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解釋溫州一民企登整版廣告感謝黨委政府:3天解決用地難
2月15日,一家名為“VOC”的智能門鎖品牌企業,在本報(《溫州日報》)刊登了整版廣告,“我們用一個整版,只想對溫州市委市政府,甌海區委區政府說一聲謝謝!”而“謝謝”兩個大字,占據了近半版的位置。這個感謝廣告的見報,立馬引起讀者的圍觀和熱議,但對于地方黨委和政府來說,這卻是一封推不掉的感謝“信”。對于企業來說,這也是遲遲發出的一份真摯謝意。
本文圖片均來自溫州新聞客戶端一家民營企業緣何要登報感謝黨委政府?事情的緣由,還得從去年11月份說起。
VOC新廠區效果圖“VOC”是浙江威歐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推的智能門鎖品牌。在位于甌海區溫瞿東路沿線一間租來的廠房里,威歐希已低調蟄伏了6年。
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2013年,威歐希董事長林飛和注冊了VOC這一品牌,開啟了自己的智能門鎖事業。這一決策甚至早于小米、美的、海爾等國內電器巨頭。依托智能門鎖市場的產業爆發期,在不到6年的時間里,威歐希就做到了國內智能鎖行業的前三,在國內市場占有額超過三成。一組數據可以勾勒出“行業前三”成長的軌跡:2013年潛心研發,尚無實際產出;2014年開始自產自銷,產值300萬元;2015年產值破1000萬元;2016年產值破4000萬元;2017年產值1.7億元;2018年產值直逼3億元。6年時間,產值翻了百倍,威歐希因此展現出一家科創企業銳不可當的發展勢頭。
隨之而來的空間問題,成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租來的廠房,占地僅5畝,和與日俱增的產能不相匹配,威歐希急盼擁有自己的廠房。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溫州全市上下合力推進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系列助企服務政策舉措,讓掣肘企業發展的空間瓶頸迎刃而解。“市、區兩級領導多次帶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調研,來人最多的一次是甌海區領導帶著20多個部門一把手上門開現場會,我那間小會議室都快擠不下。正是那次現場辦公,解決了企業用地問題。”林飛和回憶那天的情形感慨道。
最讓他驚喜的是,該項目從用地摘牌到進場施工,僅用了短短的3天時間。去年12月8日,占地逾30畝的新廠房項目正式進場施工,總投資1.7億元,可承接年產100萬套智能門鎖的產能,預計今年就可落成投用。
VOC智能門鎖產品3天解決用地難題,這一新速度到底如何實現?
甌海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朱煊赫說,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甌海區建立了營商服務代辦員機制,由一名區管干部和一名營商專員組建營商服務小組,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
在用地摘牌之前,屬地街道的工作人員已往企業跑了數十次,幫助企業做足各項前期工作;營商服務小組則從方案論證、評估、設計等多個環節,對企業進行跟蹤指導,提供全程代辦,真正實現讓“企業跑”變為“干部跑”“數據跑”。在一些容易“拉長戰線”的環節,比如審批環節上,甌海區協調多部門實現聯合通辦,持續優化審批制度改革,成功完成“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的轉變。
林飛和說,這些年來,企業得到的幫助還有很多。2017年年初,在VOC發展的最關鍵節點,溫州市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注資3000萬元,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支點;去年6月,甌海政府為智能鎖企業專門出臺國內首個專項政策——“智能鎖十條”,眾多扶持力度前所未有。去年12月,“中國智能鎖生產基地”落戶甌海,大大推進智能鎖具品牌、市場、話語權“三大體系”建設。
正是基于這份真實的感動,他們急切地想要表達謝意——用登報方式將這份感謝“大聲”說出來。“曾經我們也想過送一面錦旗,但是我的股東們都是80后的理科男,大家希望用影響更廣、更直接的方式來表達。”甌海區委區政府領導知曉情況后一再委婉謝絕,明確表態這是黨委政府應該做的。“但我們企業有自己的選擇和自己的方式,這也是登報道謝的緣由。”
日前,市委市政府的“新春第一會”,擂響了“兩區”建設的戰鼓,會上提出大抓十個方面工作,讓林飛和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更加充滿信心,“‘民營經濟看溫州’,這并不是口號。民營企業靠政府,也不是空話,我們已經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相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溫州的民營企業一定會有更大的空間、更好的發展。”
記者手記
“謝謝”在心更在行
一家民營企業,緣何要在黨報上用一個整版的篇幅,去感謝黨委政府?今天本報刊發的“謝謝”廣告,將這個疑問留給了每一個讀者,而找到最終的答案,其結果耐人尋味,其意義也值得深思。
溫州營商環境長期以來差強人意,所以,十多年前就開始了聲勢浩大的機關作風整頓,最近幾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又風起云涌。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多年的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如今政府的服務意識在加強,企業的生存、生長土壤也在改良,不少積重難返的問題,都在逐一化解。也正因為有這樣的環境“再造”,我們才看到,今天企業面對政府,不只有訴苦、祈求、抱怨、投訴,而是有了稱道、贊譽,甚至像今天這樣通過報紙等媒體表達謝意。這種可喜的改變,值得嘉許。當然,由此也可以說明,政府服務企業的自覺還沒有實現常態化,政府作為的“感動”和企業表達的“謝謝”,只能說明這種“保姆式”“店小二式”的服務,在一些企業看來還是陌生的。
政府服務對企業來說不可或缺,因此,企業對政府作為最為敏感。一旦得到幫助,他們的感謝方式也會多種多樣,有些是以產值利潤回饋,有些以安家立命回報,有些以簡單的一封信示意,有些則內化于心,無須言語。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但歸根結底的一點是,“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是現代成功企業的良心,無需贅言。
溫州去年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兩個健康”先行區,開啟了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前幾天的“新春第一會”,市委市政府又為“兩區”建設再擂戰鼓。對溫州的民營企業來說,政策優勢明顯,發展機遇難得。對溫州政府來說,新的一年作為更大,責任也更大。在這種時候,政府務必要提升服務質量,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真心實意為企業的發展鋪路。作為企業,當然需要由衷說一聲“謝謝”,但更需要去做的,是如何落地生根,以更大的創造,去表達言語之外的行為上的“謝謝”。
(原題為《一份“推不掉”的感謝》)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