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獨家專訪】戴尅戎院士:步步“落子無悔”回回“迎難而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終身教授戴尅戎
人物名片:戴尅戎學長是我國著名的骨科和骨科生物力學專家、國際形狀記憶合金醫學應用的奠基人、我國人工關節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在國際上首先將形狀記憶合金制品用于人體內部,相繼發明了形狀記憶合金加壓騎縫釘、鋸齒臂環抱器等四種內植物,獲得專利并應用于臨床。在國際上首先研發了骨粒骨水泥和國內第一代多孔表面人工關節;帶領團隊在國內首先開展人BMP-2基因治療的研究。
1934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廈門市;
1955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
1985-2000年,擔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主任(1993-1998年并任九院院長);
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6年,擔任數字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擔任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轉化基地主任;
2014年,當選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通信院士;
2019年,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醫生、教授、科學家、發明家……你似乎很難只用一種身份來定義他。
執著、嚴謹、思維敏銳、熱情澎湃……你同樣很難只挑出一個形容詞概述面前老人的經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擠進熙熙攘攘的住院部電梯,穿過13樓的骨科病房,走廊盡頭是間普普通通也充滿故事的辦公室。
說起那間辦公室,人們腦海里總會浮現起這樣的畫面:清晨,和煦的陽光照進來,室內樸素典雅的陳設一塵不染,兩排書柜整齊擺放著各類醫學論著……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墻上那幅氣勢磅礴的草書“業精于勤”。
辦公室的主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終身教授戴尅戎。戴院士說,醫學發展所需要的是擁有科學精神和科學家思維模式的“兩棲醫學家”——其實他本人便是這樣的。
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經在骨科領域頗有成就的戴尅戎,毅然赴美留學。學成回國后,他把海外醫工結合的先進理念帶回了自己的實驗室。此后,醫學與工程學、材料學和其他前沿科學,一次次實現了成功聯姻,一個個身處絕境的病人也因此獲得了重生。
他會時常告訴晚輩“落子無悔”,也把自己的人生,下成了一盤視野開闊、回合精彩、細節豐富的圍棋妙局。
出身杏林世家“遺傳”堅韌
不了解戴尅戎的人,看到名字的第一眼,是好奇“尅戎”的含義。
1934年,戰火煙云籠罩的歲月里,戴尅戎出生于廈門鼓浪嶼。父母給兒子取名“尅戎”,意思是“制服戰爭”,他們打心底里祈望孩子不再受戰亂之苦。然而,抗日戰爭還是爆發了。輾轉流離中,一家人在貴州安過家,又到重慶生活了多年,再舉家遷回南京……一家四口一次次不幸地“一無所有”,又在戰爭年代一次次萬幸地“闔家平安”。
多舛的命運,對強者而言,是災難,更是考驗。顛沛的生活中,戴尅戎輾轉讀了4所小學,斷斷續續,其間更多的是自學。抗戰勝利后,他考上了著名的南京金陵大學附中;三年后跟隨父母遷滬,考入同樣頗負盛名的上海南洋模范中學,打下了扎實的中學教育基礎。
中學畢業后,他是同學中極少的“棄工從醫”者,然而很少有人對此感到訝異。這樣的決定,太自然,太順理成章了。
來講講戴尅戎的家庭吧。這是一個與醫學結下了不解之緣的家族——父母皆為醫生,妹妹也是醫生;舅舅曾是廈門一家醫院的院長,舅母是當時少有的大學畢業的護士;姨丈鐘世藩是當時中國兩位最主要的兒科專家之一,姨媽廖月琴曾任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小他兩歲的表弟鐘南山是著名呼吸內科專家,亦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甚至,再往前追溯的話,戴尅戎的祖父與外祖父都開過藥鋪。戴尅戎的女兒女婿也是醫生,祖孫三代甚至是同校校友——當然,這是后話了。
其實,在這個醫學世家,最重要的“遺傳”不是學歷、知識和經驗,而是百折不撓、不畏險阻的精神財富。對戴尅戎影響最深的,毫無疑問是父親,醫學專家、前上海第一醫學院教務長戴天右教授。父親在抗戰爆發前夕赴美留學,同時攻讀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學位,只用了一年就獲得哈佛大學的“金鑰匙獎”和公共衛生(MPH)學位,但因戰爭全面爆發,心系祖國、擔心妻兒安危的他千辛萬苦,乘船取道英國回到中國。在后來的人生歲月中,他多次罹患癌癥,哪怕囿于時代的原因無從接受系統妥當的治療,都沒有向病魔低頭。
“老一輩的醫生專注到什么程度,很奇怪,有不少是生腫瘤去世的,而且發現的時候常是晚期。照理說,醫生應該很早就感受到自己得病,但他們都不當回事,心思都在病人身上。”從小與名醫們住在一個院子,戴尅戎也容易得到教誨。耳濡目染于此,20世紀50年代,戴尅戎考入當時的上海第一醫科大學(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立志子承父業,成為救死扶傷的醫生。
青年時期的戴尅戎
越苦越要挑戰 迅速成長
人生的關鍵時刻,戴尅戎的“落子”,出奇地一致:迎難而上。
畢業前一年,戴尅戎響應國家號召去安徽參加抗洪救災。彼時,父親戴天右動完喉癌手術不到一年,對于兒女的遠行,他毫無怨怪。那會兒,在災區出診的交通工具有時竟是洗澡木盆加兩塊木板,睡覺的墊被底下會爬出蜈蚣……災區自是缺醫少藥,戴尅戎寫信向父親求助,請他幫忙寄藥。戴天右全力支持,但是在寄藥的包裹中他留了一封信:為什么別的醫生可以在藥品短缺的情況下救治病人,你卻不能呢?
這句話給了年輕的戴尅戎極大觸動,留在記憶中不曾磨滅。于是,他更加積極地開展針灸治療。多年后,他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體悟,他說:“一個成熟的醫生,就是能在疾病的多種診斷、治療手段中選擇最合適的那個,他選對的幾率高于其他醫生。”
1955年,從上海第一醫科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可他卻堅定拒絕,提出要去最艱苦的邊疆,但沒辦法改變結果。
到北京報到的第四天,工作人員問戴尅戎寶成鐵路(寶雞到成都)中間段的工地醫院去不去。“去!”回答得很干脆。那會兒,寶雞到成都的鐵路建設是國家最重大、最艱苦的工程之一,在高山峻嶺里開路,傷亡事故也是常有的。大冬天,戴尅戎跟施工器械一起在工程車后的敞篷車廂里,翻越秦嶺,抵達工地醫院報到。沿途看著秦嶺上一片片的冰凌子和半透明的樹葉,他覺得那便是童話世界的水晶宮。
到工地醫院后,戴尅戎在竹子拼起來的板房里住了兩三年。剛開始是搞一般創傷救治,然后是給傷員接骨,后來開腹開胸,再后來干脆開顱、接生、剖腹產樣樣都上。豐富的實踐經驗讓戴尅戎迅速成長。在同屆學子中,他的論文最早被刊登在國內最權威雜志上。他的第一篇論文《胸震蕩與肺挫傷》中的100多個病例,是放棄晚上看電影等娛樂活動,爬窗進病案室整理出來的。
為寫一篇文獻綜述文章,戴尅戎花了近三年的光景。寫綜述要參閱國外資料,但工地上可沒圖書館。因此每年回上海探親的時間,他都“泡進”圖書館,當時沒有復印機,老老實實手抄外文雜志,“父母看我可憐,也幫著抄一點。”最后,這篇綜述同樣發表在《中華外科雜志》上。
回到上海后,戴尅戎放棄了當時骨科實力一流的瑞金、仁濟等醫院,選擇了尚未把骨科列為獨立科室、僅有十張床位,甚至還沒有專職骨科醫生的九院。這就是戴尅戎,他說:“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這是我的抱負,也是我的前途所在。”
白手撐起骨科 合作建功
“白手起家”的困難,遠遠超出了戴尅戎的想象。
當時,骨科只有十多張床。他和進修醫師兩個人,白天一周兩次門診,加上晚上隔日值班。兩三年的日子,戴尅戎日日夜夜幾乎都在醫院度過,選病人多的項目做,選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路徑”走,硬是撐了下來。
在單獨建立了骨科病房的基礎上,戴尅戎又建起了科研小組,請來暑期放假的大學生當助手,又請來了工程技術人員,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了國內醫院中最早成立的骨科生物力學研究室。
戴尅戎研發形狀記憶加壓騎縫釘和多種內植物
47歲那年,戴尅戎成功地將一枚會隨著溫度“閉合”的“訂書釘”置入一位女患者的左膝蓋骨折處,實施了形狀記憶合金加壓騎縫釘“固定骨折”,在日本召開的形狀記憶合金國際會議上獲得了形狀記憶合金醫學應用奠基人金杯獎,也獲得了國家發明二等獎和上海市發明家稱號。
說起來,事出偶然。1978年的一個平常日子,上海鋼鐵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楊海波來九院口腔科作講座,介紹一種有奇異功能的新型金屬——形狀記憶合金。戴尅戎那天結束門診時,在候診大廳撞見了準備離開的楊海波。短短5分鐘的溝通讓他眼前一亮,“醫療上有沒有用過?”“沒聽說!”“可不可以用?”“應該說不困難。”“好,我們共同合作!”一項日后“當驚世界殊”、被授予國家發明二等獎的杰作,就這么在走廊邂逅中愉快地啟動了。
實際上,偶然絕非偶然。戴尅戎當時正研究人工肌腱,四處尋覓合適的制作材料,對各種可能有緣的生物材料都感覺特別親切。形狀記憶合金,在低溫下“自由散漫”——可隨意變換形狀,一旦進入高于設定溫度的熱環境中,便會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形態。這種特殊性能的金屬,正在引起工業界的矚目,在醫療上是否有應用前景?
當然,后來實打實搞起合作研究來,還是困難重重的。可大伙兒堅信,“辦法總是有的”。醫學、材料學、工程技術等相關知識和處理手段都被用上了。屢試屢敗,屢敗屢試。推倒重來,另辟蹊徑……
1981年9月,戴尅戎團隊向世人展示了一項神奇的手術:兩只外形猶如訂書釘的形狀記憶合金加壓騎縫釘置入冰水中,拉開釘腳,迅速插入病患骨折處兩側的鉆孔內,再用溫鹽水紗布蓋在釘子上,剎那間,“訂書釘”的雙腳即刻向內收攏,原來斷成兩瓣的膝蓋骨被緊緊合攏固定在一起。
那兩枚神奇的“訂書釘”,后來被國外同行譽為“魔術釘”,很快引起廣泛關注,進而被廣泛應用。也是從那時起,戴尅戎“用醫學以外的技術解決醫學問題”的種種奇思妙想,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
1983年,為了了解更多生物力學的前沿信息,年近半百的戴尅戎親自前往美國著名的梅奧(Mayo)醫學中心從事這一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已是遠近知名的教授,笑著調侃自己是“大器晚成”的典型,自然地放低身段,找準方向,和多位領域大咖成為了好朋友,并對梅奧醫學中心骨科的組織框架、醫工交互的模式,以及相關管理等有了深入了解。
此后,戴尅戎又相繼短期訪問美國近20個城市及日本、荷蘭、德國、中國香港等地的研究所、醫學院和醫院。“很多人會問,出國以后為什么還要回來,有人在這方面經歷了激烈的斗爭,我在這方面平淡得很。”戴尅戎回憶,“我從未想過要留在國外不回來,相信大多數出國知識分子和我一樣,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如果說我們需要什么,那就是信任。”
戴尅戎認真地說,外國確有經驗可學,但要站得稍高些,看得稍遠些,而且應立足于國內需要。如果出國是為了今后在國內更好地工作,則會專心致志地學習別人的思路、方法和經驗。讓他高興的是,后來科室里的年輕人,都和他想法一樣,準備出國學習后回國效力。
2015 年,戴尅戎院士參加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通信院士證書授予儀式
重視轉化醫學 敢于創新
“轉化醫學”四字,一直縈繞在戴尅戎腦海。
他說,很多醫生有了科研成果,發表了SCI文章,通常就會更換研究方向;但,這些成果最終并未切實惠及患者。“我們出了大量的科研文章,比如與腫瘤相關的有很多,從長遠來講,有不少揭示腫瘤發病原因等的科研成果,但腫瘤病人因此得到的好處卻不多。”要把科學成果轉化為技術應用到造福人類,在臨床醫學中,涉及到病人就會很困難。
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醫生將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要減少甚至沒法發表論文,然后便是承受“吃老本”的冷言冷語。在這個階段,不僅要在科研中攻堅克難,更需要忍耐悄無聲息的寂寞。
科研落地的另一個困難,是在于把科研成果變成藥物、內植物、手術器械等惠及病人的產品,不免要和企業、工廠聯系在一起。在中國的一些觀念里,若一名醫生與生產、銷售、經濟利益掛了鉤,那會被認為思想動機上有問題,或被質疑以醫療能力謀利。
這兩個困境不解決,大部分的錢白花,大部分的活白干。
敢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戴尅戎問自己,把身家性命賭上了,犯得著嗎?好在上個世紀末,轉化醫學越來越受重視并受到國家保護。他和團隊針對參加轉化平臺的人員制定了不同以往的考核標準:不以論文數量論成敗,而是看成果最終是否用到病人身上,或是可以明顯影響到醫學研究的走向。
2009年春天,一對母女從內蒙古千里迢迢來到九院。十九歲的女孩因為多發性脂肪瘤,左腿從腳趾到髖關節廣泛發育畸形,整條腿就像麻花一樣又彎又擰,只能單腿站立和跳著前進。
在當時,還沒有任何一種內植物能同時做到矯正屈曲近90度的膝關節并同時矯正腿骨的扭曲。戴尅戎和同事們嘗試使用最新的3D打印技術,打印出了女孩畸形的下肢骨骼和關節模型,找出矯正畸形的幾個主要關鍵部位,并分別訂出矯正方案,制定了畸形截骨矯正后的固定裝置和手術方案。
在3D打印模型的幫助下,戴尅戎團隊對手術中使用的內植物做了細致的設計,一次又一次地在模型上展開手術模擬……故事有個美麗的結局,術后一年,女孩如愿考上了大學,可以脫拐走路和上下樓梯了!
在戴尅戎看來,在3D打印領域,我們其實一點也不比人家晚。更重要的是,我們把新技術用到實處,解決了病人的實際困難。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轉化研究基地”成立,戴尅戎擔任主任。基地有個特殊的評價標準:不追求SCI論文發表的數量,而是重點關注轉化質量。次年,基地與全球醫生合作,一年內舉辦了6期研討班,為國內轉化醫學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建言獻策、傳經送寶。
“回顧我自己走過的科研歷程,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還年輕,經常用‘勤于探索’來勉勵自己,每發現一個問題、悟出一點道理,都會無比興奮。中年后,常有人問我的座右銘是什么?我的回答多數是‘精益求精’,因為科研實踐與成敗教育了我,凡事要講究精確、追求完美,絕不馬虎草率。大約60歲后,開始有人要我在紀念本上寫留言,我用得最多的是‘明道優術’四個字;70歲后,我給自己的追求定了位,叫‘樂在參與’,只要能跟上年輕人前進的步伐,有活干就行,能在醫教研工作中繼續盡一份力,就是最大的快樂。不同的年齡階段可以有不同的追求,但總的目標是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戴尅戎院士所寫的創新無限 貴在堅持
戴尅戎的人生棋局,實在精彩!
(作者:郜陽 《新民晚報》記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