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抗走入死胡同后的無奈之舉?美伊今舉行核問題談判|907編輯部
歡迎來到播客“907編輯部”!
美國總統特朗普2025年1月重返白宮后,在俄烏、關稅等問題上動作頻頻的同時,也沒有忽略對中東地區,尤其對伊朗的關注。
一方面,特朗普新政府在上任伊始就恢復了第一任期內對伊朗的諸多“極限施壓”措施,包括尋求將后者石油出口規模打壓至“零”,以此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另一方面,過去一個月來,美國和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在紅海交火不斷,并陸續增派航母打擊群及多架B-2A隱身戰略轟炸機前往附近區域。
面對美方持續施壓,伊朗亦表現強硬回應,并對特朗普致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一事反應冷淡。
4月7日,特朗普在會見到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后宣布,美伊兩國將于4月12日在阿曼就伊朗核問題進行“直接”談判。伊朗方面隨后證實了這一消息,但否認了“直接”談判的形式,強調是“間接”談判。此后,特朗普再度施壓稱,他已設定美伊就伊核問題達成協議的最后期限,如果伊朗不放棄核武器計劃,以色列可能會帶頭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
掐架正起勁的美伊兩個國家,為何突然坐上了談判桌?
一邊談判一邊威脅,美國的“極限施壓”還有幾分力?
伊朗究竟會不會獲取核武器?影響伊朗擁核選項的因素有哪些?
談判結果有幾種可能性?預計將對兩國及地區格局產生哪些影響?
我們將在這一期節目中為大家解讀。
-本期對談-
主播:朱一墨
嘉賓:李怡彬
-時間軸-
00:00-09:32 美國和伊朗此刻開啟談判的原因
-美國“極限施壓”下已無后手
-急于限制伊朗核計劃
-軍事手段風險過高
-美國戰略重心不在中東
-伊朗已被逼到墻角
-戰略威懾能力喪失殆盡
-國家安全短板明顯
-經濟問題嚴重
09:32-14:25 談判涉及的方面和可能的結果
-美國三大訴求——核計劃、彈道導彈、代理人網絡
-伊朗核心訴求——解除經濟制裁
-雙方立場差距太大,難以達成協議
-伊朗不謀求核武器,不太可能引發軍事沖突
14:25-16:32 伊朗是否有獲取核武器的動機?
-陷入經濟困境
-無法解決戰術困境
-戰略上仍處下風
16:32-21:57 地區局勢影響幾何?
-以色列反對美伊達成協議
-對海灣阿拉伯國家影響巨大
-沖突對美伊兩國是雙輸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