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腦聲常談丨穿梭箱不同實驗條件對動物學習記憶有哪些影響?
穿梭箱可定量描述實驗動物的主動回避反應等行為特征,是目前評估嚙齒類動物學習記憶能力最為常用的行為學測量工具。利用穿梭箱來進行認知功能的相關研究已多有報道,如學習記憶、認知神經科學、神經生理學、神經藥理學,尤其是神經功能退行性病變等方面的研究。
實驗步驟:
實驗步驟實驗分為記憶獲得和記憶保持兩個階段。實驗開始時首先設定實驗參數,包括安全期(非條件刺激與條件刺激之間的間隔時間)、條件刺激(高頻率的穩定聲音刺激或者閃光燈強光刺激)時間、非條件刺激(電擊)時間及強度、穿梭次數等。在記憶獲得階段首先把實驗鼠放入左側室,接近并面向端壁,適應5min后開始訓練。穿梭實驗視頻分析系統按照預先設定好的程序,先給一個可以察覺的條件刺激,持續一定時間后,如果實驗鼠仍停留在同側,則再給一個非條件刺激。動物受到電擊后將從圓洞逃至對側一定時間后,對側再給予條件和非條件刺激,如此反復。每只鼠連續訓練10d,每天穿梭幾十次。一次穿梭訓練結束后,間隔一定時間開始下一次訓練。經過反復訓練后,只給條件刺激,動物即逃到對側安全區以逃避電擊,此即形成了條件反射或稱主動回避反應。全部訓練結束后,計算機顯示出每次穿梭的軌跡,記錄大(小)鼠的主動回避反應(active avoidance response,AAR,即動物在條件刺激后,非條件刺激到來之前就產生的穿梭)次數;被動回避反應(passive avoidance response,PAR,即實驗鼠在非條件刺激后才產生的穿梭)次數;逃避失敗(escape failure,EF,指實驗鼠在條件刺激和非條件刺激的過程中仍然停留在同側箱中)次數。以AAR作為其學習記憶成績的主要評價指標,并計算主動回避反應率(rate of AAR,ROA,即主動回避反應次數AAR占穿梭總數N的百分比),統計ROA>0.75(達標)的動物的百分比。
記憶獲得實驗
不同條件刺激和條件刺激時長對KM小鼠記憶獲得的影響
KM鼠32只,隨機分為3組。SG5s組:11只,給予聲光刺激5s,安全期5s,交流電(0.3mA)擊5s;G5s組:10只,給予光刺激5s,安全期5s,交流電(0.3mA)擊5s;G10s組:11只,給予光刺激10s,安全期5s,交流電(0.3mA)擊5s。每組連續訓練10d,每天1次,每次穿梭30次。訓練成績用AAR表示。統計訓練10d中動物的達標(ROA>0.75)百分率,比較訓練d7兩組間動物AAR的差異。
鼠種對于大鼠記憶獲得的影響
實驗分2組,Wistar組:Wistar大鼠10只,給予聲光刺激10s,安全期30s,交流電(0.7mA)擊10s;SD組:SD大鼠10只,刺激條件同Wistar組。每組連續訓練10d,每天1次,每次穿梭20次。
訓練時辰對于大鼠記憶獲得的影響
Wistar大鼠19只,隨機分為2組。W-day:10只,白天訓練;W-night:9只,夜晚訓練。兩組均給予聲光刺激10s,安全期30s,交流電(0.7mA)擊10s。每組連續訓練10d,每天1次,每次穿梭20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