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7
母親孕期“高脂肪、高糖”飲食或使孩子自閉癥、多動癥風險增加
·不健康的飲食模式,將使多動癥風險增加66%,自閉癥風險增加122%。反之,即便稍微偏離該飲食模式,也可能降低神經發育障礙的風險。
母親在懷孕期間吃得不健康,不僅可能引起妊娠糖尿病等疾病,還會對胎兒發育造成影響。近日一項研究發現,以高脂肪、高糖且缺乏新鮮食材為特征的“西式飲食模式”與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癥”)和自閉癥有關。
這項研究于2025年3月3日發表在《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上,作者是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丹麥兒科哮喘中心等機構的一支研究團隊。研究人員分析了丹麥和美國四個大型獨立隊列中 6 萬多名孕婦的飲食模式、母親與孩子的血液樣本和孩子的多動癥診斷情況。研究通過代謝組學分析血液樣本,揭示了飲食與神經發育障礙之間的生物學聯系。
研究人員首先對丹麥的508名孕婦在懷孕24周時報告的飲食進行了分析,并發現其中主要有兩種模式,作者們將其命名為“西式飲食模式”(Western dietary pattern)和“多樣飲食模式”(Varied dietrary pattern)。
在西式飲食的“食譜”中,受歡迎的食物包括動物脂肪、精制谷物、高能量飲料、香料、全脂牛奶、零食、紅肉、奶酪、果醬和糖漿、加工肉類、番茄和土豆制品以及雞蛋。與它們相比,葉菜、全谷物、貝類、魚、水果等等則較少出現。而在多樣飲食模式中,食物較為均衡,全谷物、魚類、低脂奶制品、蔬菜等健康食品出現得更多。
這個母嬰樣本中還包含孩子10歲時通過臨床評估得到的神經發育情況。研究者們通過相關性分析發現,西式飲食模式與多動癥和自閉癥診斷方面存在顯著的關聯。
研究隨后在丹麥和美國的另外三個大型獨立母嬰隊列(分別包含59,725 對、656 對和 348 對母嬰)中驗證了這一關聯的存在。他們首先在采用西式飲食的母親血液中識別出了 43 種特定代謝物,通過機器學習計算得分發現,其中15種與多動癥風險增加相關。
“這些代謝物中很多來自飲食攝入,在調節炎癥和氧化應激方面發揮作用——這些因素在早期神經發育中至關重要。” 作者們寫道。
該研究還對母嬰血液代謝進行了縱向比較。結果發現,結果顯示,西式飲食模式代謝物得分與神經發育結果之間的統計學關聯在孕早期至中期始終存在。作者們推測這是因為在此期間胎兒大腦發育對母親的營養影響特別敏感。
論文指出,向西式飲食模式傾斜,將使多動癥風險增加66%,自閉癥風險增加122%。反之,即便稍微偏離該飲食模式,也可能降低神經發育障礙的風險。
“這些發現凸顯了通過針對性的產前飲食干預來預防神經發育障礙的潛力,并強調了早期干預的重要性。”研究寫道。
作者們也指出,研究雖然發現了孕婦飲食與胎兒神經發育障礙之間存在聯系,但不能說明二者一定存在因果關系,不排除其他因素的作用,如遺傳因素——自閉癥與多動癥的遺傳率高達80%。除此之外,研究還發現西式飲食依從性較高的女性往往體重指數(BMI)較高、懷孕期間吸煙以及使用更多的抗生素,這些因素都可能獨立地影響兒童發育。研究對這些因素進行了控制,但不能完全排除生活方式的影響。
參考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5-01230-z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