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報:50元查清對象“底細”?隱私保護非小事
“女生手機必備”“防被網貸防被詐騙防被老賴等風險情況”“可以婚前查清對象底細”……據報道,網絡上近期出現許多號稱是“婚戀報告”“風險報告”“個人大數據報告”的個人信息查詢產品。
媒體調查發現,只需要提交任意一個人的真實姓名與身份證號碼,并支付幾十塊的費用,就可以查詢對方戶籍所在地、年齡、婚姻狀況,甚至多頭借貸申請數據(申請次數、申請機構數)等情況,且無須被查主體同意。
無論該產品針對的是個人對自身金融風險情況的了解,還是對個人或機構對他人狀況的查詢,只需要不到50元,就可以獲取詳盡的個人數據和信息報告,這很難不引發人們對數據安全和隱私泄露的擔憂。而且,平心而論,大概沒有人會想在無自己授權甚至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被其他人花50元獲取隱私信息。
而且,無論是直接售賣含有借貸記錄的報告,還是將借貸數據等重要金融數據與非借貸數據進行雜糅,并包裝為“婚戀報告”等其他類型的報告售賣,報告中所含有的借貸情況很大可能涉及個人信用的相關信息,是征信報告中呈現的內容,屬于高度敏感信息。
央行征信中心網站截圖
在社會進入到一定的發展階段,個人征信體系需要被建立。被稱為每個人的“經濟身份證”的個人征信,大到買房買車貸款、就業等方面是否順暢,小到信用卡能否申請成功,涉及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可以自覺塑造和重視個人信用,但基于審慎態度和現實效力的信用信息,卻不該成為低門檻窺視一個人隱私的窗口。
或許,令人細思極恐的是,被別人花50元查清婚姻狀況、借貸記錄,“裸奔”于互聯網并不是最終或最嚴重的后果。比如,違法掌握信息的一方是否會對信息再次泄露或篡改等。當然,并非每個人都會遭遇實際損失,但不得不提的是,個人信息還是被泄露了,且很可能處于風險之中。
趙子碩 攝 新華社發
《網絡安全法》《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早已將個人信息安全納入保護和監管,但“婚戀報告”等“擦邊”或“違規”的個人信息查詢產品對于個人信息的抓取、搬運和利用,鏈條中的一系列操作仍需要在法律的大框架下,做好各環節的監督和管理。比如,如此高敏感的信息是如何從源頭流出的,相關機構在索取信息后維護工作是否跟上,各平臺對此類產品的定位和約束是否到位等等。
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普通人很難在強勢且廣泛的技術應用中,“嚴防死守”住自己的各類信息。因此,在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技術下,個人信息數據的采集和使用就更應該慎重。這不僅是技術向善的需要,也是法律規則和人情倫理的界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