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好消息!3月起,這筆錢不用再交
近日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
2025年全系統為民服務
八件實事中
包括取消門診預交金
醫療機構將醫?;颊?/p>
住院預交金額度降至
同病種個人自付平均水平
今年3月正式實施

取消門診預交金意味著什么?
改革后
住院預交金會減少多少?
一起來了解
↓↓↓
什么是預交金?
首先要明白,預交金和掛號費可不是一回事兒。
預交金指的是患者在門診或者辦理住院之前,需要預先支付的一筆押金;這個押金,是作為后續治療費用的一種保障,也是公立醫院傳統的收費方式。20世紀80年代,為了減少患者排隊次數、縮短繳費等候時間,醫療機構相繼設立了住院預交金和門診預交金。
其實,現在很多地方都已經取消了門診預交金,這次是全國公立醫療機構3月起全面取消,并限時清退患者以前繳納的門診預交金。

圖源:信息時報
運行了三四十年的預交金
為何現在取消或者降低?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3月起,全國公立醫療機構取消門診預交金、將住院預交金降至同病種醫保患者個人自付的平均水平,以切實減輕患者預付資金壓力,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
取消或降低預交金,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減輕大家的經濟負擔。
取消門診預交金,意味著患者不會因為費用的問題,延誤治療。
降低住院預交金,意味著生病需要去住院,再也不用急著提前準備一大筆住院押金。
現在,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推行“先看病,后付費”的制度。這些制度,讓老百姓看病有更好的保障,取消或降低預交金就有了基礎保證。
央視新聞
,贊6475
改革后
住院預交金會減少多少?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兩個方面改革預交金管理:
停止收取門診預交金,限時清退患者已繳納的門診預交金。
持續優化門診收費流程,患者在門診就醫時,可以自愿選擇支付方式。
考慮到有些老人可能不會使用新型支付方式卻可能有頻繁就診服務需求,醫院也保留了為他們提供預存費用的方式。對門診手術、急診手術等類似住院一次就診需多次繳費的復雜情形,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醫療機構也可以預收費用。

圖源:信息時報
將醫?;颊咦≡侯A交金額度降低至同病種個人自付平均水平。
根據住院患者疾病診斷、治療方式、結算類型、患者醫保類型和報銷比例等因素,參考同病種前3年度實際發生的次均住院費用和個人自付費用,合理確定住院預交金額度。
要公示常見病種預交金收取額度,接受群眾監督,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權。
假設某醫院經測算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某病種過去三年平均住院費用是9000元,醫保報銷后個人平均自付的費用是3000元,該醫院向該類患者收取的預交金就不得超過3000元。

圖源:新華社
自2025年3月起
全國所有的公立醫療機構
取消門診預交金
將醫?;颊咦≡侯A交金額度
降至同病種個人自付的平均水平
來進一步減輕患者的就醫壓力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信息來源:中國政府網、中國普法、新華社、信息時報
統籌整合:羅湖發布
如需轉載,請注明以上內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