孩子,其學業表現上的優勢在小學一二年級后就不明顯了(Lispey, Farran, & Durkin, 2018)。另一些其他支持學前教育積極作用的研究,也被指出那些長期的積極后果主要來自于這些學前教育項目中健康管理的部分,給孩子的身體素質帶來的積極效果,而不是其他方面。盡管目前尚難有定論,但這無疑提醒了我們,人類的成長受到生理基礎的限制,有既定的節奏和規律。何時學說話,何時學走路,何時發展到什么程度,都存在固有的規律。人工干預并非那樣無所不能,可以讓孩子如父母期盼的那樣成為神童。
最后,大部分嬰兒發展研究都是嚴格控制和設計的實驗,其結果經過統計分析,代表的是嬰兒群體的趨向性。紀錄片中也并非真正的現場實驗,只是用再現經典實驗的方式進行操作。將實驗搬到自家寶寶身上一試,其結果多半說明不了什么,對個體沒有指導意義。不過紀錄片中提到的幼兒對家庭性別角色的看法實驗倒是個例外。這是個20年前的實驗,實驗發現幼兒對家庭性別角色的看法受到當時家庭分工印象的影響。20年后的實驗室中,當研究人員用小樣本重復這個實驗時,孩子們對家庭性別分工的看法似乎不那么充滿刻板印象了。從這個小樣本當然不能得出當代英國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已經得到改善的結論,但大概至少可以說參加試驗的這幾個孩子家庭中的性別角色分工不那么傳統。這個有趣的小實驗,不妨也可以讓孩子在家里重復一下,看看自己的小家庭環境里,是否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塑造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因為嬰幼兒對環境是敏感的,爸爸參與育兒是否足夠,倒是能從此略知一二。
這篇文章涉及的,當然只是發展研究中那些有趣發現的極少一部分;但就像更多其他有關嬰兒發展的科學探索一樣,它們為長大成人的我們描繪的成長圖譜,展示的是,我們從未像粗糙的流行詞匯“巨嬰”描述的那樣無知無用,但也并非可以隨意操控優化的機械。我們大多是肉體凡胎,一步一個腳印地長成了今天這個模樣。
(柯晗,發展心理學博士/作家和童書翻譯/女權主義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