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9歲的她救了數千名患者,卻被復發奪走生命:如何用NK細胞守住癌癥治療的最后勝利?

2025-04-09 16:21
来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号

大家好,我是一夢悟空,歡迎來到大白話科普細胞療法的《悟空說細胞》,多聽悟空說細胞,少把智商稅來交。

引言

她走了,39歲的生命,留下一道巨大的問號。

4月5日凌晨,上海浦東風信子罕見病關愛中心發布訃告:創始人曹茜因直腸癌復發轉移,治療無效,于2025年1月31日離世,年僅39歲。

從確診到去世,僅僅50余天——時間之短,令人心碎。更令人心痛的是,曹茜曾用9年時間,為數千名罕見病患者爭取過生命的尊嚴與希望;而命運最終卻未能給她自己留下一次逆轉的機會。

在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為什么癌癥依然如此無情?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初次治療并不可怕,真正威脅患者生命的是復發和轉移。

如何在癌癥治療后真正守住生命?越來越多科學證據指向一種關鍵力量——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這一戰斗在最前線的“細胞衛士”的秘密。

01 什么是NK細胞?人體自帶的“復發終結者”

在人體免疫系統龐大的防御軍團中,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自然殺傷細胞)是一支獨特且強大的特種部隊。

與需要經過訓練、特異性識別的T細胞和B細胞不同,NK細胞天生就擁有“直覺式殺傷力”——它們能直接識別并清除異常細胞,包括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發生癌變的細胞,而無需事先暴露或激活。

NK細胞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們通過識別細胞表面的壓力信號和自我喪失信號來判斷目標。當一顆正常細胞失去MHC-I分子表達,或者釋放出應激標記物,NK細胞便會迅速出動,釋放穿孔素(Perforin)和顆粒酶(Granzyme),在數分鐘內擊穿病變細胞的膜結構,引發細胞程序性死亡。

大量研究已經證實,NK細胞在控制腫瘤發展、遏制微小殘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防止復發與遠處轉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當患者經歷了手術、放療、化療等初始治療后,體內殘留的微小癌細胞極易“死灰復燃”,而維持高效活躍的NK細胞活性,成為壓制這些潛在威脅的關鍵。

然而,許多腫瘤患者在確診或治療過程中,體內NK細胞數量和功能常常出現明顯下降。這一免疫空窗期,正是癌癥復發、轉移最危險的時刻。

因此,理解并激活NK細胞,不僅關乎預防癌癥的發生,更關乎能否守住已獲得的治療勝利。

02 科學實證:NK細胞療法在預防復發和轉移中的臨床價值

隨著對NK細胞機制理解的不斷深入,科學界開始探索:如果患者自身的NK細胞功能不足,能否通過體外擴增、激活后回輸,形成一支更強大的免疫防線?這便是NK細胞療法誕生的起點。

一項針對肝癌患者的研究顯示:經過肝切除手術后的患者,在接受6次NK細胞回輸治療后,三年無復發生存率(RFS)提高了近兩倍,與對照組相比,遠處轉移發生率顯著下降。

這一成果,驗證了強化NK細胞活性可以有效清除微小殘留病灶(MRD),是鞏固治療成果、預防復發轉移的重要手段。

此外,日本、韓國、中國等地在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種實體瘤領域,均已開展了不同階段的NK細胞回輸臨床研究。整體趨勢顯示,NK細胞療法能夠顯著提升患者體內的免疫監視水平,延緩甚至阻斷癌癥的復發進程。

03 誰最需要關注NK細胞?高風險人群警示

在癌癥防復發與轉移的戰線上,NK細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于不同群體,NK細胞功能的維護和激活,顯得尤為迫切。

首先是術后高風險患者。無論是直腸癌、乳腺癌、胃癌還是肝癌,手術切除后的患者體內往往殘留極微小的癌細胞。這些細胞肉眼無法發現,也不一定能在影像學上直接檢測出來,但它們隨時可能成為復發、轉移的源頭。

而研究顯示,手術、放療、化療等過程本身也會暫時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尤其是NK細胞數量和活性顯著下降。因此,術后通過NK細胞回輸或激活療法,強化機體清除殘留癌細胞的能力,成為鞏固治療成果的重要環節。

其次是復發風險高的患者群體。如肝癌AFP持續偏高者、乳腺癌HER2高表達者、肺癌術后C反應蛋白(CRP)水平異常者等。這些患者即使臨床指標一度正常,但復發率本身就高于普通群體,體內微環境易于癌細胞重新生長,NK細胞功能是否充足,成為能否守住防線的關鍵。

第三,長期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慢性感染者、高齡患者、慢性應激狀態者,也是NK細胞功能易受損的典型代表。這部分人即使未曾患癌,但面對潛在癌變風險,NK細胞數量與活性同樣是“隱形護盾”。

現實中,很多患者在初次抗癌成功后,放松警惕,忽視了免疫系統的二次修復,最終在體力恢復但免疫尚未恢復期間,給了癌細胞卷土重來的機會。

而如果能夠在這一階段及時檢測NK細胞活性,必要時進行干預,無疑將大幅降低復發與轉移的風險。

04 如何科學激活NK細胞?筑牢生命的最后防線

面對癌癥復發與轉移的隱形威脅,提升NK細胞功能,成為重塑免疫防線的關鍵。那么,科學界目前有哪些手段可以有效激活或增強NK細胞呢?

體外擴增與回輸療法。

目前已有多項臨床試驗證實,通過采集患者外周血中的NK細胞,體外使用特定因子(如IL-2、IL-15)進行擴增與活化,培養成數量充足、殺傷力強大的“超級NK細胞”,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可以顯著提高清除腫瘤細胞的能力。

例如,中國、韓國、日本多個中心已將“自體NK細胞回輸療法”應用于術后鞏固治療,效果初步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需要強調的是,科學干預NK細胞必須個體化。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接受回輸療法,尤其是初治成功、免疫狀態良好的患者,應以監測為主。而對于高危人群,則應在專業醫生評估下,考慮主動干預,提前筑牢免疫屏障。

在與癌癥長期抗衡的戰役中,真正決定生死的,往往不是第一次勝利,而是能否抵御第二次、第三次的反撲。而在這場無聲的防守中,NK細胞,就是我們體內最值得信賴的勇士。

05 結語

曹茜的離世,再次讓我們痛切地意識到:與癌癥的斗爭,從來不是一次手術、一次治療的勝利,而是一場長達數年、甚至終生的保衛戰。而復發與轉移,是這場戰役中最兇險的暗流。

幸運的是,科學正在給我們提供新的武器——NK細胞,這支天然的“殺手部隊”,正以獨特的先天免疫優勢,成為預防癌癥復發與轉移的重要力量。

真正的康復,不止是擺脫腫瘤,更是守住免疫系統的最后防線。愿我們記住每一位為生命奮斗過的人,也愿每一個走過抗癌之路的人,都能在科學和自身力量的雙重守護下,迎來真正的長久安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香港六合彩开奖| 顶级赌场娱乐城| 洛克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真人百家乐试玩账号| 百家乐种类| 天猫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大发888电话客服| 百家乐路子技巧| 必博百家乐游戏| 玩百家乐官网的高手| 大发888娱乐城官网下载| 百家乐官网破战| 百家乐官网开放词典新浪| 优博百家乐现金网平台| 澳门立博| 广州百家乐赌场| 金海岸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武陟县| 大发888下载df888| 新全讯网a3322.com| 百家乐官网平客户端| 荔浦县| 合法赌博网站| bet365娱乐城官网| 老虎机加分器| 百家乐投注注技巧| 百家乐胜率在哪| 襄樊市| 尉氏县| 汕尾市| 新奥博娱乐城体育投注| 澳门百家乐必杀技| 七胜百家乐官网娱乐| 网上现金赌博游戏| 真博线上娱乐| 奔驰娱乐城开户| 大发888手机| 百家乐园选蒙| 做生意怎样看风水| 百家乐专打和局| 游戏厅百家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