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 +1157
業內專家:我國有政策空間和余地應對外部不確定性
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征收“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業內專家表示,當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經歷深刻變化,不確定性影響加大。我國宏觀政策還有空間和余力,將根據形勢需要和外部影響動態調整,加強逆周期調節。
業內專家表示,當前貨幣與通脹、增長、就業之間的關系比以往更加復雜,主要經濟體央行政策調整更多體現為數據依賴,宏觀調控政策很難再像過去線性外推政策走向。關稅戰導致的金融市場劇烈波動與國際局勢、各國經濟政策調整復雜互動,給各國貨幣政策制定帶來更大挑戰。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認為,經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需要暫停降息。歐央行認為,貿易戰將對經濟產生“不可忽視”的直接沖擊。日本央行則表示,將采取謹慎觀望的態度,等待美國關稅政策走向更加明朗。
我國一季度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市場機構普遍預計一季度GDP增速將在5%左右。
專家表示,今年以來財政政策提早發力,貨幣政策也繼續保持較強支持力度,當前國內宏觀調控大的思路上轉向消費與投資并重且更加注重消費,這些都在支持內需加快恢復,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最新出爐的一季度金融數據保持較好增長態勢。
4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5.1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7萬億元。同時,信貸結構不斷優化,普惠小微、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仍保持在10%左右,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增速超過20%,均快于全部貸款增速。
專家指出,今年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仍在繼續發揮作用,金融機構也加大挖掘支持實體經濟的潛力。支持“兩重”“兩新”系列政策對需求拉動效果持續顯現,新動能進一步發展壯大。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有序實施,人工智能等新領域實現突破,發展新優勢不斷顯現。有效需求持續回暖,是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根本動力,也是信貸增長保持韌性的根源,有效推動了近幾個月貨幣信貸數據的回升。
業內專家表示,去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推動貨幣政策框架轉型,優化貨幣政策中間目標,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明示政策利率,強化利率政策執行,這些都有助于進一步增強貨幣政策調控的有效性,適應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調控需要,未來各項貨幣政策舉措還會繼續有效落地。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我國宏觀政策還有充足空間,能夠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變化,保持國內經濟合理增長。
專家表示,我國經濟增長有很強韌性,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回旋余地大且富有活力,產業結構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與全球經濟的發展合作還會持續積極推進,中國有能力應對外部干擾和風險沖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