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的教堂墻面上,都畫有不同的宗教故事壁畫,很多壁畫在西方繪畫史上占有著極重要的地位,位于意大利的斯克羅威尼禮拜堂便是這其中的代表作之一。這座禮拜堂以其濕壁畫而聞名,由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西方繪畫之父"的喬托·迪·邦多納繪制而成。
斯克羅威尼禮拜堂
作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創者之一的喬托,創作了許多宗教壁畫,他的創作風格打破了拜占庭藝術繪畫的僵硬畫風。
巴爾第小圣堂中喬托所繪的圣方濟各之死
有歷史學家認為,喬托是第一位試圖畫出有透視感和深度空間的畫家,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他對于畫作中真實空間的努力表達,有些壁畫甚至還與教堂內部的實際情況結合,通過透視感來進行構圖。
喬托作品東方三博士的崇拜
他將作品融入到實體空間的創作手法,不僅在當時受到人們的認可和贊揚,這種影響力甚至對當代藝術的創作仍然有所啟發。
喬托作品中的人物非常立體,衣服的皺折自然,整幅作品有張力很強的透視感
1981年在古巴曼薩尼約出生的青年藝術家亞歷杭德羅·坎平斯(Alejandro Campins)就對喬托的作品非常感興趣。他在意大利圣米那諾的展覽《公共宣言》中所創作的壁畫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坎平斯的作品試圖引起人們對景觀的關注,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探討了建筑和景觀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而近期他的創作是由更多的“流離失所”和人文關懷構成。
《公開宣言》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圣吉米那諾,意大利
坎平斯13歲就開始了藝術方面的學習,“我記得在我開始學習之前,我畫了很多東西,但我并不喜歡和任何老師在一起畫,因為我不想被告知應該怎樣去畫畫。后來, 當我意識到接受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父母的原因,我決定去學習繪畫,這一做就做了十年。”
亞歷杭德羅·坎平斯(Alejandro Campins)
常青畫廊北京空間正在展出的作品,展示了藝術家近期由布面攝影轉換到傳統媒介——木材上所進行的系列創作。
亞歷杭德羅·坎平斯展覽空間現場 – 北京常青畫廊。攝影:楊灝
坎平斯繪出了他在不同國家,如荷蘭、意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和瑞士搜尋發現的在二戰及冷戰時期建造的一系列碉堡。
S/T de la serie Letargo,2018,布面油畫
歐洲的城市或鄉村景觀的一片和諧中所具有的建筑類型學,是尤為殘忍、荒謬的,它打破了對“構建物”和“自然”的定義的共識。
della série Letargo,2018,布面油畫
“碉堡就像大教堂,是戰爭的紀念地。它是一個時代的軍事力量及武力之無能的標志。它是關于抵抗和存活的工程,出發點是關于死亡的絕對邏輯和對其的深刻恐懼。它是仍未走遠的歷史的內核,提醒著人們不能、或不應該忘記過往,也許因為我們知道:美好和恐怖往往會不時重復。”
Pleamar, della série Letargo,2018,布面油畫
當超現實的風景進入到了白盒子,當戰爭的紀念地再次出現在眼前,你還看到了什么?YT和坎平斯聊了聊有關他創作的經歷與想法。
亞歷杭德羅·坎平斯(Alejandro Campins)
YT:你在展覽的介紹中提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喬托·迪·邦多納對你有著很大的影響。為什么對喬托·迪·邦多納的作品如此感興趣,他又是如何影響著你的創作?亞歷杭德羅·坎平斯:我對喬托的作品很感興趣,是因為他能夠把自己的作品融入到實體空間里,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其他專家也是如此。喬托有趣的是將景觀和建筑融合,并形成了一個偉大的舞臺,這個舞臺需要戲劇化的故事,這是直到那時才納入的代表性。
亞歷杭德羅·坎平斯(Alejandro Campins)
YT:你在圣吉米那諾的展覽上創作的這幅壁畫,是你第一次繪制壁畫嗎?這種經歷是否給了你更多的靈感又或是不同的創作角度?亞歷杭德羅·坎平斯:當然,我把這次的作品稱為壁畫項目。制作壁畫的墻需要時間和具體的要求來準備。這件作品本來是需要在三個月內完成的,為了進行這項工作,都沒有足夠的時間繪畫,實施這一項目還是非常有壓力的。
Ceremonia. 2017, project of fresco painting
一般情況下,當我做個展的時候,我會盡量根據實地空間去做作品。這次也算是一次古老的藝術實踐,讓我很感興趣。做這件作品對我來說很有挑戰性,因為它不僅是基于空間的繪畫,也同時是在把一個空間變成一件作品。我希望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做這種永久項目,按照壁畫所需的所有步驟。
《公開宣言》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圣吉米那諾,意大利
YT:壁畫的創作過程和畫布上的創作過程有什么區別?亞歷杭德羅·坎平斯:有許多不同。從準備完全不同的繪畫表層開始,到壁畫顏料的化學成分不同,會導致顯現出來的顏色也不同。在壁畫的創作過程中,對藝術家與作品之間的實體關系要求更高。在畫布上作畫,人們通常會有更多的控制,錯誤可以被糾正。在壁畫中,不能有錯誤的余地。重要的是,當你在畫布上畫畫時,你會在干燥的表面上作畫,而壁畫,需要在濕潤的表面完成。
亞歷杭德羅·坎平斯 – 林蔭大道-昏沉系列,2018,布面油畫,170 x 260厘米。北京常青畫廊
YT:你的作品《Hipnotizador-沉睡系列》, 給人一種超現實的假象,你畫的物體從背景中跳脫出來。但你說過: “我畫的都是自己曾經拍過照或者去過的地方”,很好奇你的照片是什么樣子,你能介紹一下你的創作過程嗎?Hipnotizador-沉睡系列2018年布面琺瑯
亞歷杭德羅·坎平斯:我的照片證明了我去過的地方。冬眠系列的風景本身是超現實的,這也是我最喜歡它們的地方。對我來說,出現在這些地方很重要,因為這是一種對自然、歷史和現象有實際了解的方式。當我把這些地方生成圖像時,接觸這個特定的地方所帶來的感知是一種有效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在這樣的經歷中會有我能獲取的內容。最后出來的繪畫,便是與那次經歷所相呼應的內容。
亞歷杭德羅·坎平斯 – 王位,2018,布面油畫,110 x 160厘米。北京常青畫廊。 攝影:楊灝
YT:在北京的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你描繪二戰以及冷戰期間掩體的一系列作品,你為什么會注意到這些掩體呢?亞歷杭德羅·坎平斯:我對那些帶有強烈歷史情感的地方,以及文化和意識形態是如何改變地方景觀而感興趣。關于掩體,是他們的建筑形式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們看起來就像在景色里冬眠的怪物,好像它們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再次發生。
Devil slide, della serie Letargo 2018布面油畫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