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報談務工者集中返城:每一次離別,都是為了更好的相守
人民日報2月15日消息,多情自古傷離別。是的,分離讓人不好受。為節后進城務工,父母子女之間的骨肉分離,更使得柔腸百轉。
在工作半徑日益擴大的今天,在流動的中國,有春節相聚的喜悅,就有節后別離的難舍。這幾天,正是外出務工人員集中返城的日子。村頭、路邊、車站,有夫妻之間的凝望不舍,更有孩童的哭鬧難離。這樣的場景錄成小視頻,正在微信、抖音、快手等各個平臺傳播,真情流露的瞬間,撥動了許多觀看者的心弦。
筆者跟老家的親戚聊過,大家說,外出打工,還是發家致富的更好選擇。干不了幾年,村頭小樓就蓋起來了,養老、看病、上學,雖然現在覆蓋過來的公共資源越來越多,但是自己家底厚點兒,心里畢竟更有底。和孩子一時分離,也是不得已。每一次離別,都是為了更好的相守、更長久的廝守。
外出拼搏中,務工人員成了助推中國發展的產業大軍。他們一滴汗珠摔八瓣,建設城市,服務市民,富裕自己。無數農民工省吃儉用有了積蓄,要么回鄉創業和家人團聚,要么在城市置業,把家人接到城市,一起成為新市民,過上了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好日子。
值得欣喜的是,這幾年,城市化率在不斷提高,縣域經濟也在發展,特別是扶貧產業的培植,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越來越多;另外,不少城市也不斷降低落戶門檻,接納新成員,讓更多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許多孩子也能隨著父母到務工地生活,時代也正給予這個新的產業大軍越來越多的關懷。隨著城鄉發展的日趨均衡,留守問題一定會逐步緩解、解決。
當然,整體解決,需要過程。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留在老家的孩子,必須得到充分的關愛。家庭、當地政府、村委會、學校乃至社會組織等多方應該共同發力,悉心呵護,盡可能地給留守的孩子一個溫情滿滿的童年。這些年來,這種關愛的質量也在提升,以社會組織為例,很多行動都有了專業化、規范化、長期化的規程。比如,如果做不到,不可以輕易做輕率許諾,以免傷害孩子。關愛應該多些、再多些;細些、再細些。
(原題為《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