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譚卓:我于行業,總像個“局外人”
從《我不是藥神》中的劉思慧,到《對手》中的丁美兮,再到《薔薇風暴》中的謝琳慧,作為演員,譚卓的每一次亮相,都足夠令人印象深刻。
最近,譚卓主演的新劇《薔薇風暴》開播,這部以財經記者視角切入商業世界的劇集,以其復雜的社會議題和人物刻畫,成為了近期國產影視作品中,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它不僅試圖展現了職場的殘酷與溫情,還力求探討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與地位。
譚卓在其中飾演的財經媒體主編謝琳慧,是一個典型的大都市精英階層高知女性,她行事果斷而嚴厲,不拘泥于善與惡,但同時也會面對其性格和行事風格引來的非議和不滿。這種復雜的人物性格,為譚卓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對于當代女性認知的機會。
《薔薇風暴》海報
譚卓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創作是以劇本基礎為出發,在這一次創作中,給我提供了輸出關于我個人對于當代女性認知的土壤,相較于以往的角色,正是這樣一個特定的角色才具備輸出這種想法的可能性。”
在劇中,謝琳慧專業出眾,自信驕傲,會當面駁斥領導的想法,會拒絕別人求之不得的揚名機會,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面對職場上的陷阱和算計,她直球還擊,不留情面。面對傳統媒體的衰落,她依然有她的職業堅持和抱負。
譚卓坦言,謝琳慧的特質與她本人有著很大的不同。差異使得譚卓在塑造這個角色時,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呈現出一個真實而立體的人物形象。但即使不同,當被問及如果與謝琳慧在現實中相遇,會對她說些什么時,譚卓毫不猶豫地回答:“干得好!”簡短有力的話語,不僅體現了她對謝琳慧這個角色的認可,也展現了她對職場女性的鼓勵和贊賞。
很多人不知道,譚卓在成為演員前,曾經做過播音員、主持人,這些經歷對她此次在《薔薇風暴》中的表演有很大的幫助,“比如謝琳慧對同事說‘要對文字特別敏感’、‘的地得’必須得分清楚,我就非常理解她的這些要求,這種嚴苛的標準來自她的職業屬性。”
《薔薇風暴》劇照
《薔薇風暴》這部劇涉及了不少復雜的社會議題,其中謝琳慧和妹妹小童在綜藝節目上的對話,更是引發了觀眾的廣泛討論。譚卓對此言簡意賅地表示:“這是經驗與非經驗之間經典的矛盾。” 劇中二人的矛盾核心,是關于年輕人創業的討論,謝琳慧認為,妹妹在這個人生階段應該去學習,而非沖動創業;妹妹則認為,年輕人的創業夢想是可貴的,年長者并不能給年輕人必然正確的建議,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平心而論,兩種觀點并無對錯可言,正如譚卓所說,這是人生經驗差異帶來的不同。這種劇中人在觀點上的激烈交鋒,在《薔薇風暴》中并不少見,也是該劇區分于其他囿于家庭婚戀敘事的女性題材劇集的獨特之處。
作為一部以女性為核心的劇作,譚卓認為,《薔薇風暴》在當代影視作品中對女性角色的塑造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希望借助這個都市職場女性的外殼,來傳遞我所理解的當代女性的一隅。因為謝和老公是精英階層,他們是享受了社會紅利的人——接受過好的教育、見過世面、事業上有自己一席之地、有財富累積、內核穩定。像這樣成熟有閱歷的優質人才,依然有她要面臨的家庭、工作、生活的困境。她呈現的女性樣貌,對我們有很強的參考價值的。”
在演藝生涯中,譚卓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獨特生活和工作方式。她認為:“一直以來,我自己就把自己放在‘谷底’。每次拍戲都是與戲本身發生關系,結束了就沒有其它的折騰。我于行業,總像個局外人。” 也許正是這種超然的態度,使得她能夠更加專注于自己的表演,不受外界的干擾。
《薔薇風暴》海報
【對話】
把自己放在“谷底”
澎湃新聞:在《薔薇風暴》中飾演的角色謝琳慧是財經雜志的主編,如何理解這個角色?對你的挑戰主要在哪塊?
譚卓:創作是以劇本基礎為出發,里面謝是明顯的精英階層,不拘泥于善與惡,行事果斷而嚴厲。在這一次創作中,給我提供了輸出關于我個人對于當代女性認知的土壤,相較于以往的角色,正是這樣一個特定的角色才具備輸出這種想法的可能性。
澎湃新聞:劇集一開始謝琳慧就陷入被撤職的風波里,你在演藝過程中陷入過低谷嗎?瓶頸期感受最強烈的是什么時候?你是如何克服過去的?
譚卓:我覺得沒有。一直以來,我自己就把自己放在“谷底”。在事業方面,因為自己已經把自己放在低谷了,加之也是有一定的塑造角色的能力,所以整體一直都在某種穩定狀態下。每次拍戲都是與戲本身發生關系,結束了就沒有其它的折騰。我與行業總像局外人。迄今為止,我認識的同行基本都只是因為合作而認識的人,我對行業的了解也知之甚少。
澎湃新聞:在《薔薇風暴》中,你認為對你來說最具挑戰性的表演部分是什么?
譚卓:謝下班回家,突然出現夫妻兩個家族的全員聚餐,在席間長輩對懷孕極其期待和謝要坦白已流產的表演處理。因為基本劇情聚焦在職場,對這一環節并沒有足夠的鋪墊,所以突然出現的這一場戲,對于邏輯和情緒的把握有一定難度。
澎湃新聞:在《薔薇風暴》的拍攝過程中,是否有特別困難的場景或者讓你印象深刻的創作瞬間?
譚卓:忘記在第一集還是第二集,謝在領獎臺上的一段演講,在與導演編劇老師溝通后,我又聯系了資深的新聞人、財經媒體方向的老師們,向他們請教過往的經驗,調整出最后的稿件。通過這個戲,我對新聞人的認知又加深了。我覺得新聞人非常的了不起,新聞人的存在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幸運。新聞人也必須要有良知和責任心,但同時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甚至是危險的,我更加理解到他們對我們的重要意義,以及他們的高尚。
澎湃新聞:這次扮演的是媒體人,你曾經也做過播音員、主持人,談談這些經歷對你的幫助?
譚卓:比如謝對同事說要對文字特別敏感、“的地得”必須得分清楚,就非常理解,這種嚴苛的標準來自職業的屬性。
用“自己力”獨闖世界
澎湃新聞:有很多初入職場的觀眾,你對他們有什么建議和想說的話?
譚卓:我最近因為《薔薇風暴》的播出,衍生出了一個和大家探討“自己力”的分享直播。成為你自己很難,但是你首先可以做好你自己。做好你自己在職場中首先就是做好你的工作,這是基本盤。其他外部環境的復雜或者變化,也許是你的力量無法抗衡的。所以我個人覺得接納、從心底接納好的不好的一切,這也是個學習和累積經驗的過程。
澎湃新聞:作為一部以女性為核心的劇作,你如何看待這部劇在當代影視作品中對女性角色的塑造?近年來,女性題材影視作品逐漸增多,你認為《薔薇風暴》與其他女性劇集相比的獨特之處在哪里?
譚卓:就謝琳慧這個人物來說,基于劇作層面,她呈現了一個活人——既在世界的復雜性里面展現人性的復雜,以及人的多樣面貌。我在初期看劇本時就有個直接的想法,我希望借助這個都市職場女性的外殼,來傳遞我所理解的當代女性的一隅。因為謝和老公是精英階層,他們是享受了社會紅利的人——接受過好的教育、見過世面、事業上有自己一席之地、有財富累積、內核穩定。像這樣成熟有閱歷的優質人才,依然有她要面臨的家庭、工作、生活的困境。她呈現的女性樣貌,對我們有很強的參考價值的。
她與自己的關系,她與親密關系,她在職場——這些既日常又具體的角度,對于觀眾來說,是很容易找到抓手的。所以后來我也因此衍生出“譚卓10力派”的直播來與大家聊天、交換意見,也是討論“自己力”這個東西。
在我看來,“自己力”就是沒有性別區分的一種內在力量,這是最厲害的,也恰恰是最質樸的。尤其外部干擾越大,人越需要向內尋找到自己的這種自己力。謝琳慧就是用這種力量在獨闖世界。
《薔薇風暴》劇照
對舒適區的新看法
澎湃新聞:你如何看待職業生涯中角色選擇的舒適區和多樣性?二者你更傾向于怎么選?
譚卓:我現在對舒適區有了新的看法。如果可以一直待在舒適區,你自己也舒適,那也是個挺不容易,挺棒的事兒。如果在舒適區可以深耕,能把你的事業做得很專、很精,那也是非常牛的。關于多樣性,如果這個多樣性不過是外部看到的多樣性,但對你自己來說,它們始終是在“一條線”上的,那它就不是真正的多樣性。當然,新的信息的吸取、它們在我大腦里產生的觀點都很有趣,就是這些差異性不斷進入、打破我們的信息繭房,讓人更加了解世界的寬度。
澎湃新聞:角色是如何塑造了你的表演風格?以及,角色會不會塑造你?
譚卓:基于我的表演,首先是在角色的“盤子”里———就是角色本身的設定就是限制,在這個限制的基本盤里怎么理解人物,但有時候也會跳出這個盤子,甚至很多時候是超驗的。這次劇集播出,我再看謝的表現,也會思考,她這么做好不好,對不對,她應該怎么做也許會更好,這種經驗的汲取,也很像是在復盤。
澎湃新聞:你還辦了自己的藝術展。演員之外的身份和嘗試,給你帶來了什么?
譚卓:讓我可以通過更多路徑感受、了解這個世界。世界好大好復雜,也可以很小很簡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