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比東北人還愛去海南的,居然是俄羅斯人?
原創(chuàng) 傻狍子 三聯(lián)生活實驗室

曾經(jīng),提到三亞的候鳥,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東北人。“冬天一來,他們就準時降臨。”
殊不知,如今這個名號卻被俄羅斯人截胡,“現(xiàn)在的三亞,遍地都是曬得通紅的俄羅斯人,那體量就像是把莫斯科地鐵早高峰,直接空投到了大東海。門一開,都擱這下餃子呢。”

亞龍灣、大東海的沙灘上,躺滿了穿著比基尼、曬到皮發(fā)紅的俄羅斯家庭組。“別人來三亞是防曬,俄羅斯人組團補漆。”

圖源:一支桃桃
景區(qū)超市、小商店甚至蘭州拉面,都貼上了俄文翻譯。三亞本地菜市場里,俄羅斯脆皮烤饅頭也已悄然登陸——

出租車司機都能整兩句俄語,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黑海口岸。而最懂搞錢的餐廳早已重金雇來了斯拉夫美女,站在門口招攬老鄉(xiāng)點菜。
“在三亞,最經(jīng)不起推敲的俄式血統(tǒng),反倒是把自己一頓描眉畫眼的俄羅斯產(chǎn)品館。”

圖源:星海
有非東北籍的外省人來三亞過年,被前后左右的俄語狙擊,“還以為一腳踏進了海參崴,直接從‘老內’變成了‘老外’。甚至連沙灘沖腳池,都裝載了中俄雙語系統(tǒng)。”

網(wǎng)約車師傅都總結出規(guī)律了:東北人“占領”海南用了20年,俄羅斯人“占領”三亞只用了2個冬天。
“俄羅斯人玩的是‘閃電戰(zhàn)’——飛機一落地,直接沙灘躺,街邊倒閉的那家沙縣小吃,現(xiàn)在掛個俄文招牌變身中俄友誼驛站,點菜就送伏特加子彈杯,老板連夜學會用俄語喊‘兄弟干杯’!”
三亞現(xiàn)在就像個大型俄羅斯套娃——扒開一個俄羅斯游客,里面還藏著三個來度假的俄羅斯親戚。

圖源:從南到北.
東北人也開始彎道超車,轉換賽道,從“三亞租車地頭蛇”變身“俄語翻譯”。以至于如今大東海的沙灘上,一半是做生意的東北人,一半是排隊消費的俄羅斯人。

原本,大家以為東北人飛三亞的5個小時起步的航班,已經(jīng)是極限拉練了。沒想到俄羅斯人橫跨8個時區(qū)、7000公里的“空中綠皮”,才是真的在輸送“鐵腚特種兵”。

如果你還在質疑俄羅斯人千里迢迢來三亞的真實性,他們會告訴你,三亞已然成了他們的遠方信仰——這種執(zhí)著程度,堪比北極熊找蜂蜜,距離不是問題,問題是去得夠不夠快。
但是,俄羅斯人的特種兵模式僅限于來三亞的航班上,因為他們一旦落地,就會立馬解鎖松弛度假的氛圍。
“行程基本僅限于大小東海和亞龍灣,入住酒店,立馬換上比基尼,在海灘開啟煎餃模式,每隔半個小時翻個面。從早上七點開始曬到太陽落山,就跟焊在灘上一樣。”

圖源:Cheryl.W
以三亞如今的國際化程度,外省人來了,都要先做個心理建設。
北京人小周形容第一次來大東海的這種震撼,導航顯示在三亞,但是抬頭一看怎么感覺穿越到了莫斯科的郊外。“三亞就像是倒?jié)M伏特加的蟻巢,吸引著一波又一波的俄式蟻兵。”

圖源:大魚燉海棠
看著一沙灘的比基尼,小周甚至有點拘謹了。“走在三亞沙灘上特別魔幻,左邊一群俄羅斯人在曬日光浴,右邊一群東北人在啃冰棍,中間夾著幾個海南人,普通話還沒說利落,張嘴就是流利的俄語。”

對俄羅斯人來說,三亞再遠也是離太陽最近的飛地,“畢竟從零下40°C的暴風雪飛到25°C的三亞,不叫旅游,叫‘生存模式切換’。是真正的'地理意義上的一小步,生存質量上的一大步'。”

最懂享受的俄羅斯人,來三亞只為瘋狂養(yǎng)生。在三亞做推拿的小北師傅就接待了不少俄羅斯友人。在他看來,俄羅斯人如此熱衷中醫(yī)推拿、拔罐、針灸這些傳統(tǒng)項目的原因,可能僅僅因為原生地的氣候,導致不少人被骨關節(jié)等慢性問題困擾。
“不打針不吃藥,在床上兩眼一閉,舒服一躺,就能利落好幾個月的操作,對他們來說堪比魔法。有人甚至專門請了在地翻譯,邊做邊學習。”
以前,來三亞旅游的俄國人,喜歡買貝殼項鏈做伴手禮,如今他們開始囤中藥耳環(huán)、拔罐器和各種養(yǎng)生茶。有脾氣急的俄羅斯大媽,直接跟廣場上的本地人,就地打一套太極拳,動作比俄羅斯方塊還標準。

圖源:星海
大東海旁的茶室,也成了俄羅斯美女打卡點,綁成麻繩結的鷓鴣茶,就像是迷你版俄羅斯套娃,成了到此一游的“神秘東方伴手禮”。
而沙灘曬背,則被俄羅斯人視為性價比最高的養(yǎng)生方式,“每個人都在努力把后背的紅斑曬均勻,這不僅為了健康,也是被熱帶太陽洗禮過的證明。”

圖源:一支桃桃
小周過年入住的哈曼酒店,俄羅斯人的濃度直逼99%,“酒店還有專門針對俄羅斯人的中醫(yī)理療。我甚至看到有俄羅斯小孩早上吃粥配枸杞,這哪是度假?這是來續(xù)命的。”
本地人橘子告訴我,他小時候看報紙報道過,“十幾年前,大概博鰲論壇期間,俄羅斯人發(fā)現(xiàn),三亞的神秘東方療愈力量:中醫(yī)+氣候,能治各種慢性病,從此拖家?guī)Э谀昴瓿ァ!?
就像是北歐海盜尋找溫暖港灣,俄羅斯人把三亞當成了現(xiàn)代版“長生不老泉”。神秘的三亞,再遠也比西伯利亞的春天來得近——10小時的飛行,換5個月的陽光,這買賣穩(wěn)賺不賠。

曾經(jīng),三亞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如今被網(wǎng)友稱為“遠方索契”。
對于俄羅斯人來說,飛來三亞度假,確實是性價比之旅,“相比國內被寡頭們炒到天價的索契而言,三亞的性價比顯而易見,如果說去索契是燒錢,來三亞就是理財。”

當然,三亞的俄羅斯人并非一夜長出來的。
早年俄語專業(yè)畢業(yè)的大牙告訴我,曾經(jīng)他們畢業(yè)熱門方向之一,就是到三亞賣貨。“疫情前三亞俄羅斯人就很多,只不過這兩年忽然開始猛增了。”
而且從原本單一的海島度假游,如今已經(jīng)升級到了民間文化交流,“三亞多了好多俄羅斯店主,他們不是單純地販售俄貨,而是增加了很多體驗項,促進文化交流。”

圖源:林子芹Quincy
三亞島內也遍布各種與世界接軌的度假體驗,在不少憧憬熱帶島嶼風情的的俄羅斯中產(chǎn)心中,埋下了此生必去的愿望。阿吉從事房產(chǎn)工作的表姐告訴我,他們行業(yè)不少人,早就開始瞄準這些游客,“有人提議打個‘三亞,離赤道最近的布爾喬亞生活’的銷售口號。”

圖源:Vivi在生活
如今,三亞陸續(xù)開通多個俄語地區(qū)的直飛航班,加上三亞“停留時間最長為30天”的對俄免簽政策……這些王炸組合,就像是精準投放的“維他命導彈”,正中戰(zhàn)斗民族那顆被西伯利亞寒風摧殘多年的小心臟。
ENDING:
起初,俄羅斯人以為三亞是“中國邁阿密”,來了發(fā)現(xiàn)是“東北第四省”。
貼滿俄文招牌的“餃子王東北菜”,成了三亞俄羅斯人的老鄉(xiāng)會。以至于不少俄羅斯人反倒在三亞品出了一絲“近鄉(xiāng)情更怯”的滋味。

圖源:三亞小邵Hazel
“三亞作為旅游城市的特殊性正在于,作為度假式移民地,讓異鄉(xiāng)人總能找到家的錯覺,而本地人早已習慣了這份熱鬧的錯位。
就像中國人即便去了巴厘島,因為同胞扎堆,于是恍惚以為自己沒有走遠。走在烏布的路邊,也以為只是在五道營citywalk。”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俄羅斯人涌入三亞這件事?
頭圖來源:一支桃桃
原標題:《比東北人還愛去海南的,居然是俄羅斯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