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鏡大戰將至,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AR&AI眼鏡有哪些?
你最期待哪一款?
科技旋渦作者|孫浩南
如果您正在尋找 2025 年最新的智能眼鏡,那么您很幸運。無論您是在尋找尖端的增強現實技術,還是只想免提訪問 AI 助手,現在都有多種產品可供選擇。
事實上,智能眼鏡在去年經歷了一次大范圍的流行。人們對輕便、方便、多功能的可穿戴技術的需求激增,以至于VR頭顯幾乎被擱置一邊。
目前哪款眼鏡最有優勢?根據我們對業內一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AR 和 AI 眼鏡的評測經驗,以下是我們為您在 2025 年值得期待的眼鏡的首選(排名不分先后,根據已知信息整理)。
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AI眼鏡
1. Rokid Glasses:不止一副好眼鏡
Rokid Glasses是Rokid與國際頭部眼鏡品牌暴龍深度合作的產品,雙方共同設計。最終,這副具有更多AI功能的AR眼鏡重量僅有49g,在維持一副“好眼鏡”外形的前提下加入了單綠色顯示功能,能將文字、圖標等信息以衍射光波導方式顯示到用戶面前。
此外,Rokid Glasses默認接入了通義大模型,用戶可通過輕觸眼鏡側邊觸控條與AI進行實時語音交互,完成AI問答、識物、翻譯等功能。其搭載的驍龍AR1芯片針對AI場景進行優化,可在端側完成一部分AI工作負載。
具有顯示功能的Rokid Glasses版本定價為2499元,而不具備顯示功能的AI眼鏡將由暴龍在未來發布。Rokid Glasses預計于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并開售。
2. 雷鳥V3:高效的 AI 智能化體驗
雷鳥 V3 AI 拍攝眼鏡由雷鳥與博士眼鏡聯合研發,搭載高通驍龍 AR 1 芯片、高精度攝像頭,以及多模態 AI,為用戶帶來舒適、高效的 AI 智能化體驗,產品預計在 2025 年一季度推出正式發布。
值得關注的是,雷鳥 V3 搭載的 AI 大語言模型是雷鳥創新與國內頭部 AI 企業的深度定制款,針對 AI 語音助手進行了定制化開發與優化。據悉,雷鳥V3 AI拍攝眼鏡除大語言和多模態模型外,還有針對鏈路優化的定制小模型,可為用戶帶來更加自然的互動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3. 李未可AI眼鏡:或將重回智能運動裝備產品系列
日前,英派斯宣布,計劃向智能眼鏡研發公司杭州李未可科技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并與該公司合作設立新公司,專注于智能運動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去年,李未可科技推出戶外場景使用的Meta Lens S系列眼鏡,今年4月推出AI智能眼鏡—Meta Lens Chat,為用戶提供更自然的AI交互和“擬人”情感陪伴。
英派斯與李未可科技等簽訂《設立合資公司的意向協議書》,擬共同出資設立能運動裝備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業務的公司。其中,英派斯認繳出資400萬人民幣,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40%,李未可科技出資占公司注冊資本25%。
一位AI健身可穿戴設備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這意味著英派斯將以AI智能眼鏡為切入點,打造騎行、健身垂直場景相關的智能運動裝備產品系列,以全新的產品形態與商業模式,打造面向C端消費者的標桿產品,創造第二增長曲線。
4. 小米AI眼鏡:全面對標Ray-Ban Meta
據36氪報道,小米計劃于2025年第二季度推出全新一代AI智能眼鏡,并已與歌爾股份達成合作。這款產品定位于全面對標Meta與雷朋推出的“Ray-Ban Meta”,通過搭載AI功能、音頻耳機模塊和攝像頭模塊,旨在搶占高性能智能眼鏡市場。
5. 致敬未知AI眼鏡:有別于 Ray-Ban Meta
據鈦媒體報道,此前拿到阿里投資的 AR 眼鏡品牌“致敬未知”也將在明年 Q1 發布 AI 眼鏡產品。
報道稱,其產品與市場上其他 AI 眼鏡產品包括 Ray-Ban Meta 不同,致敬未知的 AI 眼鏡將“開辟其他應用場景”。AI 眼鏡是致敬未知正在研發的二代產品,今年年初立項啟動,不帶顯示,主要聚焦于海外市場,計劃明年 Q1 發布,國內市場后續也會發布,但時間節點要稍晚一些。
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AR眼鏡
1. 雷鳥X3與X3 Pro:工藝改良,整機升級
在MicroLED+光波導領域,雷鳥創新繼2023年發布并量產全球首款雙目全彩Micro LED光波導AR眼鏡雷鳥X2后,對光引擎的設計及量產工藝進行了全新升級,使得新一代全彩MicroLED光引擎體積較前代大幅下降了近50%,光機量產良率提升至95%。
得益于工藝改良、波導設計和關鍵算法上的突破,新一代AR眼鏡雷鳥X3整機重量將下降至約60g,續航時間較上一代提升了近一半,而入眼顯示亮度提高了一倍以上。
雷鳥X3 Pro相當于X3的高配版,這款 AI+AR 眼鏡預計在 2025 年上半年推出。產品采用了雙目全彩Micro-LED光波導方案,得益于全新的 AR 光學設計和工藝升級,雷鳥 X3 Pro 可實現 2500nits 超高入眼亮度,并徹底消除彩虹紋效應,即使在強光環境下,也能保持屏幕信息清晰可見,且無雜光干擾。
此外,雷鳥 X3 Pro 還支持實時語音和圖像翻譯、自動音頻紀要、智能問答、物體識別等多模態 AI 功能極大地增強了用戶在各種復雜環境下的工作效能和體驗。
2. Snap Spectacles 5:最適合開發人員的智能眼鏡
第五代Spectacles是一款獨立設備,無需智能手機驅動。這款AR眼鏡重226克,配備四個追蹤攝像頭和Snap基于LCoS微型投影儀開發的光學系統。眼鏡視場角為46度,分辨率為每度37像素,Snap表示這相當于三米距離外的100英寸顯示屏。
這款AR眼鏡搭載雙Qualcomm Snapdragon處理器,電池續航時間達45分鐘;新版Snap OS基于手勢和語音控制,主菜單直接顯示在用戶手掌上。
Snap正與OpenAI、ILM、Niantic和Lego等多家合作伙伴合作,以開發Spectacles首批應用;而與OpenAI的合作將使開發者能在其應用中使用AI模型,例如對象識別。
Spectacles開發者計劃訂閱費用為每月110歐元,最低期限為一年。這包括AR眼鏡和 Spectacles團隊訪問權限。Spectacles AR眼鏡現已在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奧地利和西班牙市場上市,其他市場將于2025年初跟進。
3. 三星AR Glasses:區別蘋果,將復制Android系統
三星計劃在2025年1月的Galaxy Unpacked活動中展示其首款搭載Android XR系統的頭戴式設備,代號“Moohan”,寓意“無限”可能。目前,該設備的外觀設計已正式揭曉,其造型酷似滑雪鏡,相較于蘋果的Vision Pro,“Moohan”設計更為輕薄、外觀更加時尚。
據了解,這款AR眼鏡自2023年2月就開始研發,而且,是三星與谷歌、高通等公司合作的產品,該AR眼鏡旨在設計出更接近普通眼鏡或太陽鏡的外觀,重量僅為50克,并搭載AI技術,支持支付、手勢識別和面部識別等功能。
Moohan融合了蘋果Vision Pro與Meta Quest 3S的精髓,不僅支持在VR與AR模式間自由切換,還配備了便捷的外部電池組,確保用戶體驗的持久與穩定。
4. Meta Orion 2:7萬元成本的消費級版本
Orion為分體式設計,采用波導方案設計,擁有厚重黑色邊框,重98g。該AR眼鏡能與Meta自研的肌電手環相適配,擁有手部跟蹤、眼部跟蹤、頭部追蹤等多種交互方式。從演示視頻上來看,用戶戴上Orion可以刷網頁、聽音樂、看短劇,甚至是接視頻電話或玩一些簡單的3D游戲。
不過,現階段的Orion 眼鏡僅用作演示和內部開發套件,大約僅生產1000副,并不對外正式開售。不過據Meta介紹,每副眼鏡的生產成本大約1萬美元(約7萬人民幣),即便對外開始也要考慮一下錢包。
Meta透露,Orion的二代版本將于未來幾年推出,這可能是Meta首款消費級AR眼鏡,其價格應該與當今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相當。我們將其放在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眼鏡中也是希望能夠早日看到消費級的Meta Orion,但或許它還會出現在2026年最值得期待的表單中。
百鏡大戰,即將到來?
眼鏡,被認為是AI落地硬件的第一站。自上世紀末互聯網浪潮開啟以來,每一輪科技進步都伴隨著新的智能硬件的出現,這些硬件以其獨特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從最初的個人電腦,到后來的智能手機,再到如今的智能穿戴設備,每一次技術的飛躍都帶來了交互方式的根本性變化。
當所謂「AI 新物種」AI Pin 和 Rabbit R1 的泡沫破滅之后,人們逐漸意識到,相比于創造一個新硬件,AI和AR更適合與現有日常設備相結合,而眼鏡恰恰是其中最適配的存在。
此前相對小眾的AR眼鏡也逐步擁抱AI功能,讓缺少殺手級應用場景的AR眼鏡融入生活,而不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基于這一認知,2023年以來,Rokid、XREAL、雷鳥創新等AR企業紛紛加碼AI技術。
這股熱潮是今年以來AI眼鏡市場備受矚目的縮影,隨著Ray-Ban Meta驗證了AI眼鏡技術路徑的可行性,蘋果、谷歌、三星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開始布局AI眼鏡。國內方面,OPPO、vivo、華為、小米、百度、字節跳動等公司也都在積極評估AI眼鏡的研發潛力。
根據wellsenn XR數據,2023年全球眼鏡銷量約15.6億副;預測10年后,全球眼鏡銷量將達20億副左右;2025年開始,AI智能眼鏡將在傳統眼鏡銷量保持穩定增長的大背景下快速向傳統眼鏡滲透;2029年,AI智能眼鏡年銷量有望達到5500萬副;到2035年,AI智能眼鏡銷量有望達14億副。
當前,AI眼鏡有多種不同路線,主要包含AI音頻眼鏡、AI拍照眼鏡、AI+AR眼鏡三大形態,相互存在技術交集。但音頻、視頻、AI功能不是對立的路線,而是不同市場需求和技術能力的表現。
雷鳥創新CEO李宏偉認為:“目前,路線之爭尚不明顯,在最近一兩年,AI眼鏡的銷量比AR眼鏡大,并且大很多,接下來到某個時間點,比如2027年左右,AR眼鏡開放增長有望超過AI眼鏡,AR眼鏡會整合進現在所有產品的功能。”
XREAL創始人徐馳同樣認為:“AI眼鏡無疑是未來幾年的巨大機會,只是我們還在思考清晰自己的方向。今天的Meta Ray-Ban,距離真正的AI眼鏡,依然有著明顯的差距。在這場‘百鏡大戰’中,卻鮮有玩家真正致力于縮小差距。”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智能眼鏡加速發展,未來或許AR眼鏡和AI眼鏡的差異將不再明顯,產品將愈發趨向多功能整合,而非單一功能競爭。在未來的行業洗牌中,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提供實用功能的品牌才能脫穎而出,這或許也是當下眾多AR廠商積極與博士眼鏡、暴龍眼鏡、雷朋眼鏡等傳統眼鏡廠商深度合作、重視線下渠道布局的一大原因。
寫在最后
隨著互聯網巨頭、手機企業和AR眼鏡企業紛紛入局智能眼鏡行業,仿佛不約而同的在為后續的“百鏡大戰”做著準備。同時,入局者的增多意味著競爭加劇和淘汰賽的來臨,但比之更快到來的是,加快市場滲透率,推動技術創新、產品迭代、生態完善。
智能眼鏡有望在2025年迎來爆發元年,可以預見的是智能眼鏡將在未來的科技道路上占據重要位置,但何時能夠進入所謂的“iPhone時刻”還有待技術更進一步的發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