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藝美術的未來在何方?這個雙年展提供探討平臺
竹編與大漆跨界,金工首飾與鈦等新材料融合,工藝美術數字孿生……走進上海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展廳,吸引觀眾目光的不僅是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人精湛的作品,還有藝術家們在材料跨界、觀念創新方面做出的嘗試和突破。
“這次上海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給人面貌一新的感覺,3D、AI 等新技術都有應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藝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心一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雙年展現場
上海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前身為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手工藝術學院的教師作品展,已舉辦三次。雖是學校牽頭舉辦的展覽,卻每次都能吸引一批行業內專業人士前來觀展。
正如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策展人唐廷強強調的,與當代藝術不同,“工藝美術”有深刻的社會屬性,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連接,因而工藝美術高校不能沉浸在象牙塔中,必須關注市場需求,進行“產教融合”;同時,工藝美術如何跟上時代發展,如何使用、融合新材料,進行前沿設計,市場亦需要向高校“取經”。
展覽現場
上海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一頭連著高校學術發展,一頭連著工藝美術行業。展覽展出80位藝術家的122件(套)作品,涵蓋雕塑、雕刻、漆畫、陶瓷、琺瑯、玻璃、玉雕、首飾、版畫、繪畫、刺繡、皮藝、瓷刻、竹刻、硯刻、木雕、金石拓片、雕版印刷、文物修復、工藝美術數字孿生等多個類別,不僅展現了傳統工藝美術的高超技藝,還呈現出藝術家們對當代工藝美術從設計、材料、跨界融合、數字創新、社會傳播等方面進行的深入思考與實踐。展覽期間,還有相關論壇舉辦。不論是行業領袖、工藝美術大師、青年教師、在校學生,都能從中收獲良多。
瓷片與竹編跨界設計的首飾作品
此次展覽中有幾件首飾作品讓張心一印象深刻,上工美的老師融合竹編和瓷器碎片,制作出中國韻味濃郁的項鏈和耳飾,金工首飾與鈦等新材料融合更是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我進入這個行業起,就一直關注跨行跨材料設計制作,這次展覽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大門,如果只認為首飾就是貴金屬,對我們的發展是有局限性的。”張心一說,“嘗試跨行跨材料,我們就會有更大的設計展示天地。”
“跳出一步,提高一步”,張心一如此總結。在他看來,身處工藝美術行業,大家更應該有“跳出本行”的意識,“跳出本行”之后,眼界才會更廣闊,對自己在本行業的提高幫助巨大,“這次展覽中就有很多‘跨界’,做漆器的不只是做漆器,可用其他材料來表現,比如在金屬上面畫大漆圖案。還有人用平價纖維材料做首飾,同樣達到觀賞效果,這是一種試探,也是潮流的方向。”
在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手工藝術學院內,雙年展同樣是一次難得的交流平臺。“展覽中有工藝美術各個行業的大師作品,參展主體是很立體的,有學院派,也有行業翹楚。”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雕刻藝術設計專業負責人李昊澤認為,展覽不僅對學生是難得的學習、觀摩機會,學校教師也收獲頗多,“工藝美術創作也好,藝術創作也好,必然要多聽、多看、多想,每個人的作品都呈現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一定要有這樣高水平的平臺,才能讓大家有更多機會去看、去交流。”
李昊澤的作品《流淌的草原連著海》
李昊澤的作品《流淌的草原連著海》是一件以金屬材料焊接而成的雕塑作品,他以鋼筋材料為線條,像畫線稿一樣,用自由放松的狀態表現一組騎在馬背上的古代戰士,“我是蒙古族,這組作品承載了我對家鄉的思念。上海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海派文化海納百川,這件作品也結合了中西方文化特色。”
身在雕刻藝術設計專業,在平時教學工作中,李昊澤涉及到的“跨界”非常多,“雕塑是解決造型基本問題的學科,但凡跟造型相關的工藝都可跟雕塑結合,小到首飾大到建筑,都是造型范疇內的。不論傳統的木雕、玉雕,要有好作品呈現,肯定要有好的造型基礎,所以雕塑可以跟這些門類結合。”
在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跨界”成為教學中的“必須”。唐廷強介紹,學校內的課程設置注重跨界融合,學生在學習本專業工藝技術同時,必須另外選修一門其它技藝,跳出單一工藝美術技藝,學生亦會產生跨界思考、跨界創作意識,這也是學校近年來注重探索的方向,“展覽中有很多材料融合的作品,比如木雕和漆器結合,玉雕和金屬結合,將兩個傳統材料融合,有時會產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大家發現,這個材料原來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表現方式。”
《風從草原來》
李昊澤的另一件作品《風從草原來》就使用金屬焊接形式和竹編工藝進行結合創作,一堅硬一柔軟,兩種截然不同的材料融合,巧妙地呈現出粗獷而充滿張力的效果。
“做創作大家都是在不斷探索,探索就會有瓶頸,雙年展這樣的交流平臺,能讓大家思想產生碰撞,突破自己的束縛,產生更多更新、更好的想法,去進行下一件作品的創作。” 李昊澤說,“從教學方面講,這種大型專業展作品豐富、藝術水平高,學生能在一個橫向空間里同時看到多種工藝美術的材料技法以及個人思想的表達,可能比單純在課堂里學一門課的提升要快得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最近我們工藝美術界關注著幾個交叉問題,如非遺與工藝美術的概念、現代工藝與傳統工藝的對話、工藝美術與藝術品的對話等等。這些概念在人們感覺中有些模糊,而此次展覽給出了答案,即當代工藝美術是符合這個時代、人們能接受且引領時代的藝術標桿。”張心一認為上海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應持續舉辦下去,“隨著時代變遷與國內外交流,藝術家們的想法越來越多,很多都是‘超前’的。此次展會也是一種嘗試,展品中有許多用傳統工藝制作的現代工藝品以及跨界藝術品、工藝品,既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有利于促進工藝美術的發展,為我們探索工藝美術未來發展提供了方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