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阮籍、陶淵明:“垮掉的一代”?

〔明〕佚名 《陶潛軼事圖》(局部)
最近幾年,比較文學之風吹進了古典文學研究的園地,大家的眼界開闊了,思路靈活了,這是好事。但是,我們耳邊眼前也不時接觸到一些新奇的論調,例如莊子的散文、李賀的詩似“意識流”啦,陶淵明是“頹廢主義”啦,最近又有人說,晉朝的阮籍、嵇康、呂安、向秀,還有孫登、陶淵明,都是“垮掉的一代詩人”。
有一點新奇的論調,并不一定是壞事。自清末西學東漸以來,歷史文學界就頗流傳過一些新奇的議論。如屈原的《離騷》是秦始皇博士的《仙真人詩》啦,墨子是印度人啦,大禹是一條蟲啦,如此等等。
近幾年的新奇議論,就其“驚世駭俗”的程度來說,似乎比之前人也還略遜一籌。本文只想討論一下阮籍、陶淵明,能不能算“垮掉的一代”?

〔明〕丁云鵬《漉酒圖軸》
此圖描繪東晉陶淵明漉酒的情景
阮籍、陶淵明等人有其憤世嫉俗、狂放、怪誕的一面,這是眾所周知的:
帝引為大將軍從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殺母者,籍曰:“嘻!殺父乃可,至殺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殺父,天下之極惡,而以為可乎?”籍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之不若。"眾乃悅服。(《晉書·阮籍傳》)
司馬氏為了篡位很提倡孝道,主張以孝治天下。因為,“若主張以忠治天下,他們的立腳點便不穩,辦事便棘手,立論也難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明〕劉仲賢《七賢圖》
阮籍的跡近滅倫的狂言實質是和司馬昭開玩笑的,是有激而言,在實際行動上,阮籍卻是一個以“事母至孝”聞名的孝子。又如:
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嘗詣飲,醉,便臥其側。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晉書·阮籍傳》)
愛美而居然不顧禮法,居然又能獲得少婦丈夫的諒解,可見其行為之大膽。雖跡近流氓,而內心之純潔,實不讓兒童。
他的八十多首《詠懷詩》,雖然有不少難懂的,但也有一部分,可以窺見其憂憤之深廣。鐘嶸說他:“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黃節說他:“志在濟世,而跡落窮途;情傷一時,而心存百代。”肯定得并不過分。

〔元〕趙孟頫《畫淵明歸去來辭圖》(局部)
至于陶淵明,除了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而自動辭官這件事頗使同時代人驚訝而外,他的行為是很平和的。
他的詩,除《述酒》等少數篇章而外,也是平易近人的。但語言的樸素平易,并不掩蓋他精神世界的深邃與豐富。就舉他的《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這首詩來說吧: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
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
晨出肆微勤,日入負禾還。
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
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
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
但愿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查一下歷史,就在這一年的二月到八月他的家鄉潯陽,發生了盧循義軍與劉裕官軍的激烈拉鋸戰,江州刺史何無忌戰死。但是在他的詩里,只是反復地咀嚼著人生衣食的常理,認真地描述著春種秋收的常業,對戰爭一字不提。
在如此動亂的年月,如此動亂的地方,他能寫出這樣平靜自然的詩,應該說是一個奇跡。他多么像一個飽經憂患而能處變守常的老農民啊!他不提戰事并不是什么逃避現實,而是以沉默回答現實,無怪蕭統說他的詩是“語時事則指而可想”!

〔近現代〕傅抱石《淵明沽酒圖》
總之,阮籍、陶淵明雖然或多或少有一些為常人所視為狂、怪的言行,但他們都不是故意做一些與眾不同的行為,以掩蓋自己的庸俗與空虛。
他們的詩文,雖然或多或少有難懂之處,也并不是故意弄一些玄虛晦澀的詞句以掩蓋自己的貧乏與淺薄。
我沒有會見過國外的垮掉的一代的詩人,也沒有拜讀過他們的詩集,但據說這類作家的內心是頗為空虛可憐的,用他們來比阮、陶兩人,或用阮、陶兩人來比擬他們,我總覺得頗有些不倫不類。
阮、陶兩人無論對現實有多么深刻的不滿,他們從沒有失去自己的信念,沒有承認自己是什么“垮掉的一代”。

〔清〕倪田《山輿圖》
圖繪陶淵明兒子和弟子負輿他出行的情形
如果再把朱熹、辛棄疾、龔自珍、譚嗣同等評論陶淵明的話引出來,陶的形象就更高了。阮、陶的詩誠然“無法動搖他們那個社會”,但他們卻可以證明,他們并沒有對那個社會屈服。
新奇的論調,并不一定是壞事。但新奇的東西未必都經得住時間的檢驗,未必都經得住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

《陶淵明》(中國人的精神建筑師)
據說美國的一位垮掉的一代詩人很喜歡寒山和尚的詩和禪宗的語錄,很向往東方哲學和文學的神秘。寒山子的詩里,就有這樣的名句:
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根據不足的新奇論調,其壽命也不過是不耐寒的芙蓉而已!
點擊圖片購買
《陶淵明》(中國人的精神建筑師)
廖仲安 著
大連出版社
《陶淵明》是著名作家廖仲安的代表作。廖仲安曾任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兼職教授,唐代文學研究會第一屆常務理事。
他是當代研究陶淵明的權威學者,其對陶淵明的研究全面而細致,多有獨到見解。

他通過對文獻的考證和發掘,對當時社會背景的深入分析,并結合對陶淵明各時期文學作品的分析,將陶淵明的一生分為青年時期、從出仕到歸田、《歸去來辭》和《歸園田居》、歸田以后的生活、《飲酒》二十首、《桃花源詩并序》、晚年的生活等幾個部分。

梳理了陶淵明的思想來源及發展變化,解讀了陶淵明的隱逸生活和人生追求,完整展現了陶淵明從傳統文人向隱逸詩人轉變的思想脈絡和陶淵明創造的理想生活。
本書是當代研究陶淵明的開山之作和集大成之作。此次出版,新增4篇廖仲安有關陶淵明的文章和《陶淵明年譜》,方便讀者更全面深入了解陶淵明所處的時代和他的作品。

書末附明代仇英所繪《桃花源圖》超長大拉頁(72cm),高清彩色印刷,感受古人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原標題:《阮籍、陶淵明:“垮掉的一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