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常見的泌尿系結石有5種,如何防治?
某日下午,急診室接待一名因突發劇烈腰痛伴血尿緊急就醫的患者金先生,就診時疼得蜷縮在急診床上直冒冷汗。急診B超顯示,一顆8mm的結石卡在右側輸尿管膀胱入口,同時合并右腎積水。這種看似普通的"小石頭",可能會引發急性腎絞痛、感染甚至器官衰竭。現代醫學發現,通過結石成分分析,我們不僅能揪出結石形成的"元兇",還能根據結石成分制定個性化防治方案。本文將帶您了解這顆"小石頭"背后的科學。
一、泌尿系結石:沉默的"定時炸彈"
1.1 認識泌尿系結石
泌尿系結石是尿液中礦物質結晶形成的固體顆粒,常見于腎臟(腎結石)、輸尿管(輸尿管結石)、膀胱(膀胱結石)等部位。中國是結石高發區,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2倍。結石小如沙粒,大如核桃,其成分包括草酸鈣(占80%)、尿酸、磷酸鈣等。
1.2 癥狀的"迷惑性"
無癥狀階段:腎結石可能長期潛伏,僅體檢時發現
急性發作:輸尿管結石常引發"刀割樣"腰腹痛,可放射至會陰部,伴惡心嘔吐
隱秘危害:長期梗阻會導致腎積水、感染,最終損害腎功能
二、結石成分分析:破解結石密碼的"金鑰匙"
2.1 為什么要做成分分析?
當患者排出或取出結石后,醫生會建議進行成分檢測。這項檢查的意義在于:
揭示病因:草酸鈣結石提示代謝異常,尿酸結石與痛風相關
指導治療:尿酸結石可用藥物溶解,而感染性結石需抗感染治療
預防復發:通過調整飲食結構,降低同類型結石復發風險
2.2 檢測方法揭秘
紅外光譜法:通過分析結石分子結構精準鑒定成分
化學定性法:通過化學反應初步判斷主要成分
X射線衍射:適用于復雜成分分析
三、五大常見結石的"個性檔案"
3.1草酸鈣結石(80%)
特征:表面粗糙如桑葚,X光顯影明顯
克星:減少菠菜、巧克力等高草酸食物,適量補鈣可減少腸道草酸吸收
3.2尿酸結石(5%-10%)
特征:黃色光滑,X光不顯影
對策:堿化尿液(pH>6.5),控制海鮮/動物內臟攝入,服用降尿酸藥物
3.3感染性結石(磷酸鎂銨)
特征:灰白色易碎,常形成鹿角形結石
重點:需徹底清除結石并治療尿路感染,復發率高達50%
3.4胱氨酸結石(罕見)
特征:蠟樣黃色,與遺傳相關
管理:需終身堿化尿液,飲水量需達3L/天
3.5磷酸鈣結石
特征:多繼發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關鍵:治療原發病,限制高磷
四、防治策略:從被動治療到主動防御
4.1 階梯式治療方案
泌尿系結石的治療遵循"創傷最小化、效率最大化"原則,根據結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身體狀況制定階梯化方案:
第一階梯:保守治療
適用于直徑<0.6cm、表面光滑的結石。通過每日飲水2.5-3升增加尿流沖刷力,配合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松弛輸尿管平滑肌。推薦餐后1小時進行體位排石運動:腎上盞結石采用跳繩、籃球等跳躍運動;腎下盞結石需倒立(每次5分鐘,每日3次)或胸膝臥位(跪趴姿勢)。約60%-80%的輸尿管結石可通過此法自然排出,一般觀察周期為2-4周。治療期間需監測體溫,若出現發熱、持續劇痛應立即就醫。
第二階梯: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
主要針對1-2cm的腎盂或上段輸尿管結石。通過X線/B超定位,利用高能沖擊波將結石粉碎至<4mm顆粒。每次治療約需30分鐘,通常需1-3次治療,間隔期不少于7天。但肥胖(BMI>30)、凝血功能障礙、嚴重脊柱畸形或結石下方尿路梗阻患者禁用。術后可能出現血尿(持續1-3天)、"石街"(粉碎結石堆積)等并發癥,需配合藥物排石及定期復查。
第三階梯:微創手術
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經尿道插入可270°彎曲的軟鏡,搭配鈥激光粉碎2cm以下腎結石,尤其適合腎下盞結石。術后留置雙J管2-4周,住院時間通常3-5天,碎石清除率可達85%-90%。
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在腰部建立0.5cm通道直達腎臟,適用于≥2cm的鑄型結石或鹿角形結石。采用超聲/氣壓彈道聯合碎石,清石率超過95%,但存在出血(發生率約5%)、感染等風險,術后需絕對臥床24小時監測生命體征。
選擇策略:約70%患者可通過前兩階梯解決,當結石導致嚴重梗阻、感染或保守治療無效時升級手術方案。無論何種治療,術后均需配合結石成分分析制定預防措施,降低50%-70%的復發風險。
4.2 個性化預防方案
根據結石成分制定"飲食處方":

附:“生活防石指南:人人都能做到的5件事”
1.飲水利尿:沖刷泌尿道的"天然清潔工"
每日飲水需達到2.5-3升(約每2小時喝200ml),使尿量維持在2升以上。研究表明,尿量增加50%可使結石復發率降低86%。建議選擇白開水、檸檬水(含枸櫞酸抑制結晶)或淡茶,避免含糖飲料和濃茶咖啡。可下載喝水提醒APP或使用帶刻度的水杯,尤其注意運動后、睡前2小時要補充水分。觀察尿液顏色應接近透明琥珀色,若呈深黃色說明飲水不足。
2.科學補鈣:破解"鈣悖論"的智慧
每日攝入800-1000mg鈣(相當于300ml牛奶+1盒酸奶+50g豆腐),但需與高草酸食物(如菠菜)錯開2小時食用。腸道中的鈣會優先與草酸結合排出,反而減少尿液中草酸濃度。需警惕鈣片過量(>1200mg/天)可能增加結石風險,骨質疏松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補鈣。可選擇低脂乳制品、芝麻醬、蝦皮等天然鈣源。
3.適度運動:給結石一個"加速度"
每天進行30分鐘的體位排石運動:腎上盞結石可練習跳繩、籃球等跳躍運動;腎下盞結石建議倒立(每天3次,每次5分鐘)或胸膝臥位(跪趴姿勢)。研究表明,堅持快走可使結石排出率提高40%。注意運動后及時補水,避免脫水導致尿液濃縮。辦公室人群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減少久坐導致的尿液淤積。 定期體檢:構筑結石"預警防線"
每年至少1次泌尿系B超(無輻射、靈敏度高),40歲以上或結石病史者建議每半年檢查。體檢套餐中要包含尿常規(觀察結晶、pH值)和血鈣/尿酸檢測。家族中有結石患者的人群,可增加24小時尿成石危險因素分析。發現3mm以下結晶時可及時通過飲食調整干預,避免發展成結石。拒絕憋尿:切斷結晶的"生長溫床"
膀胱儲尿超過400ml時,尿液中的礦物質易析出結晶。建議白天每2-3小時排尿1次,夜間起夜1次為佳。長途駕駛、會議等特殊場景,可提前排空膀胱并攜帶應急尿袋。養成"二次排尿"習慣:首次排尿后等待20秒再嘗試排出殘余尿液。研究發現,及時排尿可使結石形成風險降低34%。
【簡介】
長海醫院泌尿外科是1951年成立的我國第一批泌尿外科專業學科,是國家和上海市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軍隊重點建設學科,教育部創新團隊“973”牽頭單位,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臨床評價技術平臺,國際泌尿外科學會和首批衛生部示范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上海市“重中之重”泌尿系統疾病臨床醫學中心,上海市泌尿系統腫瘤微創及精準診療中心,全軍前列腺疾病研究所,全軍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研究所。建科以來,以“泌尿生殖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及微創技術”為主攻方向,在泌尿系腫瘤(腎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與結石、前列腺疾病、男科、生殖與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后腹膜腫瘤、微創泌尿外科技術等領域特色鮮明,已形成以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為理念的泌尿系統疾病綜合研究體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